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

点开奇瑞星途9月销量报表时,我都震惊了。

8台在售车型没一个能卖过千辆,品牌同比暴跌31%,成了奇瑞旗下唯一销量下滑的牌子。

再转头一看,奇瑞官网还挂着“星途高端、风云豪华、捷途纵横越野”的宣传语,这场景像极了菜市场摆地摊的,啥都想卖,结果啥都卖不明白。

十五年高端化折腾下来,奇瑞硬是把一手技术牌打成了“大乱炖”,如今星途第7位领导接班的消息传来,真能给“这锅烂摊子”救活吗?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谁是高端,你自己说得清吗?

尹同跃当年喊着要把星途打造成“奇瑞的奥迪”,现在看来更像个笑话,“高端品牌”四字似乎根本站不牢;

再看,2023年风云从新能源序列摇身一变成“豪华独立品牌”;

捷途纵横也不知道哪来的底气,一个均价卖10多万的捷途品牌,突然给你整出个预售高达43万的车,叫捷途纵横,自称“豪华电混越野”,大家会怎么想?

几个“高端选手”站成一排,奇瑞自己能说清吗?

品牌定位的高低序列如何排布?技术的护城河究竟在哪里?打动用户的差异化标签是什么?各自瞄准了哪些人群?资源又该如何倾斜投放?

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若得不到明确解答,内耗的泥潭吞噬的将不仅是星途,更是整个品牌矩阵的未来。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星途高端,风云豪华?

先看最尴尬的星途,官方嘴硬说它还是“高端品牌”,可2025年7月早就被塞进了“国内业务事业群”,和卖微型车的QQ事业部成了同事。所谓的“高端”体现在哪儿?

主力车型15-20万的定价,和奇瑞主品牌没拉开差距;星纪元ET号称旗舰,8月才卖60辆,前8月销量全部加起来才刚过7500辆,连理想L6的9月单月销量的零头都不够。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更讽刺的是,风云A9L打着“豪华”旗号卖13万起,月销直接破万,似乎是要把星途的“高端人设”按在地上摩擦。

请问奇瑞,“高端”和“豪华”的区别是价格越低越高级吗?

领克当年靠CMA架构和吉利划清界限,消费者知道一二十万中等价位的“新能源高端品牌”找领克,以前领克是燃油,现在是插电;要找更贵的,“豪华科技品牌”找极氪,极氪是纯电,整体简单明了。

可奇瑞呢?星途呢?下至10.99万起的星途追风,上至高达31.98万的星纪元ET,这样错乱的价格,那不是跟“自家兄弟”殴打在一起了吗?

风云品牌主力是价格:8万-20万元。

然后,星途的能源形式(纯电、增程、插电都有),也跟自己的风云一样,撞了个满怀,所谓的星途高端,风云豪华,也真的像是傻傻分不清楚了。

这种内斗,自家兄弟左右互搏的戏码,让消费者该怎么认可?连基本的品牌区隔都做不到,谈何突围?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品牌标签和目标人群,更是乱上加乱

差异化标签和目标人群更是乱上加乱。星途说自己面向“一二线技术务实派”,风云却用低价把不少刚需用户抢了去;风云号称“豪华独立”,内饰质感有些还不如星途的老款车型。

2个品牌的目标人群在中间重叠成了“大杂烩”,这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仿佛是经销商在吐槽:“客户问我星途和风云选哪个,我都不知道咋解释,总不能说一个是‘过气高端’一个是‘新晋廉价豪华’吧?”

资源分配的迷之操作更让人大跌眼镜。2024年一季度研发支出里67%给了新能源,本以为星途能多分点,结果全往其他几个品牌倾斜。

星途的燃油车被弃如敝履,新能源车型又拿不到核心资源,9月销量暴跌也就不奇怪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本质上就是内耗,自己人先把市场抢烂了,还怎么跟蔚来、理想拼?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放眼行业,吉利的领克、极氪定位清晰,比亚迪的旗下4大品牌阵容也是各守一摊,人家的多品牌是“集团军作战”,奇瑞的却是“窝里斗”,打得不亦乐乎。

其他品牌看奇瑞这操作,恐怕都偷着乐:毕竟对手自己先乱了阵脚,省了不少功夫。可这种“自杀式竞争”对行业有啥意义?除了证明“高端化不是多生孩子就能成”,剩下的全是反面教材。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7年换7帅,换个领导接着背锅?

有媒体统计称,星途7年换7个核心高管,平均任期不到1.5年,黄招根能撑三年多,居然成了“任期最长”的榜样。这哪是管理层调整?分明是“流水席”,菜还没炒熟,厨子先换了。

如今黄招根走了,接棒的刘赫宁更有意思:7月刚从长城魏牌过来,9月就“待调整”,连正式任命都没下来就开始交接工作,奇瑞这操作是急着找个人背锅吗?

黄招根在任时也算折腾过:搞出“3+3+2”产品矩阵,推星纪元系列转型新能源,可结果呢?星纪元ET的“月销破万”军令状成了笑谈,8月两款主力车型合计才卖115辆。

他的问题在哪?不是不够努力,是根本没解决核心矛盾,星途连自己的定位都模糊,光堆产品有啥用?

就像星纪元ET,对标理想L6和L7,却没有人家的家庭标签,学新势力搞智能又好像是卡顿不断,最后成了“参数赢麻、销量扑街”的典型。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再看继任者刘赫宁,在魏牌负责过摩卡、蓝山的推广,可魏牌自己都从“高端标杆”跌到“小众玩家”,甚至魏牌也是有过“七年换七任负责人,两年停产四款车”的战绩摆在面前,所以新上任领导他又能给星途带来啥奇迹?奇瑞找来救场,是觉得换个人就能变魔术吗?

更讽刺的是,刘赫宁刚上任就要面临“取舍难题”,瑶光等老车要被边缘化,资源全押给ET5,可ET5既要跟理想L6拼,又要安抚老车主的不满,这简直是走钢丝。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换帅背后是战略定力的缺失

从企业角度看,频繁换帅暴露的是战略定力的缺失。

奇瑞总觉得“换个高管就能翻盘”,却不愿承认高端化的病根在定位混乱。2025年车圈人事变动多,但人家都是冲着“专业化、年轻化”调整,奇瑞倒好,像是成了“甩锅大会”,销量不好就换营销总,产品不行就换研发总,从来没想过从根上梳理品牌架构。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玩法,只会让星途陷入“高管轮换、销量摆烂”的死循环。

放到行业里看,传统车企转型都难,但没哪家像奇瑞这么折腾。比亚迪靠单一品牌打天下,吉利多品牌但分工明确,人家都明白“高端化是长期战”,奇瑞却总想“速成”。

星途的挣扎,本质上是传统车企“既想要技术面子,又想要市场里子”的缩影,可高端品牌从来不是“堆技术+换高管”就能成的,得有清晰的定位和持久的耐心。

7年换7帅,奇瑞“高端化”真的可笑-有驾

电动EV:

再不清醒,高端梦真的可能只剩碎渣了。

十五载高端化长跑,奇瑞似乎陷入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迷思,结果却是“窝里斗”消耗殆尽。星途的困境深刻揭示:高端化非一日之功,它需要超越性价比的独特品牌价值、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以及清晰的资源投放。行业格局瞬息万变,若奇瑞仍无法解答“我是谁、为谁造车”的核心问题,仅寄望于换帅翻盘,那么摆在其高端品牌面前的,恐怕仍是漫漫寒冬。

最后,破局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聚焦,厘清产品定位,技术区隔,打出差异化标签,顺清目标人群,打造出令人信服的产品。

否则,所谓的高端豪华,只会永远停留在口号里,最终沦为行业又一个反面教材,沦为大家的笑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