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能否取代燃油车尚无定论,但“传统燃油车4S店”已岌岌可危!
电车能否取代燃油车?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但另一个事实已经尖锐地摆在面前——传统燃油车4S店的生存之战,早已悄然溃败。
你没听错。
就在我们争论电动化是不是伪命题的时候。线下渠道的崩塌。比想象中更快。更彻底。
2024年。全国4419家4S店宣告退网。这是三年来首次出现行业负增长。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里更残酷的细节:关闭门店中93%属于传统燃油车品牌。
二三线市场最先失守。整片经销商集团选择撤退。曾经人声鼎沸的汽车城。如今空荡得能听见回声。就连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4S店。也陆续挂上招租横幅。
倒下的不只是边缘玩家。
广汇汽车——多年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的上市公司。暴雷。永奥。运通。新加坡G.A.这些曾经的区域巨头。同样深陷资金链断裂、裁员、关店的漩涡。
所以。别再轻飘飘地说这是“市场洗牌”了。
这是一个时代的硬着陆。
而比倒闭更可怕的是:哪怕还在营业的4S店,也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死亡螺旋。2024年经销商生存状态调查显示:41.7%的经销商处于亏损。84.4%遭遇价格倒挂——也就是说,卖车根本不赚钱,反而要贴钱。
更极端的案例中:60.4%的经销商倒挂幅度超过15%。一台官方指导价10万的车。你要倒贴1万5才能卖出去。这早已脱离商业逻辑。成为不折不扣的流血游戏。
为什么?为什么不赚钱还要卖?
答案藏在四个字里:压库模式。
传统4S从来不是轻生意。它是资金密集型、政策依赖型的高压游戏。主机厂把车批给经销商。占用你的库存。吞噬你的现金流。再用返利和考核捆绑你。车不是快消品。它占面积。压资金。还会随时间贬值。
一辆车库存半年。直接折价20%起。
更致命的是——很多经销商靠金融杠杆周转。借钱批车。抵押融资。一旦销售停滞。利息像雪球一样滚下来。不卖?资金链断裂。卖?亏本清仓。
别无选择。
这才是最深的绝望:模型失效了。赛道塌了。不是努力与否的问题。而是时代已经转身。却没有通知很多人。
与此同时。新能源渠道正在重构人、货、场。
直营。代理。商圈店。快闪点。它们不依赖巨额土地投入。不背库存包袱。用更轻的方式接触用户。更重要的是——新能源品牌掌握定价权。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自然也没有倒挂。
所以你说。电车会不会取代燃油车?或许还需要五年、十年才见分晓。
但卖油车的4S店。
真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这不是预言。
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
而我们甚至还没开始讨论售后服务的流失。保养频次的断崖下降。电动化带来的维修需求锐减……那将是另一场更深远的风暴。
但那就是下一个故事了。
今晚。只需记住:
有些结局。早已写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