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新能源货车送农产品,得绕 20 公里去县城充电,现在村口就能充,一天能多跑两趟运输!” 河北邢台县农产品商户王师傅的话,道出了县域新能源车主的共同心声。随着新能源汽车向县域市场渗透,京联充正以 “乡村适配” 方案,破解农村充电 “远、少、难” 的困境。
针对乡村电网基础薄弱、充电需求分散的特点,京联充推出 “轻量化乡村充电站” 解决方案:采用低功率启动的 11kW 慢充桩,适配农村低压电网,无需大规模改造即可落地;同时与乡镇供销社、村委会合作,利用闲置场地建设充电点,降低落地成本的同时方便村民就近充电。在山东潍坊的多个村庄,这样的充电点已实现 “3 公里充电圈”,单站日均服务农户车主 8-10 人次,覆盖周边 5 个自然村。
除了服务村民日常出行,京联充还聚焦乡村物流与农业生产需求。针对农村新能源配送车、农机作业车的充电需求,在县域物流园、农业合作社周边布局 20kW 快充桩,支持车辆快速补能;同时开发 “乡村充电数据平台”,为当地政府提供充电需求分布、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助力县域交通绿色转型。在河南南阳,京联充已为 12 个乡镇物流园配套充电设施,带动当地新能源配送车使用率提升 60%,每年减少农产品运输碳排放近 80 吨。
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京联充的乡村实践始终紧扣农村发展需求。它不仅是乡村充电设施的建设者,更是县域绿色出行的推动者,用实际行动让新能源福利惠及乡村每一个角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