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号那天,我刚好在朋友圈看到一条视频。一个宁德的小镇,停车场里一车冒烟,然后火就窜得挺高的。转头看,那边还烧着六辆车,都是电动车。起火的那辆是阿维塔06,具体搭载的宁德时代的电池,没错,我确认了。
反正一看就知道,这事儿不能不提。汽车行业,尤其新能源车,好比走钢丝。安全性每次都变成一个刺,不说别的,就是这个火灾,真让人心里打鼓。知道我为什么关注这个?因为我身边有人刚准备买阿维塔07,价格差不多20多万。刚开始觉得挺值的,技术还不错,配置也够用。
这事儿一出,我心里就打个问号:还怎么买?买这个牌子还能敢用吗?这个事件可不就是个警示!又不能单纯就怪电池。毕竟,火灾可能跟多方面有关,比如充电环境、用车惯或者极端操作。
之前我就听朋友说过,他车充电到晚上就顺手没拔,结果第二天出门,车就烧成灰了。可不?别小看这些细节。安全还是要看整个供应链,从电池制造到车辆使用到售后保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都可能是灾难。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偏激。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池安全这事儿,怎么说呢,没有100%的安全。我们只能尽量减少风险。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些数据:目前市场上20-30万级别的纯电,除阿维塔外,像小鹏P7、蔚来ET7、理想ONE这些也都有人推崇。续航是不是越长越好?多跑几公里,确实方便,也不怕半路没电。但根据我自己的体验,续航到400公里已算不错,实际上对日常通勤来说,30公里到50公里一圈,续航600公里起码不用太担心。
还有个问题——用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我自己没太想过,但这个选择其实挺关键。磷酸铁锂相对安全,售价也低,起码不用担心爆炸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但续航稍短,能达到350公里就不错了,实际还要看车里装的容量。三元锂,续航会更长,可能能达到500公里,但安全性差点。去年看过一份调研,电池发生事故的概率,三元锂还比磷酸铁锂高1倍左右(估计偏大,样本少,不确定哈)。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很多朋友问我,为啥车坏得那么快?很多问题都是供应链带来的。车企找供应商嘛,价格一拼,质量差一点也不奇怪。就像当天我跟一个修理工聊天,他说:这车不是坏在质量上,反而修理有点像拆快餐一样,几乎每年都得换几个模块。我一听,心里就苦笑——短期的利益,可能会害死长远的信誉。
至于售后保障,有时候我觉得比质量还重要。你买个车,后续出问题,得有靠谱的人帮你解决,否则,得不偿失。汽车本身也就这么回事——越便宜,出事的概率越高。这点在相同价位的比拼里,差距还挺明显的。同价位的合资车,虽然配置成熟,但耐用性也差不多,关键还得看厂家售后。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我话说得有点偏?我并不想背书谁,也不想制造恐慌。我只是觉得,买车和用车,不能只看表面光。我有朋友每次开车都新买的电子钥匙,放口袋里还怕被盗,不放心,那根本不用担心的事反而变成了焦虑源。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有点偏心电池安全吗?主要是觉得,现在的市场上,没有一种电池是完美的——安全和性能往往需要权衡。我在来这篇文章之前,也琢磨了一下:如果我想买个能用几年,且平安无事的电动车,怎么选择?大概是越看越复杂。
突发奇想:或许,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多准备点备用方案。除了车子,还得考虑备用充电方案、应急措施。不然,出事的时候,只能祈祷天佑。
你有没有注意过,很多电动车起火事件,最后都归咎于电池管理系统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设计和制造环节出漏洞。就像我刚刚翻了翻以前的用户反馈,有个朋友拍了照片,车前玻璃上裂了一道长长的裂痕,他说:我都没碰到啥,出事不是突然的。可能有细微的设计灰色地带,没有被洞察。
这让我觉得,人和车的关系,也像日常生活一样。你打理得越细,安全感越强。可惜,很多人只看结果,不追究原因。
说多了也没用,毕竟,事故谁都不愿见。只是,这件事让我提醒自己:买车要看长远,安全第一。别被花里胡哨的配置冲昏头,也别盯着续航飙升跑得飞快。安全用车的底线——其实就是那么一点点。
既然今天讲到了火灾,我还好奇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试过用那种老了的手机充电宝给车充电?我说这事,纯属瞎猜,没太细想过。但也不能排除,电池在微妙的温控和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
好了,反正这个事还在持续发酵,希望不会有人像我一样,害怕到晚上不敢充电。总觉得,新能源车的安全题,绝不会简单。
你们觉得,未来的电池技术,能不能解决这些安全问题?还是说,只能望烧而不可及?这,得看技术进步和行业自律了。也许,只要多点严苛的安全标准,车子才能更安心地陪伴我们。
那问个小问题——你们平常会关注自己车的用电状态吗?还是更信任那看得见的动力?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