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最近有点不对劲,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体了,尤其是看了全新X5的谍照之后,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这事儿得从它那个脸说起。宝马X5,公路之王,以前那个横着的双肾格栅,多经典,多体面。结果新一代,不装了,摊牌了,直接给你竖过来了。一对巨大无比的、还会发光的纵向大鼻孔,像两个黑洞一样杵在车头。宝马说这是“致敬经典”,致敬60年代的宝马507。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你有没有想过,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活在过去。你把一个几十年前的设计语言,用今天的技术再做一遍,这不叫致敬,这叫考古,而且是刨自家祖坟式的考古。这感觉就像是你爷爷突然穿上你的AJ打篮球,还非说这是复古潮流。你除了关心他的精神状态,还能说啥?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哥们儿是悟了,还是颠了?
这还没完,这俩大鼻孔周围还加了一圈灯带。晚上一点亮,好家伙,我愿称之为“雷电法王”即将施法的前兆。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个移动的赛博图腾。宝马的设计师可能真的觉得,在这个内卷到爆炸的时代,造车不如整活儿,只要我的造型够骚,你们就忘不了我。
讲真,这种行为艺术,背后是一种深深的焦虑。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我豪华,你运动,他科技,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现在呢?现在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发疯,是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们,就是连桌子上的蜡็ก也没放过。宝马这种老牌贵族,心态能不崩吗?所以它也开始不务正业,开始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再看内饰,一块横跨中控台的超宽一体式大屏。典中典。现在造车好像就一个逻辑,屏幕不够大,就是没诚意。仿佛消费者的脑干里被植入了一个程序,看到大屏就会自动分泌多巴胺。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有时候真的理解不了。我开车的时候,就想随手摸个实体按键调个空调,结果现在得在三级菜单里精准点击,还得小心别触发什么奇怪的手势控制。这哪里是科技,这是给驾驶增加了一个副本任务。你说语音控制?得了吧,它能分得清普通话和“普通发”再说吧。
这种科技的堆砌,本质上是一种“反技术崇拜”。大家都在说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名词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但真正的技术核心是什么?我觉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让任何一个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去早高峰的菜市场门口跑一圈试试,保证CPU直接干烧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在这种混沌的现实面前,你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一文不值。
然后就是最魔幻的部分,动力系统。全新X5,一口气给你准备了六种套餐。燃油、插混、纯电、增程,甚至还有氢能源。
这哪里是造车,这简直是开自助餐厅,生怕有一个客人不满意。这种行为背后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宝马自己也懵了。它不知道未来到底谁是爹,是电还是油还是氢,干脆把所有可能性都给你堆上,让你自己选。这不叫前瞻性布局,这叫战略性迷茫。
这种感觉,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一个资质平平的弟子,不知道该炼体还是炼气,干脆一半时间去挑水劈柴,一半时间去打坐吐纳,最后还辅修了一下画符。结果就是,他成了门派里身体最差的肌肉男,和肌肉最发达的法师。样样通,样样松。
尤其是那个氢能源,补能3分钟,续航700公里。听着是不是很性感?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但问题是,你去哪儿加氢?这玩意儿现在就跟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理论上哪都能去,实际上你连门都找不到。对于99.99%的消费者来说,这就是个PPT功能,一个品牌玄学。
说到品牌玄学,这恰恰是宝马这些老钱品牌最值钱,也最尴尬的地方。会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开,而是因为它是奔驰。这个三叉星辉,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货币。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底盘质感他都觉得你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是在维护一种信仰。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宝马的这波操作比作一个迷茫的修仙者可能有点扯淡,但你仔细想想,这不比官方那套“多元化动力矩阵”的黑话好懂多了吗?
宝马现在就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在求生。它把一台X5变成了一个“压缩毛巾”,扔到市场的水里,希望能泡发出燃油车、电动爹、混动怪、氢能侠等各种形态,总有一款能活下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你问我这台全新的宝马X5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让我们看看一个旧时代的王者,在一个全新的、蛮不讲理的时代里,是如何一边维持着贵族的体面,一边用近乎癫狂的方式,试图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这种挣扎,本身就比车好玩多了。简直离谱!反正车企们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我们开上什么好车,而是为了给我们这些说车的人提供足够多的段子。从这个角度看,宝马已经赢麻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