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028字 | 预估阅读时长:3分钟
你有没有发现, 最近车市特别热闹?下半年这波合资新车扎堆上市, 说实话, 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7款重磅车型 集中发布, 从轿车到SUV, 从燃油到新能源, 这架势, 明显是要在年底前来一波大洗牌啊.
要我说, 今年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 当属 奔驰GLC EV 了. 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800伏快充平台 配 94. 5度电池组 , 这配置听着就过瘾. 很显然, 奔驰这回是真豁出去了. 单电机后驱版本就够日常使用, 双电机四驱版估计要40万往上走. 值得一提的是, 还沿用了 CLA EV的2档自动变速箱 , 驱动效率比单速的强不少. 车身比现款长了一截, 后排空间应该会有惊喜.
当然,日产轩逸 的换代也挺有意思. 第三季度亮相, 国产版主推 1. 6升自吸和插混版本 . 前脸学了N7的设计, 溜背造型看着确实运动了不少. 有朋友可能会问:新轩逸能打过朗逸吗?坦白讲, 这次日产算是下了血本, 车身尺寸比老款大了一圈, 加上 第三代e-power技术 , 油耗应该能控制在 4. 5升左右 .马自达CX-5 这边更狠, 十年磨一剑, 7月10日首发年底上市. 新款不光外观内饰全改, 连尺寸都比现款大上一圈. 动力给了 2. 5升自吸 和 油电混动两套方案 , 前驱四驱任你选. 要知道, 现款CX-5指导价 17. 58-24. 88万 , 新款如果能控制在这个区间, 性价比简直爆表了.
至于 大众揽巡 , 说是改款实际上差不多换代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 马力更大还省油, 车机系统升到 途昂PRO同款水平 . 很显然, 大众这回是想把揽巡打造成除途锐外最强的SUV. 底盘在运动基础上增加了舒适性配置, 这个调校思路挺明智的. 毕竟30万级别的用户, 既要操控也要舒适嘛.丰田RAV4 作为全球爆款, 新一代确实没让人失望. 车身尺寸维持现款不变, 但设计、动力、配置全面升级. 城市版、越野版、运动版三种调校,第六代混动系统 功率更高效率更好. 有意思的是, 插混版本的 纯电续航 预计能达到 80公里以上 , 日常通勤基本够用了.
说到法系车,标致5008 的回归还真让人眼前一亮. 海外版 4790/1890/1690毫米 的尺寸, 轴距 2890毫米 , 定位7座家用SUV. 国产版大概率会加长, 毕竟不到4. 8米的车身在国内确实没啥竞争力. 动力主推 插电混动和纯电版本 , 听说这回在成本控制上比较合理, 也就是说定价会有诚意.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虽然是进口身份, 但 800匹马力的四叶草版本 真的太诱人了. 后驱版双电机 360马力 , 四驱版三电机直接冲到 800匹 .100-118度模块化电池组 , 续航 780公里 左右. 当然, 这车注定是小众玩物, 普通消费者看看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 这7款车基本都集中在 三季度到年底 这个时间段.奔驰GLC EV 9月看,马自达CX-5 7月先发, 其他都在年底前陆续上市. 从价格区间看,15万到40万 基本全覆盖了, 选择面确实够广.
不过话说回来, 买车这事儿吧. 说简单也简单, 说复杂也复杂.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动力配置 这些硬指标肯定要看, 但更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你是要城市代步还是长途出游?预算卡在哪个区间?这些问题想清楚了, 选择自然就明了.
坦白讲, 现在 混动和插混车型 明显多了起来, 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确实在被压缩. 但技术成熟度和用车成本, 燃油车短期内还是有优势的. 特别是 丰田的混动 和 大众的TSI技术 , 可靠性摆在那儿.
最后, 对于这波下半年新车潮,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是等等看实车表现, 还是已经心里有数准备下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