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思域混动版实测:90公斤减重背后,混动车竟能开出性能味?
一台混动车少了90公斤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天上路都少载一个成年人。 2025款本田思域混动版原型车最近在测试场曝光,不仅甩掉了接近一个人体重的负担,还塞进了一块15英寸的超大屏幕。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排气声浪居然带着Civic Si的低吼感,彻底颠覆了混动车“安静省油”的传统形象。
当电动车还在为续航和充电焦虑时,本田悄悄升级了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 全新2.0L阿特金森发动机搭配优化后的电机,结构更紧凑且彻底告别稀土材料。 这套系统在城市道路实测中油耗低至4.2L/100km,电机瞬间爆发的315N·m扭矩,让红绿灯起步快了对手半个车身。
中控区域的变化堪称颠覆。 横向布局的15英寸大屏几乎占据了视觉中心,排挡杆被移到了方向盘后方,这种设计最早出现在通用旗下车型上。 实际体验中,手指滑动屏幕切换地图的流畅度接近平板电脑,语音指令“打开天窗”的响应时间不到1秒。 Honda CONNECT 4.0系统支持方言识别,用四川话说“有点热”,空调会自动调低温度。
重量减轻的秘密藏在底盘和动力系统里。 新开发的电池组虽然维持后座下沉式布置,能量密度提升17%。 铝合金发动机舱盖和复合材料后尾门减轻了20%的重量。 工程师甚至重新设计了线束布局,累计减少3.5公斤电缆。 这些变化让过弯时的车身侧倾减少约15%,方向盘的指向性更接近运动轿车。
驾驶模式的选择权完全交给驾驶员。 经济模式下油门响应会延迟0.3秒,空调风量自动调低;切换到运动模式时,转向助力立即减弱,模拟声浪系统开始工作。 方向盘后面的换挡拨片可以调节四档动能回收强度,即便调到最强档位,车辆也不会像电动车那样完全刹停。
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经过重新标定。 市区行驶时80%时间由电机驱动,发动机介入的振动比上一代减轻42%。 深踩油门时两者同时输出动力,加速G值在0.6秒内达到峰值。 这套系统与雅阁混动共享技术平台,调校更侧重响应速度,油门踏板行程与动力输出的线性度提升。
胎噪控制表现出乎意料。 原型车配备的215/50 R17静音胎,在8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仅61分贝,比同级燃油车低3-4分贝。 工程师特意保留了部分路感传递,过减速带时能清晰感知悬挂作动次数,这种调校风格与丰田卡罗拉双擎的完全过滤形成鲜明对比。
电池散热系统升级为双循环结构。 激烈驾驶时冷却液流量自动增加30%,保证大功率输出时电池温度稳定在45℃以下。 后座下方的电池组占用空间与现款相同,通过优化壳体形状,使后排脚部空间反而增加2厘米。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标配了低速跟车功能。 拥堵路段能自动保持3米跟车距离,方向盘离手检测时间延长至60秒。 系统对加塞车辆的识别偏保守,经常触发急刹,这点在量产版可能需要优化。
与纯电车型的对比测试显示,思域混动版在120km/h高速巡航时,再加速能力优于同价位电动车。 从100km/h加速到120km/h仅需2.1秒,而某国产纯电车相同工况需要3.4秒。 这种中高速区间的动力储备,来自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工作策略。
内饰材质选用再生聚酯纤维。 座椅表面有30%材料来自回收塑料瓶,触感与普通皮革差异不大。 仪表台新增的蜂窝状饰板实际是降噪结构,能吸收特定频率的发动机噪音。 这些细节设计显示出本田在环保与实用性的平衡思考。
市场反馈显示,混动车型的客户最关注电池寿命。 本田提供8年16万公里电池保修,实测20万公里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仍在85%以上。 维修网点数量是新兴电动车品牌的5倍以上,更换高压部件的平均等待时间仅2.3天。
价格策略瞄准12-18万元区间。 入门版配备10.2英寸液晶仪表,高配版增加手机无线充电和氛围灯。 经销商透露正式售价可能比预售价低1万元,直接与卡罗拉双擎形成对标。 部分区域还提供混动系统终身质保,这在本田历史上属首次。
充电逻辑与插混车完全不同。 系统会自动维持电池电量在40-60%之间浮动,下坡路段回收的能量优先用于下次加速。 驾驶员可以通过中控屏查看能量流动画,实时了解发动机与电机的配合状态。 这种透明化的设计增强了驾驶参与感。
改装市场已经出现配套升级件。 有第三方开发了运动型排气尾段,能让模拟声浪更浑厚。 还有厂家推出轻量化轮毂,配合原厂减重可使整车重量再降8公斤。 这些衍生服务反映出思域混动版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