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霸榜五个月 半价理想能走多远
黑马狂奔。月销破五万。新势力销冠。
2025年的新能源战场。零跑汽车杀出重围。连续五个月登顶。7月交付50129台。创下自身历史新高。截至8月下旬。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速度令人惊叹。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战争还在后面。
❶ 销量狂飙的背后
零跑不是突然爆红的。
它的增长是阶梯式的。2022年11万辆。2024年29.4万辆。2025年前七个月27.18万辆。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今年上半年交付221,664辆。同比增长155.7%。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产品矩阵功不可没。C10上市16个月全球交付破15万台。单月最高超1.4万辆。B10上市次月交付即破万。B01七十二小时锁单超一万台。
价格屠夫?确实。零跑将20万级车型的智能配置下放到15-18万市场。激光雷达、高通芯片、无感启动……这些配置出现在12-15万的B10上。直击Z世代痛点。
用户说:“它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弃它。”
❷ 盈利之谜如何解开
更惊人的的是。零跑赚钱了。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3亿元。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毛利率跃升至14.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成本狂魔。
全域自研。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驱……全部自研。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高达65%。甚至包括音响。单台车研发成本比外包降低40%。
极致平台化。C10、C11、C16同平台。零部件共享率最高80%以上。B系列车型零部件共享率88%。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渠道下沉。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806家销售门店。不少开在四环五环外。甚至县城。单店店效提升超50%。
不追求单点极致。而是全链条效率。
❸ 海外与高端双线突围
国内卷不动了?去海外。
前7个月出口2.5万辆。新势力出海榜首。欧洲单月订单破4000。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启动。首台C10已下线。
约30个国际市场。超600家销售网点。2026年将建欧洲本土生产基地。
但更大的野心在高端市场。
D系列即将登场。全尺寸SUV和MPV。冲击30万价位。明年初上市。零跑高管直言:“不会是半价理想”。
❹ 隐忧与挑战并存
零跑远未高枕无忧。
利润微薄。0.3亿净利润。对比295.8亿在手现金。显得脆弱。销量暴涨但盈利艰难。
智驾短板。目前主要提供L2+功能。与头部玩家有代差。用户付费意愿仅18%。远低于特斯拉的45%。年底城市NOA能否如期落地?
品牌认知。性价比标签牢固。30万以上市场需要科技感、豪华感、身份认同……这些零跑尚未证明。
服务压力。销量激增后。32%投诉指向维修等待过长。渠道扩张与服务能力需平衡。
❺ 百万目标与生存线
朱江明划定生死线:年销50万辆只能挣扎。100万辆才有活力。300万辆才能活到最后。
零跑已上调今年目标至58-65万辆。明年挑战100万辆。提前一年。
底气从何而来?
产品持续迭代。LEAP 3.5技术架构发布。舱驾一体中央域控。研发投入同比增54.9%。智驾团队规模与算力投入翻倍。
技术输出增收。与Stellantis合作获技术授权费。碳积分交易贡献2-3亿收入。上半年非车业务收入近11亿。
➏ 写在最后:时间不等人
新能源赛场没有终局。
零跑用性价比撕开市场。用自研掌控成本。用渠道下沉触达用户。成功实现了从1到10的跨越。
但从10到100。需要不同的打法。
高端市场不相信性价比。30万用户不为“半价”买单。他们为技术领先、品牌认同、体验卓越付费。
零跑需要证明的。已不只是能造好便宜车。而是能造好车——无论价格。
半价理想能走多远?答案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零跑能否超越自己的成功模式。
故事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