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次把压箱底的黑科技全掏出来了! 小米第三款车代号“昆仑”(内部称YU9或KU9),定位全尺寸增程SUV,车身长度直接拉到5.3米,轴距3.1米,比问界M9还多出5厘米,第三排腿部空间多出一拳。 动力系统搭载自研1.5T四缸增程器,热效率干到44.3%,比问界M9的41%高出关键3个百分点,百公里馈电油耗仅6.5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500公里,纯电续航300公里,宁德时代52.5度大电池包加持,北京到上海中途不用补能。 智能驾驶更狠,车顶中置+左右翼子板三颗激光雷达全系标配,算力508TOPS,交付即开通高速NOA,明年OTA升级城市智驾。 价格才是王炸:起售价锁定39.99万,比问界M9便宜整整10万,顶配49.99万还送保时捷调校的底盘+空气悬架!
一、尺寸与动力:美式大块头遇上44%热效率
昆仑YU9的设计彻底颠覆小米前两款车。 车身长5.34米,比理想L9长14厘米,轴距3.1米,高度接近1.75米,被网友称为“国产揽胜”。 方盒子造型配上22寸轮毂和电动侧踏,D柱镶嵌“昆仑山脉”浮雕,车尾整块OLED屏能显示表情包和路况信息。
增程系统是核心武器。 1.5T米勒循环增程器热效率44.3%,比理想L9的40.5%高出近4个百分点,配合前180kW+后240kW双电机,综合功率571马力,满载7人也能4.9秒破百。 电池采用与SU7同代的麒麟高密度电芯,52.5度大容量支持300公里纯电通勤,综合续航1500公里。 实测馈电油耗6.5L/100km,比理想L7低1.2升。
底盘由保时捷团队调校,全系空气悬架+CDC电磁减震,离地间隙210mm,涉水深度700mm。 车机自带越野辅助功能:沙地自动降胎压、爬坡地形扫描、陷车脱困指南。
二、智能座舱:三激光雷达+移动米家旗舰店
昆仑YU9把小米生态链全搬进了车里。 前排取消传统仪表盘,换成50英寸AR-HUD,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到路面。 中控16.3英寸横竖旋转屏,副驾腿托展开变办公桌,二排独立座椅腿托延长15厘米,1.8米身高也能跷二郎腿。
最夸张的是中央扶手箱,抽出来秒变冰箱,换模块成咖啡机,甚至能塞进小米无人机! 车顶隐藏太阳能板,晒一天够手机充电十几次。 音响系统联合杜比打造21扬声器,音质对标奔驰S级柏林之声。
智驾硬件堆到顶:车顶1颗禾赛AT512激光雷达+左右翼子板双雷达,点云密度等效600线,配11个高清摄像头,算力508TOPS。 交付即支持高速NOA,2026年OTA推送城市绿灯起步、自动汇入主路等功能。 小爱同学升级6.0版,可同时识别四排乘客指令:主驾说开空调,二排孩子喊看动画片,系统并行处理。
三、价格战术:39.99万卡死问界M9命门
雷军的定价策略精准卡位。 基础版39.99万(七座+基础智驾),Ultra版49.99万(六座+三激光雷达),比问界M9入门版便宜10万,比理想L9顶配低3万,但配置反超:多1颗激光雷达、续航多185公里、零百加速快0.4秒。
成本控制靠三大狠招:
供应链压价:后轮转向系统采购价比行业低31%,激光雷达因规模化降价37%;
武汉工厂改造:收购东风产能省下23亿产线成本;
硬件选装策略:交付裸车后用户自选配件,降低入门门槛。
四、产能与竞品:35万年产能剑指理想
昆仑YU9将在小米武汉工厂量产,自动化率98%的“黑灯工厂”年产能规划30万辆。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2026年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60万辆。
竞品锁定问界M9、理想L9、腾势N9。 对比问界M9:昆仑轴距多5厘米,热效率高3%,价格低10万;对比理想L9:纯电续航多100公里,零百加速快0.5秒,第三排头部空间达989mm。 乘联会数据显示,问界M9五月销量已环比下滑12%,部分用户持币等待昆仑上市。
五、技术争议与用户痛点
增程路线曾引发质疑。 小米2024年否认研发增程式,但专利显示其早在两年前布局技术,采用东安动力1.5T增程器+弗迪电机降低成本。 用户主要顾虑三点:
馈电油耗实测能否稳定6.5L? 问界M5实测数据比官方高0.8L;
三排座椅坐垫偏短,成年男性久坐易疲劳;
车机流畅度不及鸿蒙,工程版系统操作偶有卡顿。
售后配套仍是短板。 小米自营超充站仅500座,远少于蔚来2300座和小鹏2000座,家庭用户担忧长途补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