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派出工作人员强行进入安世半导体位于埃因霍温的总部大楼,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中方股份临时托管给第三方机构。 这一举动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全球芯片产业。
安世半导体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它在汽车芯片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全球每10辆汽车中,就有6辆使用安世的芯片产品。大众汽车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宝马的自动驾驶模块,丰田的车载娱乐系统,都依赖安世提供的车规级芯片。
事件发生后的48小时内,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对安世在华生产的芯片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反制措施直接针对安世的命脉;该公司在中国拥有多家生产基地,负责全球80%的封装测试产能。今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高达45%。
荷兰方面并未就此收手,10月初进一步切断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晶圆供应。这一决定导致安世设在中国西安和苏州的工厂面临原料短缺,生产线开工率降至60%以下。
全球汽车产业立即感受到压力。大众汽车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三周生产,宝马慕尼黑工厂被迫将产能削减40%。奥迪公司宣布暂停Q4 e-tron和Q8两款新能源车型的生产线。日本丰田汽车表示,其九州工厂的芯片库存只能支撑到11月中旬。
10月中旬,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在内的16家欧洲车企联合向欧盟委员会发出紧急信函,警告“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产业每周损失数十亿欧元”。 北美市场同样受到影响,本田汽车墨西哥工厂在10月20日启动停产程序,通用汽车宣布推迟新款电动车的发布计划。
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领域已建立起完整产业链。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28%,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合作的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这些企业完全能够保障安世中国的原料供应。
10月25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予以豁免,为安世中国恢复部分全球供货开辟通道。这一决定缓解了短期内的供应链紧张,但全球车企已经开始调整采购策略。日本电装公司宣布将芯片订单分散到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加快了在马来西亚建厂的计划。
荷兰政府的决策背后存在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最先进的EUV设备中,70%的核心部件来自美国供应商。在事件发生前,美国商务部曾对荷兰施压,要求其加强对华芯片技术管控。
荷兰投资环境的声誉正在受损。日本贸易振兴机构10月下旬的调查显示,62%的日本半导体企业暂缓了在欧洲的投资计划。 韩国三星电子原定在荷兰投资50亿欧元的研发中心项目已被无限期推迟。欧洲半导体设备供应商BE Semiconductor的股价在事件发生后下跌了15%。
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调整已经开始。台积电宣布扩大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工厂产能,英特尔加快了在波兰的建厂进度。中国芯片企业中芯国际的股价在10月份上涨了12%,反映出市场对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认可。
安世半导体事件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一辆现代汽车需要超过1000颗芯片,其中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认证周期长达6-12个月。短期内寻找替代供应商几乎不可能实现。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欧洲汽车产量同比下滑8.5%。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预计,芯片短缺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产业第四季度损失120亿欧元。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宣布下调2025年全年产量预期至850万辆,较年初目标减少50万辆。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韧性在事件中得到体现。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芯片企业在事件期间股价表现稳健,中微公司的蚀刻设备订单量在10月份环比增长20%。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9月中国芯片出口额同比增长18%,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
荷兰政府的决策过程引发质疑。 荷兰议会多名议员要求政府公布事件的风险评估报告,但至今未获回应。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表示,单边行动可能损害欧盟整体的经济利益。
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在重塑。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韩国SK海力士考虑在越南扩建工厂。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华为海思的营收在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5%,显示出技术自主化的进展。
这场风波的影响仍在持续。阿斯麦公司CEO彼得·温宁克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公司在荷兰的长期投资计划。 荷兰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0月荷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8.5,为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汽车产业的困境日益凸显。福特汽车宣布欧洲工厂实行四天工作制,斯特兰蒂斯集团推迟了三个新车型的发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45万辆,同比增长30%。
芯片供应链的重组需要时间。一条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建设周期通常需要2-3年,投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研发团队有50名核心工程师提交了辞职申请,部分人员被中国芯片企业招募。
这场争端正在改变全球产业生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建立欧洲本土的芯片供应链,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26年前投入200亿欧元支持半导体产业。 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芯片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5%,达到3800亿元人民币。
事件的发展轨迹显示出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荷兰外商投资局的统计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外国对荷直接投资金额环比下降25%。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表明,65%的欧洲企业认为地缘政治风险是当前最大经营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