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伙儿聊天,是不是总绕不开一个让人有点不敢信的数字?
472.41公里每小时!
当听说这个速度是一台咱们国家自己造的电动车,比亚迪的仰望U9跑出来的,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跟我差不多:真的假的?
这是不是在哪个大下坡上跑的,还是说这车的速度表特别“快乐”?
毕竟在咱们的印象里,能跑出这种接近飞机起飞速度的,不都得是那些动不动就几千万、长得奇形怪状的欧洲顶级跑车吗?
一台挂着咱们自己牌子的电动车,怎么就能一下子捅破了速度的天花板呢?
这背后到底是使了什么“神功”,还是说纯粹就是靠电机多、马力大硬堆出来的?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当回好奇宝宝,用最平常的大白话,把这台仰望U9为啥能跑这么快的家底给好好盘一盘,看看它到底藏了哪些真本事。
首先,咱们得从根儿上说起,也就是电动车最核心的电。
大家可能听过一些高端电动车宣传自己的800伏高压平台,觉得充电快、跑得猛,已经很厉害了。
但仰望U9这次干了一件更绝的事,它直接用上了一个叫1200伏全域超高压平台的东西。
这个1200伏是个什么概念呢?
咱们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家里的水管。
如果你想在短时间里放出大量的水,用普通细水管(好比400伏平台)就得把水压开到最大,水流很急,管子可能会发热甚至抖动。
用粗一点的消防水管(好比800伏平台),情况就好多了。
而仰望U9这个1200伏,就相当于直接给你接了个泄洪闸,水流(也就是电能)又多又稳,而且通路特别顺畅。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电压提上去了,要想达到同样的功率,电流就可以降下来。
电流一小,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整个线路的发热量会急剧减少,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浪费就少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跑步,别人跑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而你因为呼吸方法特别好,能量利用效率高,跑得又快又轻松。
对于冲击极限速度来说,这意味着电池里的电能可以更高效、更稳定地喂给电机,让电机在最极限的状态下也能“吃饱喝足”,持续爆发出最强的力量。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数字加大,它背后是对电池、电控、电机,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的一次全面升级,是实打实的技术代差。
有了这么强大的“后勤补给”,接下来就该轮到负责出力的“前锋”了,这就是仰望U9的另一大绝活儿——易四方四电机平台。
顾名思义,就是这台车有四个电机,每个轮子都由一个独立的电机来驱动。
这就跟传统汽车一个发动机带动所有轮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它相当于给车子的四条腿都装上了独立的大脑和肌肉。
更吓人的是,这套系统里的电机,转速能达到每分钟3万转。
这是什么水平?
咱们平时开的家用车,发动机转速表到底也就是七八千转,赛车的发动机也就一万多转。
这电机的转速是普通发动机的四五倍,转得越快,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能爆发出的力量就越强。
在这台破纪录的测试车上,单个电机的最大功率被压榨到了555千瓦,四个加起来,总功率超过2200千瓦,换算成咱们熟悉的马力,是一个能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将近3000匹马力!
咱们路上跑的大部分家用车也就一百五六十匹马力,这台车相当于把将近二十台家用车的动力捆在了一起。
但光有蛮力还不够,四电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智慧”。
电脑可以以毫秒级的速度,极其精确地控制每一个轮子输出多大的力。
比如直线加速时,它能保证四个轮子都牢牢抓住地面,不打滑;高速拐弯时,它能让外侧轮子多出点力,内侧轮子少出点力,帮助车身稳稳地转过去。
这种控制能力,是任何机械结构的传统四驱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力量是有了,但要想跑得快,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身子骨不能太沉。
物理学告诉我们,想让一个东西加速快,要么给它的推力足够大,要么让它自身足够轻。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叫“推重比”,说白了就是每一吨的车重,有多少马力来推动。
这个数据是衡量车辆性能的黄金标准。
那些世界顶级的超级跑车,比如法拉利、布加迪,它们的推重比大概在600到800匹/吨的范围,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
而仰望U9的推重比,达到了惊人的1217匹/吨。
这个数字意味着,它身上的每一公斤重量,都有比那些顶级超跑多得多的动力来驱动。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不仅内力深厚得吓人,还练就了一身绝顶的轻功,动起手来自然是风驰电掣。
当速度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甚至400公里后,空气的阻力会变得像一堵墙一样,每提升一点速度都需要付出巨大的能量。
没有这样“不讲理”的推重比,想冲到472公里每小时的高度,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了,速度这么快,车身轻飘飘的,万一路上有个小石子,或者一阵横风吹过来,车不就直接起飞了吗?
问到点子上了。
速度越快,对稳定性的要求就越高,这已经不是驾驶员技术能完全掌控的范畴了。
这时候,仰望的另一套看家本领——云辇-X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这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什么空气悬架那么简单。
它是一套会思考、会预判、能主动干活的“超级保镖”。
在冲击极速的过程中,它就像一个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司机,通过遍布车身的传感器,时刻感知着车身的高度、倾斜、摇晃等各种细微变化。
然后,它能在一眨眼的功夫里,瞬间调整四个悬架的软硬和高低。
比如,在高速直线行驶时,它会主动降低整个车身的高度,让车底和地面之间的空隙变小,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车身死死地“吸”在地面上。
当车辆加速时,它能抑制车头向上抬,刹车时能抑制车头向下栽,始终让车保持一个最平稳的姿态。
可以说,如果没有云辇-X这个“定海神针”在背后稳住车身,那近3000匹的马力只会变成一头无法驾驭的猛兽,别说破纪录了,能安全跑下来都是个问题。
最后,咱们再聊聊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却性命攸关的部件——轮胎。
不管你的发动机、电机有多牛,悬架有多智能,最终跟地面打交道的,只有那四块巴掌大小的橡胶。
在每小时472公里的速度下,轮胎每秒钟要转好几千圈,巨大的离心力随时都可能把它撕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高温也足以让普通橡胶融化。
所以,想跑这么快,普通的轮胎肯定是不行的。
为此,仰望U9专门用上了一款咱们国家自己研发的、能承受时速500公里的特制轮胎。
这种轮胎采用了一种叫“半热熔”的配方,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高科技的“口香糖”。
在正常温度下它跟普通轮胎差不多,但一旦通过高速行驶摩擦升温后,它的胎面就会变得又软又黏,能像胶水一样粘在路面上,提供超强的抓地力。
同时,更宽的胎面也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正是这双特制的“跑鞋”,才把那恐怖的动力扎扎实实地传递到了地面上,让加速和极速奔跑成为可能。
所以说,仰望U9能跑出472.41公里每小时这个惊人的成绩,绝对不是什么偶然的运气,也不是靠某一项技术的单点突破。
它是从最基础的能源系统,到最核心的动力总成,再到最智能的车身控制,以及最关键的地面接触,一整套技术体系协同作战的结果。
这背后,展现的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从底层技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和创新的实力。
这件事更让我们普通人感到振奋的是,它证明了在汽车这个曾经由西方主导百年的行业里,换了个赛道之后,我们不仅能跟上,甚至有机会去定义新的规则,去创造新的纪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