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8个月!一个政策,让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杀红了眼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正儿八经的政策新闻,我就想笑。什么“优化调整”、“精准调控”、“平稳过渡”,这些词儿组合在一起,翻译成大白话就三个字——不装了。

倒计时18个月!一个政策,让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杀红了眼-有驾

摊牌了,大家准备上桌吃席了。

所谓的新能源车购置税明年年底到期,后年开始减半征收,这不是什么行业利好,也不是什么温和退坡。这就是裁判吹响了“大逃杀”决赛圈的哨子,给所有还在场上的车企脑袋上套了个倒计时。那个不断缩小的毒圈,就是时间。

倒计时18个月!一个政策,让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杀红了眼-有驾

之前十一年,国家等于给所有新能源车企开了个无限续费的VIP,大家一起在新手村里刷经验,你搞个大电池,我搞个智能座舱,他再喊个自动驾驶,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派和谐。虽然私底下也互相比划,但终究是隔着一层名为“补贴”的底裤,打起来不疼。

现在,裁判走过来说,各位,底裤要收走了。明年是最后一年能光着屁股打了,后年开始,底-裤-减-半。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年底,是最后的“垃圾时间”,也是最疯狂的“出清时间”。

所有之前还抱着幻想,觉得可以靠讲故事、搞PPT、拉融资混日子的品牌,现在必须面对一个灵魂拷问:我,到底能不能活到2026年?

你以为车企之间是竞争关系?错。现在开始,是战争关系。不是你多卖一台我少卖一台的存量搏杀,而是我必须把你连根拔起,吃干抹净的“黑暗森林”打击。

最好的防御不是降价,是直接把对手的4S店给炸了。最好的营销不是请明星,是直接把对手的发布会搞成灵堂。

为什么?因为牌桌上的钱是有限的,用户的耐心更是有限的。购置税这个政策,就像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消费者来说,心理账户已经打开了:“反正明年底之前买最划算,那我为什么不等等?等你们杀个血流成河,我再出来捡尸体。”

这就导致了一个极其魔幻的场景。车企为了抢占这最后的时间窗口,必然会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价格战?那都是开胃小菜。接下来的操作,一定是“自爆式”袭击。

什么叫自爆式袭击?就是我不管成本了,我不管利润了,我甚至不管我这个公司明年还能不能开门了。我今天就是要用一款产品,一个价格,把这个级别的市场直接打穿,打到“三体人看了都想还我两质子”的程度。

我活不了,你们谁也别想活。我就是那个掀桌子的人。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给挖走了。那接下来,就会有无数个品牌冲上来,把整个蛋糕连盘子都给你舔干净,最后还要把桌子腿卸下来当柴烧。

因为我真的经历过这种周期,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见过太多行业从蓝海变成红海,最后变成死海。汽车这个行业尤其特殊,它太重了,重到没有退路。一个工厂,一条产线,几万员工,背后是无数的家庭和地方的GDP。它不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说倒闭就倒闭,服务器一关,大家发个N+1各自回家。

车企倒下,那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凌迟。

所以,没人想死。不想死,就得让别人先死。

这就是未来一年半的主旋律。我们会看到各种突破想象力的价格,各种匪夷所思的配置下放。今天你觉得20万的纯电轿车焊死冰箱彩电大沙发是极限了,明天就有人敢15万给你配个独立卫浴。你觉得不可能?在生死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企业开始“修仙”,渡劫失败就是神形俱灭的时候,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你看,乐道一上来,就把换电的门槛干到了21万,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发疯文学”的开始。蔚来这是不打算过日子了,直接开启了闪电战模式,用一个子品牌,对着理想和特斯拉的后院扔了一颗压缩毛巾——看着不大,遇水膨胀,炸起来要人命。

所以,这个购置税政策的调整,它筛选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企业的“生存意志”。

至于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什么“城市NOA”,什么“端到端大模型”,在这种掀桌子式的战争里,重要吗?

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我一直有个暴论:自动驾驶的终局,不在于代码和算力,而在于谁能先搞定“老头乐”。只要你能让你的车,在面对一个横冲直撞、不讲任何交规、随时可能从任何角度以任何姿态出现的老头乐时,能做到完美规避且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你的技术就真的成了。不然,你吹得再牛,在现实的混沌草台班子面前,都像个笑话。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得乖乖认栽。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企竞争比作修仙渡劫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同样,品牌玄学在这个阶段会变得更加极端。会买奔驰宝马的,你就算告诉他购置税能省下5万块,他可能眼皮都不会抬一下。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标,是进入某个圈层的门票,是一种“信仰充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世界里,性价比是原罪。

而对于那些新兴品牌的用户来说,这最后一年多的时间,也是一场信仰的考验。是相信自己支持的品牌能活下来,成为新世界的“仙帝”,还是眼睁睁看着它在天劫中化为飞灰。

所以,未来一年半,想买车的朋友们,我的建议是什么?

很简单。

别急,再等等。

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准备好瓜子板凳,看戏。看他们如何为了活下去,互相撕咬,互相背刺,把价格和配置打到尘埃里。

他们越痛苦,你就越快乐。他们越内卷,你就越省钱。

这场由购置税退坡引发的“百团大战”,不,是“百团大逃杀”,注定会重塑整个中国车圈的格局。很多我们今天还耳熟能详的品牌,可能明年就只存在于历史课本里了。

压力给到了所有人,给到了车企,给到了销售,也给到了那些脆弱的毛细血管一样的供应链。卷吧,加速吧,油门踩到底。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些只想买个铁壳子拉着家人到处跑的普通人来说,当巨头们开始流血,那就是我们盛宴的开始。因为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的情怀和故事,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你的钱,才是真的。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