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

最近,一个关于买车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让人有点想不通的问题:如果一辆售价25万元的汽车,商家宣传说“免费赠送”了价值6万多元的豪华配置,那我们消费者能不能选择不要这些赠品,然后让商家在车价上直接减掉这6万多块钱呢?

这件事的起因,源自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次新车介绍会上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激情的方式,连续宣布了好几项“免费送”的福利,比如价值八千元的Nappa真皮座椅、价值一万八的零重力座椅,甚至连一种特别的熔岩橙车身颜色,都大手一挥,表示“免费送”。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这一连串的“赠品”算下来,总价值高达6.6万元。

这段视频一经传播,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广大网友的智慧和幽默感被瞬间点燃。

一部分网友开起了玩笑,纷纷留言调侃说:“真是太感谢雷总了,要不是您送这些,我花25万买回去的可能就只是一个车架子和四个轮子吧。”这种略带夸张的说法,其实反映了大家心里冒出的第一个疑问:这些所谓的“赠品”,难道不是一辆车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吗?

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精打细算的网友提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这些赠送的配置,比如真皮座椅、特殊颜色,如果我个人并不需要,或者说不那么看重,我能不能选择放弃这些权益,然后让车价便宜一些呢?毕竟6.6万元不是个小数目。”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问到了点子上,直接触及了“免费”这个概念的核心。

更有趣的是,这种独特的宣传方式还催生了一场网络模仿秀,大家纷纷用“雷式营销”的句式来描述自己身边的商品,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营销逻辑的思考。

比如,有拉面店老板拍视频说:“我们家一碗拉面卖10块钱,您坐的凳子,免费送!您用的筷子和勺子,免费送!桌上那瓶香喷喷的辣椒油,也是免费送!”还有炒饭店的店主也加入了进来,对着镜头介绍:“我这份22块钱的炒饭,里面用的可是40块钱一斤的香菇,免费放!还有42块钱一斤的上等腊肉,也是免费送给您吃!”这些模仿虽然是玩笑,但也清晰地传递出公众的一种普遍认知:那些看似“免费”的东西,其成本很可能早已被计算到了最终的商品价格里。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价值不菲的“免费”配置,究竟是不是真的白送?

消费者到底有没有权利选择不要,并以此为由要求降价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媒体记者专门致电了小米汽车的客服。

客服人员给出的答复非常明确:这些所谓的“免费送”,其实是一种“限时购车权益”。

也就是说,只有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订购这款车的客户,才能享受到这些额外的配置。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这些配置是作为一种优惠福利赠送给顾客的,它们的价值并没有包含在25万的车价之中。

当记者追问是否可以选择不要这些配置来换取价格优惠时,客服人员解释说,目前只要下订单购买这款车型,就会自动享受这些权益,这是打包在一起的,没办法单独去掉,即使客户主动表示不需要,车价也不会因此而降低。

这个官方回应,为我们揭开了“雷式营销”背后的商业逻辑。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汽车行业通行的定价和销售模式。

通常,一款新车在上市时,厂商会根据配置的不同,划分出好几个等级,比如入门版、舒适版、豪华版、旗舰版等等。

入门版的价格最低,但配置也最基础;而旗舰版则配置齐全,各种高科技、舒适性功能应有尽有,价格自然也是最高的。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两者之间的差价,就体现在这些不同配置的成本和价值上。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雷军的这次操作,就清晰多了。

他所说的“售价25万”,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这款车型的一个基础或标准版本的定价。

而他宣布“免费送”的那价值6.6万元的配置,其实是更高配置版本甚至是顶配版本才有的东西。

所以,他这番话翻译成更直白的商业语言就是:“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搞一个限时活动,在活动期间内,您只需要花基础版的钱(25万元),就能直接提到一台原本售价可能在31.6万元的顶配版车型。中间这6.6万元的差价,我们公司帮您出了,算是一个诚意福利。”

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这并非是“买车架子送零件”,而是一次典型的“限时升舱”或“加量不加价”的促销活动。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这种营销手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

如果直接说“某款车型限时降价6.6万元”,虽然也很吸引人,但给人的感觉只是省了一笔钱。

而换成“免费送你价值6.6万元的配置”,则会产生一种“我不仅省了钱,还白白赚到了很多好东西”的获得感,这种感觉显然更让人兴奋和满足。

这在营销学上被称为“价值锚定”,先通过列举单个配置的高昂价格(座椅8千,座椅1万8),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这些东西非常值钱”的印象,然后再宣布“免费”,从而极大地放大了优惠的吸引力。

同时,这种做法还附带了另一个重要的营销元素,那就是“制造紧迫感”。

官方明确表示,这项优惠是“限时”的,比如在7月31日之前订车才能享受6.6万的权益,而到了8月份,这个权益的价值就降低到了4.8万元。

小米汽车回应送配置争议,车价25万赠6万,买了就得要-有驾

这就好比在告诉潜在的消费者:“机会难得,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再犹豫可能就要多花一万多块钱了。”这种策略利用了人们“害怕失去”的心理,有效地促使那些正在观望的消费者尽快做出购买决定。

最后,回到那个根本问题:为什么不能不要赠品来减价?

这背后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逻辑。

汽车是在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为了保证效率和控制成本,同一批次的车型配置都是标准化的。

如果允许每个客户都来“个性化定制”,比如这个不要真皮座椅,那个不要特殊音响,那么整条生产线的节奏都会被打乱,需要为这些个别订单进行调整,这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远比直接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优惠套餐要复杂得多。

因此,对于厂商来说,提供一个统一的、优惠的“套餐”,是最高效、最经济的促销方式。

总而言之,雷军的“免费送”之所以能走红网络,并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正是因为它用一种极其通俗、直白甚至带点戏剧性的方式,包装了一个经典的营销策略。

它成功地将一个商业促销活动转化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虽然伴随着各种调侃和模仿,但从品牌传播和产品推广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案例。

它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款产品,也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营销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