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L从豪华SUV销量榜首跌至第三名,理想L6凭30万级价格带配置密度登顶,传统四驱系统优势为何不再吃香

奥迪Q5L从豪华SUV销量榜首跌至第三名,理想L6凭30万级价格带配置密度登顶,传统四驱系统优势为何不再吃香

终端市场的价格策略最能说明问题。有的品牌降价幅度达到六七万,消费者还在观望,担心产品本身的短板;有的坚持不降价但通过金融政策和用车权益变相降低门槛。这背后反映的是品牌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方式。上周10月第一周的销量榜出来,奥迪Q5L被挤到第三,理想L6窜到榜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车型从巅峰跌落。Q5L这次遇到的麻烦,表面看是销量数字,实际上折射出整个传统豪华品牌的困境。现款车从2018年国产加长到现在,掐指一算快7年了,中间2021年改了个款,但也就是换换外观套件的事儿。动力总成还是那套EA888,车机系统还是老一套逻辑,不支持远程升级,语音识别率…嗯,用过的人心里都有数。

奥迪Q5L从豪华SUV销量榜首跌至第三名,理想L6凭30万级价格带配置密度登顶,传统四驱系统优势为何不再吃香-有驾

宝马X3能稳住第二的位置,靠的是什么?除了终端给力的优惠幅度,新一代产品在驾驶质感上确实还保留着点东西。那套B48发动机配8AT,开起来的顺畅度和方向盘的沟通感,老司机一试就知道。而且车机系统该升级的都升级了,虽说比不上新势力那么花哨,但基本体验过得去。

奔驰GLC的情况更微妙一些。全系标配48V轻混系统,听起来挺高级,实际使用下来节油效果…差不多就是理论数据和实际表现之间总有那么点距离。再加上车机本土化做得不够深入,语音助手经常“装傻”,这些细节在日常用车中积累起来,口碑自然就下去了。还有那个后排中央地台,凸起高度放在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理想L6能冲上来,很多人觉得是靠配置堆料。但仔细看看,30万出头的价格,给你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双芯片座舱、辅助驾驶全套,这账算下来性价比摆在那儿。更关键的是使用成本,增程式架构在城市通勤场景下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一个月电费还不到传统燃油车加一箱油的钱。

奥迪Q5L从豪华SUV销量榜首跌至第三名,理想L6凭30万级价格带配置密度登顶,传统四驱系统优势为何不再吃香-有驾

quattro四驱系统曾经是个很有说服力的卖点,现在这个优势似乎没那么明显了。城市用车场景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前驱模式,四驱介入的感知度本来就不强。新能源车的电动四驱响应速度快,扭矩分配精准,这些技术细节懂的人自然懂。而且多花两万多块钱换来的油耗降低幅度,算算投资回收期,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划算。

空间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以前说豪华中型SUV,轴距2900mm已经够用了。但现在纯电平台的车型没有传动轴,地台可以做到全平,后排三个人坐着舒展程度完全不一样。再配上座椅按摩、后排娱乐屏这些东西,传统车型要么没有要么得额外花钱选装,价格还不便宜。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购车,发现一个挺明显的变化:30岁左右的这批人,买车决策逻辑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品牌历史、德系工艺这些词儿的分量在下降,反而更关注实际体验——车机好不好用、辅助驾驶能不能减轻疲劳、每个月用车成本是多少。口碑平台上的真实反馈比广告语管用得多。

奥迪Q5L从豪华SUV销量榜首跌至第三名,理想L6凭30万级价格带配置密度登顶,传统四驱系统优势为何不再吃香-有驾

听说下一代产品会有大动作,800V平台、激光雷达、新电子架构这些都在规划中,但要等到2026年甚至更晚。消费者会不会愿意现在掏钱买一台即将换代的车?这个选择题不难做。

豪华品牌这么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底蕴肯定还在,但市场确实在发生变化。技术迭代速度、用户需求侧重点、竞争对手的打法,都跟五年前不一样了。销量榜单的变动,或许只是个开始。至于后面会怎么发展,咱们慢慢看就是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