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冻结、支付宝受限、被追债一年多 ——
"我现在连给孩子交学费都要跟亲戚借钱,谁能想到卖掉的车还能变成讨债鬼?" 徐州杨女士坐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捏着皱巴巴的出庭通知书,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场始于 2023 年的二手车交易,让她替素未谋面的新车主掏了整整 18 个月的电池租赁费,总额高达 2.7 万元。
故事要从 2022 年说起。当时还沉浸在恋爱甜蜜中的杨女士,看着男友小王兴奋地开回一辆蓝色蔚来 EC6:"以后我们就能开着它去自驾游了!
" 然而这份 "惊喜" 背后,藏着一个她不知道的秘密 —— 这辆车是贷款购买,并且采用了蔚来的 "电池租用方案"(BaaS),每月需支付 1560 元电池费。
2023 年初,小王突然失踪,留下一屁股债务。杨女士这才发现,男友早已将车辆抵押给合肥某借贷公司。
"当时催债的人天天堵我家门,说再不赎车就要拖车。" 为了保住这辆承载着 "爱情回忆" 的车,杨女士东拼西凑了 8 万元,才从借贷公司赎回车辆登记证。
*💡 八卦时间:* 据杨女士闺蜜透露,小王失踪前曾频繁出入澳门赌场,"朋友圈里全是定位在赌场酒店的照片,现在想想他买车可能就是为了抵押借钱。"
2023 年 6 月,心灰意冷的杨女士决定卖掉这辆 "伤心车"。
通过同事介绍,她找到了徐州当地二手车商刘先生。"当时刘老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一个月内保证卖掉。" 杨女士特意强调了电池是租赁的,刘先生却满不在乎:"这都小事,买家知道的,每月交钱就行。"
9 月,泰州买家孔先生通过瓜子二手车平台看中了这辆车。验车时,孔先生还特意问:"这电池月租 1500 多?" 刘先生在一旁搭话:"对,跟还房贷似的,你按时交就行。" 三方都没提 "电池转租" 这茬,交易以 12.9 万元成交。
📱 聊天记录曝光:
杨女士提供的微信记录显示,过户后她曾问刘先生:"电池不用办什么手续吗?" 对方回复:"放心吧姐,车都过户了,电池肯定跟着走。"
这句 "放心",成了日后的催命符。
2024 年 1 月 5 日,一个武汉的陌生电话打破了平静:"您好,您的蔚来电池 1 月租金已逾期,请尽快支付 1560 元。" 杨女士以为是诈骗电话:"我车都卖了半年了!"
对方却精准报出她的身份证号和车辆信息,并发来催款函 —— 新车主孔先生只交了 2023 年 9-12 月的电池费,从 2024 年 1 月起彻底断缴,累计欠费已达 3120 元。
更糟的是,当杨女士通过刘先生联系孔先生时,对方电话已成空号,微信也被拉黑。
⚠️ 恐怖的连锁反应:
由于电池租赁合同仍在杨女士名下,武汉蔚能公司直接冻结了她的银行账户。"2 月 14 号情人节那天,我想给孩子买巧克力,支付宝付不了款才发现被冻结了。" 更让她崩溃的是,征信报告上多了 "失信被执行人" 记录,"连房贷利率都涨了!"
面对飞来横祸,杨女士开始了漫漫维权路,却陷入了 "谁都有理" 的罗生门:
车商刘先生: "我冤枉啊!"
"我跟孔先生说得清清楚楚,电池月租 1560,他前四个月都交了,后来不交我有什么办法?" 刘先生委屈地展示聊天记录,"我做二手车十年,第一次遇到电池还要单独过户的,以为跟油车一样呢!"
瓜子二手车平台: "我们已记录..."
客服电话里,平台工作人员标准话术不断:"您反馈的情况已记录,会有专人在 24 小时内联系您。" 但杨女士等了三个月,只等来三次相同的回复。
前瓜子员工小李(化名)透露:"其实验车视频里提到过电池租赁,但合同里没写转租责任,现在只能甩锅。"
蔚来 4S 店: "我们不能锁电哦~"
杨女士曾哭着求 4S 店远程锁车:"只要让他交电费就行!" 但对方表示:"这会影响车主用车体验,我们不能干预。"
当被问及为何不审核新车主资质时,店员支支吾吾:"BaaS 合同是跟原车主签的,我们管不了新车主..."
2024 年 9 月 12 日,杨女士一纸诉状将孔先生、刘先生、瓜子二手车告上泰兴市人民法院。她的起诉状里有段话特别扎心:
"我卖掉的是车,不是一辈子的债务。新车主享受着驾驶乐趣,我却要替他承担每月 1560 元的电池费,这公平吗?"
诉讼请求亮点:
孔先生支付欠缴的 2.7 万电池费(2024.1-2025.6)
车商和平台赔偿精神损失费 5000 元
蔚来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庭审时追加被告)
*🕵️♀️ 最新进展:* 法院已公告送达孔先生,但至今无人应诉。有律师分析:"如果找不到孔先生,杨女士可能要先垫付费用,再向车商和平台追偿。"
这场闹剧撕开了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的 "遮羞布"。法律界人士王律师特意总结了避坑三招:
1️⃣ 查电池归属:要求看《购车合同》和《电池租赁协议》,确认是 "买断" 还是 "租用"
2️⃣ 办转租手续:即使车辆过户,也要到车企办理电池承租人变更(需新车主身份证 + 签字)
3️⃣ 留书面证据:让中介在合同中写明 "已完成电池转租",并录音为证
*💡 行业黑幕:* 某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透露,BaaS 合同里藏着 "霸王条款":"即使车辆转让,原车主仍对电池费承担连带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蔚来能理直气壮冻结杨女士账户。
截至发稿,案件仍在审理中。但网友们已经吵翻了天:
@吃瓜群众:车商和平台最恶心!专业人士不懂电池租赁?
@新能源车主:我赶紧查了下自己的 BaaS 合同,吓出冷汗!
@法律博主:原车主也有责任,卖车前为啥不自己查清楚?
你觉得谁该负主要责任?
"如果时光倒流,我宁愿把车砸了也不卖。" 杨女士最后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新能源车主的无奈。这场由电池引发的纠纷,或许才刚刚开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聊天记录已做隐私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