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欧市遇冷,比亚迪销量飙升,马斯克风评受考验

深夜的斯德哥尔摩,夏末的冷风里,新车登记处门外排队的人比去年少了许多。玻璃门旁,那张被雨水揉皱的海报上还印着特斯拉醒目的T字标志,但看它的神情,倒更像是夜雨里被剪影磨蚀的谜案现场照片。门内登记表的分类栏冷静地接收着数据:特斯拉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84%。把这几个数字像指纹一样摊在桌上,心思略微抽紧,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案发时间是8月,作案工具是市场自有的锐利。”

挪威的情况略好一点——同比增长,21.3%。可邻座那位带着维京大胡子的同行一边在表格里点鼠标一边撇嘴:“看看比亚迪。”数据闪烁:218%的涨幅。西班牙那边干脆直接飙到400%。比亚迪在欧洲,已经不再用悄悄话跟特斯拉说话,而是在光天化日下拔掉了对方的电池。

客观地说,单一月份的数据不能当做终局判词。但要是数据连续出现崩口锅甚至塌房,那么“事故现场”可能就不仅仅是月报上的小伤痕。更何况,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超过17%。二手市场也没给面子,英国7月份Model Y均价比两年前低了41%。如果把这些数字带进法医实验室,恐怕没有多少正面的化验结果。

市场总会留下线索。产品线单一、车型老化、品牌人物争议、竞争对手猛攻——每一条都像案卷里的指纹太过清晰,不需要阿福尔摩斯也能对应上具体位置。欧洲消费者曾经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排队,现在则为新款车型的空缺打哈欠;几千欧元电池换新费加一位行事风格堪比醉驾司机的CEO,让本就趋于平静的市场像池塘里游了一条泥鳅,一不小心就翻起浑水。

产品线成了关键证据。Model 3和Model Y钻破了不少欧洲玻璃车库,但时间终究没有放过它们。从检材年轮来看,距两车上市已五年,电动车行业的生命周期却远比燃油时代短促得多—就像是一场全城追捕刚结束,下一场更凶险的劫案正在后巷酝酿。如果说此前特斯拉还能用技术优势撑一撑门面,现在面对比亚迪的多车型布局和高性价比,实在有点“警犬嗅觉不敌搜救队”的意思。

品牌人物的影响,现实得让人头皮发麻。马斯克的嘴巴跑得比特斯拉的车快多了,这两年搅进美国政治,和特朗普眉来眼去,在欧洲这种政治观念敏感、对品牌操守讲究软实力的市场,是风险高发区。企业危机公关课本里会有一页专门写:CEO越是把自己活成脱口秀主持人,品牌形象就越像拼多多的打工人屋顶——随时漏雨。没有什么比消费者用钱包投“不爱买”更直接。

有同行跟我开玩笑,调查欧洲车市,分析师和刑侦队员的区别就是一个带笔记本电脑,一个带便携式紫外光灯。其实,对于这些市场趋势,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像现场勘查员那样,把数字和线索一件一件放在证据袋,带回寂静明亮的办公室,尽量别代入过多主观感慨。因为这当中交错着产品、技术、情绪、地缘,到头来全是人心。

值得玩味的是,“电动汽车之王”光环下的特斯拉,对于欧洲市场的应对方式,似乎还停留在过去的侦查剧本。技术革命终究是个消耗品,品牌的故事讲到后半段,总要有人提个大包小包进来打招呼。比亚迪的蜂窝战术,像枚静悄悄撒在会场的烟雾弹,对特斯拉来说,更像某种寒流——看得见、挡不住。

黑色幽默一点讲,今年特斯拉的欧陆巡演看起来更像是“过气巨星的最后一站”,而台下却坐着一票用华为手机、准备下单比亚迪的观众。无论你信不信,市场对传奇的耐心,比对二手车价格还要有限。

在这出“新与旧”的轮换戏码里,其实全无真正赢家。有说马斯克能翻身,但也有人等着看他跌落神坛。我们走到企业衰退的数据现场,顶多也只能学点反侦查心理学:面对直线下滑,有没有及时止损?面对高涨对手,有没有试着偷师?

当然,八月份这一串数据给出的未必是终极裁决。市场有太多变量,明天涨跌都会让分析师们重新写结论。不过,这组“下滑”与“赶超”的数字,倒像是在提一个陈旧又新鲜的问题:

特斯拉欧市遇冷,比亚迪销量飙升,马斯克风评受考验-有驾

“一个品牌光靠技术领先,和一个品牌靠产品多元、品牌中性,谁才能让人在案发现场不被遗忘?”换句话说,究竟什么决定了一个企业在风雨掠过之后,能不能安然无恙地活在市场浓雾里?你会为哪种答案买单?

我们都只是跟着痕迹探案的人,对此,始终无法给出恰到好处的终判。案件现场还在,数据还在更新。至于特斯拉还能不能在欧洲续命,这是个耐人寻味的新谜题,等待下一个结果出炉时再来细勘。

特斯拉欧市遇冷,比亚迪销量飙升,马斯克风评受考验-有驾
特斯拉欧市遇冷,比亚迪销量飙升,马斯克风评受考验-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