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

最近,很多骑着电动车、三轮车出门的朋友们可能都感觉到了,路上的气氛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不仅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就连咱们周边的县里、镇上,也能看到交警同志们的身影越来越频繁。

他们检查得也格外仔细,从车牌到头盔,从载人到改装,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与此同时,那些卖电动车的店铺老板们,日子也过得不轻松,时不时就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检查。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国家要对咱们老百姓日常代步的电动车“下狠手”了?

其实,这并不是一次突击式的严打,而是一场全国范围内,从生产源头到马路终端的系统性规范升级。

从今年的9月1日开始,一项关系到上亿车主和数十万经销商的电动车新政策已经正式落地执行,今天,我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聊清楚。

这次所有变化的源头,都指向一份官方文件,它的名字叫《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编号是GB 17761-2024。

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国家给电动自行车颁发新一代“身份证”的统一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强制性的,全国都得照着办。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这就意味着,从9月1号起,所有新出厂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这个2024版的新标准,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不能生产,更不能销售。

那么,我们市面上还在卖的那些按照老标准(2018版)生产的车子怎么办呢?

国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给了一个过渡期。

规定老标准的车子,工厂在8月31日之后就不能再生产了,而经销商手里的这些库存车,可以继续销售到今年的11月30日。

过了这一天,老标准的电动车就将彻底退出新车销售市场,无论是卖还是买,都属于违规行为了。

那么,这个新标准到底新在哪里,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用车呢?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

首先,最核心的一条,也是很多人讨论最多的一条,就是速度限制。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新标准和老标准一样,都严格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速度太慢,甚至不如自己用力蹬自行车快。

但我们得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根据统计,中国的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5亿辆,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在交通日益复杂的城市道路上,如果这几亿辆车都能轻易跑到四五十公里的时速,那马路上的安全风险将会有多大?

所以,这个25公里的时速,是国家在保障大家出行便利和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之间,经过深思熟虑后划定的一条“安全红线”。

而且,新标准在技术上对防篡改做了更严格的要求,控制器、电机这些关键部件都加了“锁”,想要像以前那样轻易地“解锁”提速,变得非常困难了。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其次,新标准在一些细节上显得更加人性化和实事求是。

比如说,对于使用铅蓄电池的车型,过去整车重量限制在55公斤以内,这让很多厂家在用料上不得不小心翼翼。

新标准很接地气地将这个限值放宽到了63公斤。

这多出来的8公斤,意味着厂家可以用更结实的车架、更耐用的材料,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和耐用度都会得到提升。

这既照顾到了铅蓄电池因为成本低而拥有广大市场的现实,也间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还有一个广受好评的改动,就是取消了强制安装脚蹬子的要求。

过去,那个脚蹬子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除了上牌的时候有点用,平时基本就是个摆设,甚至还会碍事。

新标准不再强制,同时明确允许安装后视镜,这些改动都让车辆的设计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真实使用习惯,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当然,光有纸面上的新标准还不够,关键在于如何落地执行。

这次,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执行力。

在北京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和交通支队联合行动,他们不光是在马路上查违规骑行,更是把重点放在了销售源头。

执法人员会直接进入销售门店,仔细检查商家的进货台账,核对在售车辆与合格证信息是否一致,查看店铺里有没有按规定张贴宣传海报和投诉电话。

这种做法,就是从根源上杜绝不合规车辆流入市场。

而且,交警在路上查处到非法改装的车辆后,会详细询问车主购车和改装的地点,然后“顺藤摸瓜”找到对应的商家进行处罚。

这种执法方式让经销商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那种偷偷摸摸帮顾客改装的生意,现在成了高风险行为。

9月1日起执行,电动车新规来了,车主、经销商速看-有驾

同样,在甘肃临潭这样的县城,整治行动也同样在深入开展,公安、交通、市场监管三个部门联合检查,确保政策的落实不留死角。

面对这样一场自上而下的行业规范行动,无论是卖车的商家,还是我们普通的车主,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准备。

对于经销商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在11月30日之前,想办法清理掉手里的旧标准库存车辆,否则这些车过了期限就成了无法销售的“废铁”。

同时,必须彻底放弃“改装”“解锁”等违规操作的念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合规经营,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你正准备购买一辆新的电动车,那现在就需要做一个选择。

你可以趁着最后的时间,购买价格可能更优惠的旧标准车辆,但要清楚地知道它的各项参数;或者,直接购买完全符合新标准的车辆,虽然选择可能暂时少一些,但未来使用会更加安心。

对于已经有车的用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无牌上路、不戴头盔、闯红灯、逆行、非法加装雨篷等行为,在当前的严管态势下,被查处的概率非常高。

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罚款,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这场席卷全国的电动车规范行动,本质上是为了让整个行业从过去有些混乱的野蛮生长,走向更加安全、有序、标准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