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节车社丨蒋俊
尽管还未上市,但五菱星光730已经形成了一款视“低价”为入场券且纸面上“量大管饱”的产品印象,这与五菱其他任意一款车型,如出一辙。
问题是,五菱星光730最终公布的售价,与市场呼声最高的9-12万价格区间,将会产生多少出入?
如果最终价格稳稳控制在这个预想价格区间内,那么,带着燃油、插混、纯电三套动力杀进10万级市场,有超过奥德赛的轴距,有双侧电滑门并带有2+2+3布局的五菱星光730,完全有理由成为填补低端MPV的较高品质之选。
直白一点讲,你只要不是太过分,能想到的,在HOLD住成本的情况下,都给到了,当然要允许五菱星光730的插混、纯电版本,适当调高一些售价。
如果五菱铁了心,再次打算向市场投放一辆价格让你惊掉下巴的五菱星光730,那就有意思了。
这种情况下,五菱星光730至少要承担以下几大风险。
警惕“价格屠夫”标签失灵的风险。
姑且不问级别定位,单谈7座MPV这个大类,以如今的趋势来看,低价只是入场券,但不是绝对的免死金牌。
定价过低就意味着势必会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即压缩成本单纯保持价格竞争力,以牺牲用料、配置和安全性换得表面光鲜和短时间内的销量爆表。
那么,五菱星光730可能会触动大部分的家庭用户以及少部分商用用户的底线,因为谁也不愿意用一家老小或谋生工具去赌一辆“脆皮车”?
要知道,一旦被贴上“低质廉价”的标签,想撕下来可是太难了,关于这一点,五菱想必了解的相当透彻,因为从银标改革到高端宝骏改名换招牌,五菱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
警惕神车制造厂的光环桎梏。
毫无疑问,五菱成功塑造出了一众无敌工具车,但想要五菱星光730向上走,希望将其未来的客户尽可能划分至“家庭用户”这一档,那么“糙汉”形象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五菱星光730究竟是一款决心改头换面的全新车型,还是“宏光Plus”,定价,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因为没理由认为,同样低价入市的五菱星辰、凯捷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会由同样路线的五菱星光730,取得突破。
警惕目标客户群的精神分裂。
无论从宣发层面还是产品层面,五菱星光730的产品定调,始终主要围绕着“家庭用户”展开,但五菱星光730,绝对没有勇气,完全忽视商用用户投来的目光。
因此,想要通吃“拉人”和“拉货”两个市场,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家庭用户需要的舒适、安全、精致,和商用用户要的是皮实、能装、回本快,是一对绝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
因此,在配置分布上,就要看五菱星光730在有限的成本内,作何取舍,有大屏有皮质座椅,却匹配了只符合工具车水准的底盘、NVH表现,那么对五菱星光730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两头讨好的结果,通常不是鱼和熊掌兼得,而是捡芝麻丢西瓜。
卖贵了怎么说?
如果最终定价远高于预想定价呢?那就没那么多说辞了,卖不动。
卖不动当然不单是产品力决定的,不会有太多人会掏超过15万的价格,选择一辆五菱,话虽难听但是事实。
而且,五菱星光730所在的10万级区间,简直就是一个修罗场,上有各种动力类型的正统中型MPV坐镇,中有大尺寸5、7座SUV抢占市场,下还得提防部分打着“宜商宜家”旗帜的老牌工具车的围剿。
价格为主、车型为次的购车群体,大多集中在这一区域,所以五菱星光730不会有太多直接竞品,但遍地都是竞品。
总结:
在9-12万元这个预想价格区间内,视动力类型上下浮动在1万元左右较为合理,太低会继续陷入继续扮演“价格屠夫”的泥坑中,或许在新车效应期内能够收割一些下沉市场,但热销数月后快速归于沉寂的剧本将继续上演。
所以,在短时间内牺牲利润打一场惨烈的内卷阵地战并非五菱星光730的上佳之选,而是应该在保持一定利润空间的基础上,提供不输于同价对手的安全水准、核心配置和做工质感,以求长期平缓上扬的销量曲线,你们觉得呢?
最后再说一句,这类定位这种级别的车型,在配置单未公布的情况下,便早早开启1000订金抵2000购车款的盲订预售,是要闹哪样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