今日车圈重磅消息!
一汽-大众的旗舰SUV,揽境,这名字听起来本应气势如虹,但实际销量表现,却令人唏嘘。
7月份,这辆“旗舰”仅售出1004台,这成绩,怎一个“惨淡”了得?
与同门师兄上汽大众途昂的2998台相比,揽境的销量确实显得有些“茕茕孑立”。
即便考虑到途昂销量包含了途昂X,而揽境则与揽巡分开统计,揽境的低迷态势依然显而易见。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辆集大众最新技术与设计于一身的大家伙,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
“高处不胜寒”的价格壁垒
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令人望而却步的价格门槛。
26款450TSI车型,即使是最低配的四驱至尊版,无论是六座还是七座,起售价都高达26.99万元。
这意味着,新车落地价轻松突破30万元大关。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30万元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购车预算,足以触及众多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型。
在这个价位,消费者往往期望获得更高的品牌价值和更纯粹的豪华体验。
此时,一辆大众品牌的旗舰SUV,其品牌溢价能力似乎未能完全匹配其售价,消费者自然会将其与同价位的BBA(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进行比较。
至于25款380TSI的库存老版本,即便经过优惠,落地价也难以低于20万元。
在这个价格区间,市场上的选择异常丰富,例如同样出自大众家族的途观L,以及别克昂科威Plus、凯迪拉克XT5等,它们在品牌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上,都可能比揽境更具优势。
简单来说,揽境的定价策略,似乎未能精准捕捉到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价位,造成了“有心购车,却无力下手”的尴尬局面。
“颜值”在线,但“价格”掩盖了“实力”
抛开价格因素,我们审视揽境本身的产品力,会发现其并非“徒有其表”。
作为大众品牌的旗舰SUV,其尺寸设计堪称“大家风范”。
车身尺寸虽然在新旧款之间有微小调整,但整体依然保持在5.1米以上的长度,2980mm的轴距更是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足以满足家庭出行或商务接待的多种需求。
外观设计上,揽境紧随新途昂的年轻化步伐。
前脸一条贯穿式的LED灯带,与下方宽大的亮面镀铬格栅巧妙融合,勾勒出大气且不失科技感的前脸造型。
一体化设计的大灯组,除了入门级车型,其余均配备了矩阵式LED大灯,夜间照明效果与科技感都得到了保障。
21英寸的多辐条铝合金轮毂,造型时尚,为庞大的车身增添了几分灵动。
后排隐私玻璃的设计,则充分考虑了乘客的私密性需求,展现了对细节的关注。
动力方面,揽境的进步同样显著。
老版本搭载的2.0TL4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7速双离合变速箱,输出220马力,350牛·米,百公里加速9.2秒,作为一款大型SUV,这样的动力表现尚可。
然而,新款车型换装了全新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动力输出大幅提升至272马力,峰值扭矩达到400牛·米,百公里加速更是缩短至7.5秒。
这不仅是数字上的飞跃,更意味着驾驶体验的质变,动力响应更直接,加速感更强劲。
同时,新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也表现更优,百公里油耗降至8.33L,相较于老款的8.65L,在节能环保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内饰的升级更是直观。
15英寸中控屏与11.6英寸副驾驶娱乐屏组成的“双屏联动”设计,极大地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氛围,远超老款的12英寸中控屏。
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加入,以及哈曼卡顿音响系统(顶配标配),为驾乘者带来了更智能、更沉浸的娱乐体验。
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揽境也毫不吝啬。
全系标配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L2级辅助驾驶、倒车车侧预警系统、AR实景导航等,构成了全方位的安全与便利保障。
IQ.DRIVE和IQ.PILOT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引入,更是将揽境的智能化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为用户提供了如“随车管家”般的舒适与安心。
“才华”与“身价”的错位:揽境的困境
尽管揽境在产品力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从尺寸、动力、科技配置到内饰豪华感,都可圈可点,但其销量表现却令人扼腕。
究其原因,核心症结依然在于“价格与价值的认知偏差”。
正如“玉不琢,不成器”,揽境这块“璞玉”,在30万的价位上,消费者期待的是“雕琢”后的“价值”,而非仅仅是“硬件堆砌”。
在这个价位,品牌效应往往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重要因素。
大众品牌虽然深入人心,但在30万以上的中大型SUV市场,其品牌形象更多地与“务实”、“家用”挂钩,而非“高端”、“豪华”。
消费者此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更高品牌认同感、更独特品味体验的车型。
“士为知己者死”,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亦是如此。
揽境所搭载的先进技术和精良配置,如同“孔明之才”,但若遇“阿斗之主”,则难以施展。
消费者在面对30万的预算时,自然会权衡“大众”与“豪华品牌”之间的选择。
即使揽境在某些参数上更为突出,但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和社交价值,往往是许多消费者更看重的“附加值”。
“曲高和寡”的现实,未来何去何从?
揽境的销量困境,恰恰印证了“曲高和寡”的道理。
当一款产品,即便拥有“倾国倾城”的颜值和“惊世骇俗”的才华,但若其定价未能与市场接受度“琴瑟和鸣”,便难逃“高处不胜寒”的命运。
回顾历史,“英雄”的命运往往与时代“机遇”紧密相连。
揽境的境遇,不禁让人想起“王佐之才,遇明主则安邦定国,遇昏主则身败名裂”。
一汽-大众若想扭转揽境的销售颓势,或许需要从“定价策略”和“品牌形象塑造”两方面着手。
例如,通过更具吸引力的终端优惠,让揽境的实际成交价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或者在品牌宣传上,着力强调揽境作为大众旗舰SUV的独特之处,例如其在空间舒适性、家庭出行的便利性、以及科技配置的越级表现,从而塑造一种“低调奢华、注重实用”的旗舰形象,吸引那些追求“大空间、高性能,且不盲目追求品牌虚名”的理性消费者。
然而,从当前市场反馈来看,揽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汽车市场,如果产品未能精准定位,且价格策略失当,其生存空间将日益狭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揽境的市场表现,如同“壮士”面临的困境,能否“破釜沉舟”,绝地反击,还有待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
对消费者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捡漏”的好机会。
倘若一汽-大众能够适时调整策略,让揽境的价格回归“理性”,那么对于那些看重实用性、空间和大众品牌可靠性的消费者来说,或许能以更经济的代价,拥有一辆“大众旗舰”SUV。
那么,各位看官,您认为揽境的销量不佳,是“生不逢时”,还是“定价失误”?
抑或是您觉得,30万买这样一辆大众SUV,物有所值?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咱们一起“会诊”一下这辆“旗舰”的未来走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