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特别是在20万元级别的混动轿车市场,消费者们面临着眼花缭乱的选择。
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领克品牌推出了一款名为领克10 EM-P的新车,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引起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普遍感到好奇,一款预售价仅为19.2万元起步的中大型轿车,凭什么敢宣称全系都是高配,甚至将一些以往在四五十万元豪华车上才能见到的顶级配置作为标配?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实力在做支撑,它又将如何改变现有市场的格局?
要理解领克10 EM-P的底气,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核心技术——吉利集团最新发布的星睿AI云动力2.0系统。
这个听起来有些复杂的名词,实际上是这台车智能化的关键所在。
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执行驾驶者命令的动力系统,而是一个具备了预测和主动规划能力的“智能管家”。
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它的智慧能量管理功能。
当我们设定好导航目的地后,这套系统会立刻开始工作,它会通过网络获取并分析整条路线的各种信息,比如实时路况、红绿灯数量、上下坡路段、限速变化等等。
基于这些数据,系统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一样,提前为整个行程规划出一套最优的能量使用方案。
举例来说,在即将进入一段畅通的高速路之前,系统可能会优先使用发动机为电池充电,确保在高速巡航时能以更经济的纯电或高效混动模式行驶;而在预知到前方有长时间拥堵时,它又会调整策略,避免在低速蠕行中频繁启动发动机,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正是通过这种精密的计算和预判,官方数据显示其节能水平能够提升5%。
这5%看似不多,但对于日常用车而言,日积月累下来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燃油成本节省,这代表着混动技术已经从简单的“油电混合”迈向了更高级的“智能协同”。
当然,作为一款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光有智能化的大脑还不够,强劲的动力性能同样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部分。
领克10 EM-P搭载了一套名为EM-P的超级电混系统,这套系统的构成相当有看点。
它包含了一台热效率高达47.26%的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这个热效率数字目前在行业内处于顶尖水平,简单来说就是燃烧同样的燃油,能转换成更多的有效动力。
与这台高效发动机协同工作的是由三个电机和一部3挡变速器组成的电驱系统,并且在后桥还独立设置了一个驱动电机,共同构成了全系标配的智能电四驱系统。
这一整套复杂的动力组合,最终能输出高达390千瓦的总功率和755牛·米的惊人扭矩。
反映在实际驾驶中,就是这台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的大家伙,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仅需5.1秒,这个成绩足以媲美很多高性能跑车。
更重要的是,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混动车型普遍存在的一个痛点,那就是在电池电量不足时的性能衰减问题。
凭借其智能的动力分配和强大的发动机,领克10 EM-P即便在亏电状态下,依然能提供充沛的四轮驱动力,同时将百公里油耗控制在最低4.2升的水平。
这种“四驱的性能,两驱的油耗”表现,真正满足了用户既要动力又要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如果说智能的动力系统是它的内在核心,那么在看得见的硬件配置上,领克10 EM-P则展现出了更大的诚意,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将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芯片作为全系车型的标准配置。
这在2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需要知道,激光雷达是实现高阶别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它能像雷达一样精确探测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且不受光线强弱的影响,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极高的保障。
而英伟达Thor芯片,则可以被看作是未来智能汽车的“超级计算中心”,其强大的算力是实现复杂城市路况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即城市NOA)等高级功能的基础。
领克将这两项代表着未来的核心硬件直接标配给所有用户,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任何一款领克10 EM-P,在硬件层面上都已经为未来更高级的智能驾驶功能做好了准备,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和前瞻性。
车内的智能化体验同样走在了前列,高通骁龙8295芯片保证了车机系统的运行如同高端智能手机般流畅,配合全新设计的操作系统和AI大模型语音助手,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既美观又聪明的智能座舱。
在关乎新能源车使用体验的电池和续航方面,领克10 EM-P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方案。
它搭载了吉利自研的神盾金砖电池,提供了最高长达240公里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
这个续航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通勤的用户来说,完全可以满足一周的出行需求,真正做到短途用电、零油耗。
即便是长途出行,其超快的充电能力也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官方数据显示,将电量从10%充至60%仅需不到13分钟,也就是一顿快餐或一杯咖啡的时间,车辆就能恢复大部分续航,让跨城出行变得轻松从容。
综合来看,领克10 EM-P的推出,并非是简单的产品更新换代,它更像是一次对市场规则的重新定义。
它通过“起步即顶配”的策略,将智能驾驶硬件、高性能四驱系统、长续航电池等一系列过去被认为是高端甚至豪华的配置,下放到了20万元级别的主流消费市场。
这不仅给同价位的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价值选择。
它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证明,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有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打造出在各个维度都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引领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进入一个新的价值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