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

以前忻州人出门,总被 “路” 绊住脚 —— 繁峙到太原跑货运,半天才能到;原平北部山区走亲戚,绕山路得多花半小时;下大雨时,城里几条路还容易淹。但从今年开始,这些麻烦都要变样了,因为忻州正在搞一场 “交通大革命”,目标是成为晋北的综合交通核心枢纽,以后不管是出门办事、拉货赚钱,还是去旅游,都会方便太多。

这次交通升级不是 “拍脑袋” 来的,有明确的路线图。核心是要搭起 “三横四纵” 的公路网,再配上两条主要铁路,分两步走:2023 到 2025 年先打基础,把关键工程建好;2026 到 2028 年再完善,让整个交通网更顺。

光看具体工程,就知道力度不小 ——9 个公路项目要花 362 多亿,今年四季度就能完工,以后区域之间来往能快 40%;2 个铁路改造项目 44.5 亿,2028 年底完成,拉煤炭的效率能提 25%;还有 1 个城市道路项目 7.54 亿,同样今年四季度好,以后下雨淹路的情况能解决 90%。

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有驾

公路方面,两条干线的改造最让人期待。先说 G108 忻州段,改完后是 170 多公里的双向四车道,开车能跑 80 迈。以前繁峙到太原,折腾大半天,现在 1 小时就到了。对拉货的老板来说更实在,物流成本直接降 15 块钱一吨,相当于跑一趟多赚一笔。这可不只是快了,还能把晋北和太原连起来,形成 “1 小时经济圈”—— 早上在繁峙装完农产品,中午就能到太原的批发市场,新鲜度高,卖价也能上去。

还有 G338 原平改线,重点是要打通庙岭梁隧道。以前原平北边的山区,路绕又难走,去一趟镇上得耗不少时间,现在过了隧道,能少走 20 分钟。别小看这 20 分钟,对农民来说,地里的玉米、苹果能更快运出去,不用再担心放久了坏;对当地农业来说,也能带动搞产业化,比如集中种经济作物,因为运输方便了,销路也能扩得更大。

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有驾

光快还不够,安全得跟上。这次还专门给 G208、G239、G241 等 6 条国道搞了地质灾害治理,清掉路边的危岩,装防护网,再完善排水系统。以前一到雨季,这些国道总担心掉石头、滑坡,开车提心吊胆,现在滑坡风险降了 80%,雨季出事故的概率也少了 65%,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跑长途,心里都踏实多了。

铁路这边,货运和客运都有大动作。货运主要改朔黄铁路山西段,就优化 5.74 公里的弯道,改完后年运力能到 4.5 亿吨,其中 9000 万吨是煤炭,6000 万吨是其他货物。这可不是小数目,能满足山西 30% 的火电需求 —— 冬天家里供暖、工厂开工用电,都不用愁缺煤了,能源保障稳了,大家的生活和企业生产都能更安心。

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有驾

客运更让人兴奋,雄忻高铁要建三个站:五台山站、五台县站、定襄北站。以前从北京去五台山,坐火车加汽车得大半天,现在 1.5 小时就能直达。这对旅游来说太重要了,以后北京人周末想爬五台山,早上出发中午就能到,玩两天再回去,特别方便。预计以后五台山一年的游客能突破 500 万人次,周边的民宿、卖特产的小店、饭店,生意肯定会火起来。

城里的交通也在变舒服。21 条路要搞雨污分流改造,花 7.54 亿。不只是解决淹水问题,还把人行道加宽了 30%,加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以后走路、骑自行车不用跟汽车挤,安全多了;公交路线也优化了 30%,还多了 3 个公交枢纽,以前坐车要绕远的,现在可能家门口就能坐直达车;而且防洪标准提到了 50 年一遇,就算下特大暴雨,也不用怕路被淹得没法走。

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有驾

农村的路也没落下,今年计划新建改建 382 公里农村路。以前村里的农产品运出去,得绕好远,路上耗 2 小时很常见,现在路通了,能少走 2 小时。别小看这 2 小时,新鲜的蔬菜、水果能更快到收购点,收购商愿意多给 20% 的价钱,农民到手的收入就多了。比如村里种的小米,以前运到县城要 3 小时,现在 1 小时就到,米的口感更好,卖价也能高不少。

这次交通升级,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星半点。直接的经济账就很明白:繁峙到太原的物流成本降了 15 元 / 吨,旅游一年能多赚 20 亿,光建工程的时候就提供 1.2 万个工作岗位,不少人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长远来看,还能串起物流、能源、旅游三大产业,形成产业集群,预计能吸引 3 万人回来创业 —— 以前出去闯的人,现在看到家乡交通方便了,有生意可做,自然愿意回来。环境也能变好,碳排放能少 15%,PM2.5 能降 8 个百分点,以后空气更干净,蓝天白云能常见到。

忻州要成晋北交通枢纽!362亿建9个公路项目,2025年起出门快40%,还带增收-有驾

为了让这些工程顺利推进,保障措施也想得很细。施工的时候用电脑建模提前规划,还 24 小时轮班干活,不耽误进度;质量方面,专门找了第三方机构盯着,不让 “豆腐渣工程” 出现;要是遇到暴雨、暴雪,还会启动三级响应,及时应对,不让施工出问题。对老百姓来说,也能随时知道进度 —— 政府官网、政务 APP 会实时更改进展,导航会提醒绕路方案,施工路段还设了临时便民点,能买水、休息,尽量不影响大家的日常出行。

到了 2026 年以后,忻州的交通还会更智能。要装 5G 基站,搞车和路互相提醒的系统 —— 比如前面有事故,路会提前告诉司机,避免堵车;还要建充电桩,80% 的地方都能充电,开电动车出门不用怕没电;还会试氢能源重卡,拉货更环保,污染更少。

区域合作也会加强,要搞忻州 原平 大同经济带,跟雄安新区的物流枢纽连起来,还会沿黄河搞生态旅游线路,以后忻州不光自己发展好,还能带动周边一起富。

以前路难走,货难流,赚钱没底气;现在路畅通,出行顺,发展有奔头。忻州这次交通升级,不只是修几条路、建几个站,更是给老百姓的生活搭起了方便桥,给当地的发展铺好了快车道。以后不管是出门办事、拉货赚钱,还是周末去旅游,都会发现:忻州的路,越来越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