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如炼狱?何小鹏忠告:别轻易踏入!地狱模式背后的真相与野心
“你想害一个哥们儿吗?”何小鹏在镜头前扯了扯嘴角。“那就劝他去造车。”这位小鹏汽车的掌舵人吐出烟圈般的叹息。“因为太苦了。”
时间倒回2015年。那时的何小鹏刚通过UC浏览器收购案实现财富自由。沙滩。红酒。游艇。世俗意义上的完美人生。可空虚感如潮水般涌来——他试过投资。失败。试过度假。更空虚。直到他盯上特斯拉。马斯克一个外行竟能颠覆百年汽车业?电流穿过脊髓。他决定纵身跃入造车洪流。
雷军第一个泼来冷水。这位曾救UC于破产的天使投资人直言:“别碰硬件!”互联网与造车之间横亘着深渊。何小鹏后来才懂其中凶险。
踩坑实录:互联网人的傲慢代价
迷之自信首当其冲。早期团队放言:“照着玛莎拉蒂做。卖1/3价格!”结果呢?传统车企的工业逻辑被严重低估。螺丝。焊点。冲压精度。每个细节都在嘲笑互联网人的天真。
用软件节奏驱动硬件。更是致命错误。“3年A轮5年B轮?”何小鹏摇头。现实是4-5年研发周期。几百个工种协同。几十亿资金垫底。采购座椅竟比同行贵1200元——供应链腐败让成本雪上加霜。
直到大众CEO点破:“G9贵了25%。”他才惊觉。冲进车间亲手拧螺丝。反腐。换血。90%一线部门大换人。30%骨干离职。刮骨疗毒后业绩飙升——2025上半年交付量暴涨279%。代价是数不清的白发。
AI革命:假重视与真颠覆
“很多人喊着软件定义汽车。”何小鹏冷笑。“行动呢?零!”他直指行业虚伪:算力闲置。数据沉睡。自动驾驶停滞在口号层。
小鹏的选择是死磕技术。自研AI芯片。打通座舱与驾驶域。飞行汽车项目已进入倒计时——明年推出百万级产品。邀请罗永浩带队不是玩笑。“AI终将如操作系统颠覆功能机。”他眼中燃着火。“现在只是开场。”
数据印证了他的野心:全新小鹏P7上市7分钟,订单突破10000台。21.98万起售价背后。是27200转自研电机。是11.45EFLOPS车机算力。是比特斯拉更激进的AI布局。
兄弟劝进:雷军的戏剧性转折
最讽刺的在后头。当初劝阻何小鹏的雷军。2021年却被他和李斌联手推进造车漩涡。“小米有智能化基因。”何小鹏解释。更深的伏笔早已埋下:美国制裁逼出小米转型。北京政府急需新能源标杆。万亿赛道向雷军敞开——SU7用50万性能对标保时捷。价格却低35%。
雷军亲自路试5000公里。写20万字笔记。赌上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何小鹏懂这种决绝:“地狱模式里。要么成佛。要么成灰。”
终局启示录
淘汰赛进入倒计时。何小鹏预言:3-5年后中国车企存活不超过5家。没有免死金牌。
那些劝人造车的“兄弟”。或许在递出橄榄枝时已预见炼狱。但更可能。他们嗅到了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财富重组。电池成本降60%。供应链成熟度翻倍。AI算力年增200%——这是疯子与天才共舞的时代。
正如雷军在纽北赛道创纪录后所言:“中国汽车正从跟随迈向引领。”劝人造车是害人?不。是在给未来之王递刀。
炼狱之门。永远为野心家敞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