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

曾几何时,你若问汽车媒体最喜欢哪个车型,我想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成都车展。

至于原因呢?其实也很好解释,那便是相比北京、上海和广州等车展,成都车展场地最小,再也不要用车展跑断腿了。而且东西特别好吃,从蹄花到火锅,成为汽车媒体中的“白月光”。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2019年将场地更换到西部博览城之后,这个媒体最“幸福”的车展也消失了,与之共同消失的还有成都车展的荣光。

这不,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车展将会正式拉开帷幕,相比于其它车展频频登上热搜,这届成都车展是不是低调了许多,若非刻意关注,普通消费者难知其将至;即便专业媒体人,朋友圈中也鲜有相关预热信息。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曾经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为何会逐步没落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时代不同,车企“变心”了

先来说个问题,那便是车展为何能够火爆,其实这和传统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过去,车展是车企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几乎是消费者了解新车和汽车行业动态的主要窗口。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多元化。比如汽车类网站、社交媒体等,都能快速获得想要知道的汽车信息。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随着传播方式的不同,很多销量特别突出或者销量不佳的车企,自然也就不来参加车展了,这也是为何近几年参加车展的车企越来越少。就拿特斯拉来说,其本身就自带流量,所以不仅很多较小的车展不参展甚至新车发布也没有传统的发布会,而是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发布,不仅能够省下活动成本,还能迅速吸引全球关注,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产品。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其次呢,如标致、雪铁龙、起亚、雪佛兰等品牌,本身销量也较低,就算参展对销量也不会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如场地租赁、搭建展厅以及人员差旅费都是一笔不菲的开资,与其“浪费”经费,不如将资源投入到车主服务升级或北京、上海车展的“集中发声”中,毕竟后者的品牌曝光与行业影响力更具性价比。

其实,不止成都车展遇冷,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全球几乎所有车展都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比如我们曾经位列世界五大车展的日内瓦国际车展,在2024年5月31日便宣布从此不再举办;备受瞩目的法兰克福车展也搬迁到慕尼黑,试图重振雄风,但结果依旧遇冷,无法重拾昔日辉煌。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巴黎车展同样如此,2022年展会设立三个场馆,汽车整车仅占一个展厅,如宝马、奥迪、雷克萨斯、沃尔沃等国际传统主流车企纷纷缺席,反倒依靠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中国企业,才避免了展会变成 “独角戏”。

在我看来,这标志着汽车行业已进入“去中心化传播”时代,车企不再依赖单一展会发声,而是通过“线上发布会+区域体验店+用户共创活动”等多元化矩阵触达市场,传统车展的“垄断地位”被打破,遇冷实属必然。

时间尴尬,成都车展更多意义是卖车

若说行业变革是“外因”,那成都车展自身的时间窗口与定位偏差,便是“内因”,恰似古人云“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我们都知道,每年成都车展的时间为8月底9月初,这个时间其实还挺尴尬。就拿北京、上海车展来说,每年处于4月中下旬,这个时间是春节过后市场的开头,而且又在这两座大城市,无疑成为车企秀肌肉、展规划的重要之地,必然会被车企所重视。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再观年尾的广州车展,作为一年的结尾,车企可以借助车展热度冲刺销量,还能发布新品为来年市场布局,堪称 “收官与前瞻的双重节点”。

而成都车展处在中间,车企若在此时发布新车,距离北京车展时间较近,新车曝光度容易被稀释,又难以在年末的销售旺季形成有效推动,导致车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车企更倾向于选择在自身认为最合适的时间点推出新产品,而不是受成都车展时间限制 。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此外成都车展预冷,其实还是和自身的定位有关系,毕竟成都车展早期定位类似地方汽车展销会,参展商以当地经销商为主,主要吸引购车用户,与传统车企新车发布周期不同步。虽然近年来地位有所提升,但在一些车企眼中,其仍然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来支撑重要新车的发布。

尤其是市场内卷的当下,几乎每天都有新车在上市,车企更不会等待成都车展来亮相或上市,这导致成都车展进一步被“冷落”。

成都车展“失宠”是行业必然,转型关键在是“守好西部根”-有驾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不少人看来或者从事实出发,成都车展正处于“至暗时刻”,一步步被车企所“冷落”。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其“破局重生”的契机。与其执着于与北京、上海车展比拼“新车发布数量”,不如回归自身优势,深耕“销售转化”与“用户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但在我眼中,这或许是其 “破局重生” 的契机。与其执着于与北京、上海车展比拼 “新车发布数量”,不如回归自身优势,深耕 “销售转化”与“用户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毕竟,行业需要“秀肌肉”的国际车展,也需要“接地气”的购车平台,当成都车展能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购车福利,让经销商实现销量增长,其价值便无需用“热搜热度”来证明,是这么个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