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逐步退坡,2025年底前是享受全额免征(限额3万元)的最后时机,2026年开始减半征收(限额1.5万元),2027年后可能全面取消 。这意味着现在购买3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车还能省下约2.65万元的税,而到2026年,同款车型可能只能节省1.15万元。
购置税减免政策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期间经过三次延期,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超2600亿元 。现行政策规定,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但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
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政策变为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例如,一辆售价30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在2026年购置需缴纳1.5万元购置税,而在2025年购置则无需缴纳 。
对于售价50万元的车型,2024年购置需缴纳2万元购置税(应纳税额5万元,超过3万元免税限额部分需缴纳2万元),2026年购置则需缴纳3.5万元购置税(减半征收后减税额2.5万元,但超过1.5万元减税限额,实际减税额1.5万元,需缴纳3.5万元) 。
政策调整对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更为明显。2024年起,购买价格超过33.9万元的新能源车型需部分缴纳购置税 。例如一辆42.8万元的新能源乘用车,购置税约为3.8万元,减掉3万元免税额后,车主需缴纳约8000元 。
除了购置税调整,享受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也有所提高。新标准提高了整车能耗、续驶里程、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现有技术指标要求,并新增了低温里程衰减技术指标要求,规定低温里程衰减率不超过35% 。
政策变化也包含了针对“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规定。允许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以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作为车辆购置税征税对象 。
面对政策调整,新能源车企采取了多种应对策略。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是主要方向,例如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实现15分钟充电600公里,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明确。
燃油车市场则通过价格战和技术升级应对竞争。合资品牌如奥迪A4L优惠幅度达16万元,日产轩逸降幅超36%,大众朗逸入门价跌至5万元。
政策调整也影响着不同动力类型车辆的市场份额。2025年1月,中国汽车市场燃油车市场份额从2024年12月的49.4%跃升至58.5%,而新能源车则从50.6%下滑至41.5% 。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4年8月达到53.7%峰值后持续5个月下滑,反映出市场进入博弈平衡期 。
混动车型在政策调整后关注度提升。上海取消插混绿牌资格后,销量反而增长15%,说明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行业预测2025年混动占比将突破新能源总量的40% 。
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调整,也伴随着其他政策支持。在以旧换新上,补贴标准大幅提高,最高可达2万元,而且地方政府也有相应补贴政策 。例如广东按购车价格分档补贴,购买新能源车还有额外补贴,成都也按车价不同给予购车补贴奖励 。
未来,车购税补助政策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优化,国家大力推动老旧车淘汰,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报废补贴标准 。新的项目可能不断被纳入补助范围,不同地区补助比例会有差异,也会有更多针对性的补助规定出现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