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在大家伙儿中间传开了,说的是北汽的那个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要出一款叫T1的新车。
这车本身不大,定位是A0级,也就是跟我们平时说的大众Polo、本田飞度差不多大小的小型车。
按理说,这种尺寸的车,价格应该挺亲民的,可风声传出来,说这车可能要卖到10万块钱以上。
这一下可就让很多人犯嘀咕了:“一个这么点大的小车,凭什么卖这么贵?是不是又想玩什么品牌溢价的套路?”这种疑问特别正常,毕竟在咱们老百姓的观念里,钱要花在刀刃上,10万多块钱,能买到的选择可太多了,干嘛非得盯着一个“小不点”呢?
不过,随着关于这台车的具体信息越来越多地被放出来,原先那些质疑的声音好像慢慢变小了,反而有不少人开始说,这车要是真卖这个价,可能还真是个“捡漏”的机会。
这就奇怪了,到底是什么让大家伙儿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用咱们普通人的眼光,一点一点地把这台极狐T1看个明白,看看它这10万多块钱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地方。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台车最让人迷惑,也最让人惊喜的地方——空间。
你看官方给出的数据,车长4米3出头,这妥妥的是小型车的标准身材,没什么可说的。
但关键的猫腻藏在另一个数据上:轴距,2770毫米。
可能很多人对“轴距”这个词没什么概念,说白了,它就是汽车前轮中心到后轮中心的距离。
这个距离越长,通常意味着车里面的乘坐空间就越大。
那2770毫米是个什么水平呢?
咱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就清楚了。
现在马路上跑的很多紧凑型SUV,比如大家熟悉的奥迪Q3,它的轴距是2680毫米;还有一些以空间大作为卖点的国产A级车,轴距也就在2米7左右。
这么一比您就明白了,极狐T1虽然看着“短小”,但它的“腿”特别长,四个轮子被设计得特别靠外,尽可能地把中间最宝贵的车厢空间给完整地留了出来。
这种设计思路在汽车界叫做“四轮四角”,是最大化内部空间最有效的办法。
这就好比一个房子,虽然总面积不大,但设计师把承重墙都挪到了最边上,里面的空间就显得格外开阔,利用率也高。
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咱们不谈那些虚的,就说实际乘坐感受。
你找个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儿,让他坐到极狐T1的后排,他的头顶离车顶还能有一拳多的距离,膝盖也不会顶到前排座椅的靠背,活动起来很自在。
再看后排的宽度,达到了1米5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后排坐上三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肩膀之间不会挤得难受,大家都能有个相对舒服的姿势。
这在同级别的小型车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来说说后备箱,常规状态下就有459升的容积,放倒后排座椅之后,能扩展到1352升,形成一个非常平整的大空间。
别说周末出去露营带上帐篷烤炉了,就是偶尔帮朋友搬个小家,拉个洗衣机、小冰箱之类的,都完全没问题。
更绝的是,它还在后备箱盖板下面,又掏出了一个74升的隐藏储物格,可以放一些工具、或者怕压的零碎东西。
所以说,这台车在空间利用上,确实是下足了功夫,它用一个小型车的“外壳”,实实在在地给出了一个接近中型车的乘坐和储物体验。
看完了空间,咱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
过去我们对十万级别小车的内饰,总有个刻板印象,就是满眼的硬塑料,摸哪儿哪儿硬,新车味道还大,感觉很廉-价。
但极狐T1显然不想走这条老路。
它在仪表台、车门这些我们手经常能碰到的地方,都用上了一种叫“Microcloud纤维绒”的皮革材料。
这种材料摸上去手感特别细腻、柔软,有点像高级沙发的感觉,一下子就把车里的档次感拉高了。
然后你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块15.6英寸的中控大屏幕和一块8.8英寸的液晶仪表盘,整个座舱的科技感营造得相当到位。
操作起来就像用平板电脑一样,反应快,显示也清晰。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座椅配置。
前排座椅不仅宽大厚实,还标配了通风和加热功能,这在南方湿热的夏天和北方寒冷的冬天,简直是太实用了。
车顶上还有一块面积超过2.3平方米的巨大全景天幕,让车里的视野非常开阔,还配了电动的遮阳帘,不用担心夏天被晒。
包括像带透明底盘功能的360度全景影像,对于新手司机来说,停车入位的时候能看清车轮周围的所有情况,避免了剐蹭轮毂的烦恼。
还有全系标配的对外放电功能,开到郊外,可以直接用车给电磁炉、小冰箱供电,大大提升了出游的便利性和乐趣。
这些配置,放在以前,你很难想象会出现在一台十万级别的小型车上。
当然,一辆车好不好,不能只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那些藏在车身底下、钢板里面的“内功”,才是决定安全和品质的关键。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
极狐T1用的电池,安全标准非常高,达到了所谓的“PPB”级别,意思就是生产十亿个电芯,才允许出现一个有缺陷的,这个品控标准已经向航天领域看齐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电池包技术能做到“无热扩散”,简单来说,就是万一电池组里有一个电芯因为意外发生短路热失控了,热量不会迅速蔓延到旁边的电芯,从而避免了整个电池包起火爆炸的严重后果,给车上的人员留出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其次是车身结构,这台车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用料占比超过了80%,尤其是在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A柱、B柱这些关键部位,用的是强度高达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这个强度是什么概念呢?
就相当于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能承受住超过15吨的压力。
之前厂商做过测试,把超过4.5吨的重物压在车顶上,整个车身结构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形,可见其“筋骨”有多么硬朗。
除了安全,还有舒适性。
为了让车里更安静,工程师在车身的很多空腔里都填充了隔音材料,整车的吸音棉覆盖率也达到了85%。
这样一来,就算在高速上开到一百公里每小时,车里的噪音也控制得很好,前后排乘客正常音量交谈,完全没问题,这种静谧性表现,已经可以和一些更高级别的豪华品牌车型掰掰手腕了。
所以,当我们把极狐T1这些特点——越级的空间、豪华的内饰用料、丰富的舒适性配置、顶级的安全标准、出色的静音表现——全部摆出来看的时候,再回头去想那个“10万+”的价格,似乎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它实际上是在用一个A0级小型车的价格,提供了一种准B级中型车的综合体验。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的巨大进步。
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拼价格、拼配置数量,而是开始真正地在设计理念、空间利用、材料工艺、安全技术这些更深层次的地方下功夫,去打造真正有价值感、能提升用户生活品质的好产品。
这台极狐T1,可以说就是这种新造车理念下的一个缩影,它不再让你在“小尺寸”和“高品质”之间做艰难的取舍,而是告诉你,鱼和熊掌,或许真的可以兼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