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咱们去西藏自驾这事儿,您是不是也老听人说,没个四驱车,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去了就是送命?
网上那些攻略,更是把四驱车捧上了天,搞得好像开着个“大狗”的四驱版,才能踏实地进藏。
可您知道吗?
这几年,咱们川藏线上,那些动不动就“肚朝天”躺在路边的,好多还真是那些看起来威风八面的四驱车,特别是像坦克300、牧马人这种,我亲眼见过不少。
这事儿就怪了,按理说四驱车不是更稳当、更安全吗?
怎么反倒成了事故高发户了呢?
难道网上那些“金玉良言”,都是在忽悠咱们老百姓不成?
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四驱车的“迷魂阵”给您解开。
您可能要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不是都说四驱车底盘高、马力足,在西藏那种地方才吃得开吗?
要我说啊,这事儿还得从咱们对四驱车的了解说起。
很多人,包括我之前碰到的一些驴友,对四驱车其实是有个大大的“盲区”的。
就拿我自个儿前些年在纳木错爬山的经历来说吧,那时候纳木错还没现在管得这么严,还能开车到扎西半岛那块儿。
我们队伍里有个哥们儿,开着一辆途乐,那车可真是个越野界的“硬汉”啊。
结果呢?
他愣是不知道爬山这种路况,得挂上低速四驱才能稳当。
他偏偏挂着高速四驱,结果呢,开到半山腰,车子就打滑,停那儿上不去了,还差点溜车,把那哥们儿吓得脸色煞白。
您看,这可不是车不好,是咱们对这车子的“脾气秉性”不了解,没用对地方啊!
这就像您买了个高科技的智能手机,结果只会拿来打电话发短信,那它再好,也发挥不出真正的作用不是?
那会儿,我那位驴友听了我的话,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他接着问我:“不对啊,我看了网上好多攻略,都说去西藏最好开四驱车,难道他们说的都是假话吗?”
其实啊,网上说的那些话,不能说全是假话,但肯定没说全!
他们说的四驱车更安全,指的是某些特定类型的四驱,而且,那也得是你会用,或者说,那车子自己就能帮你“搞定”的四驱才行。
您得知道,这四驱车啊,它还分好几种呢!
咱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四驱车,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种,叫做“全时四驱”。
听这名字就知道,这种四驱车,它的四个轮子是随时随地都有动力的,就像个时刻待命的“保镖”。
这种车里面有个特别重要的部件,叫“中央差速器”。
这玩意儿厉害了,它能让车子的前后轮在转弯的时候,各自的转速不一样,互不干扰。
这就像您走路,两条腿能协调地迈步,转弯的时候,外侧的腿迈得大点,内侧的腿迈得小点,您才能稳稳当当地转过去,不会自己把自己绊倒。
所以啊,像咱们常见的丰田普拉多(以前叫霸道)、某些型号的三菱帕杰罗(也就是山猫),还有一部分高端的奔驰大G,它们都是这种全时四驱。
开这种车去西藏,那真是省心又安全,尤其是在咱们川藏线上弯道那么多,它的稳定性那叫一个没得说,您基本不用操心,它自己就能根据路况调整,智能得很。
第二种呢,叫“适时四驱”。
这种四驱车,您可以把它理解成咱们平时开的两驱车的“升级版”。
它平时呢,可能就是个两驱车,省油嘛。
可一旦它感应到车轮打滑了,或者路面情况不好了,需要更多的抓地力了,它就能立马“变身”,把动力分配到另外的轮子上,瞬间变成四驱,帮您脱困。
这就好比一个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关键时刻能立马冲出来帮您一把的“隐形高手”。
现在市面上这种车型特别多,像奥迪Q5、宝马X3,咱们国产的像哈弗H6的四驱版、哈弗大狗的四驱版,还有丰田的荣放、指南者的四驱版等等,都属于这种适时四驱。
这类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傻瓜式操作”,您完全不用管它,它自己就能判断需不需要四驱,非常适合咱们平时上下班开,偶尔出去玩玩,跑跑轻度越野。
您看,无论是全时四驱还是适时四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您基本不用管它,车子自己就能搞定,到了不同的路况,它会自动启动不同的四驱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说开这种四驱更安全的原因。
可第三种啊,就没前面两位那么“省心”了,这种叫做“分时四驱”。
这分时四驱啊,它就有点像咱们以前开的“手动挡”,需要您自己去切换模式。
它一般分为低速四驱(4L)和高速四驱(4H)两种模式。
特别要提醒您的是,现在咱们市面上很多流行的国产越野车,像坦克300、BJ40,还有进口的牧马人等等,它们大多都是分时四驱。
这种车啊,它有个“大脾气”,就是当您切换到高速四驱或者低速四驱模式的时候,它的前后轴之间是“刚性连接”的,简单来说,就是前后轮的转速必须一模一样!
它可没有那个“中央差速器”来协调转速差。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
您想想,如果是在平坦的公路上,特别是弯道多的地方,您还开着高速四驱模式,那可就危险了!
车子在转弯的时候,外侧的轮子肯定要比内侧的轮子跑得远,需要转得更快才行。
可分时四驱在4H模式下,前后轮被“锁死”了,转速必须一样,这就会导致车子在转弯时,轮胎打滑、跳动,感觉整个车子都在“拧巴着走路”。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如果这时候您开得再快点,突然遇到个弯道,方向盘一扭,车子可能就直接失控了,轻则传动轴损坏,重则直接翻车!
这不就跟您被绑着手脚,还想在狭窄的地方快速转弯,能不摔个大跟头吗?
所以啊,现在很多坦克300翻车,都是因为租车的人不懂这分时四驱的门道,就想着体验一下四驱模式,结果在铺装路面上开得飞快,一遇到弯道,或者稍微躲个坑,方向盘一扭,车身短、重心高,再加上这分时四驱的“脾气”,立马就侧滑、翻车了。
这真不是说坦克300不好,它是辆好车,越野能力那叫一个强悍,但它需要的是一个懂它、会用它的人。
它的高速四驱模式,主要是用来应对非铺装路面、泥泞地、雪地这种特殊情况的,不是让您在柏油路上撒欢用的。
低速四驱模式呢,那更是为了爬山、爬坡这种极端路况设计的。
您得把它的优缺点都摸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人车合一”,开得安全又踏实。
我那位驴友听我这么一解释,恍然大悟,他接着问:“那照您这么说,咱们开两驱车去西藏,也完全没问题呗?”
对喽!
您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现在去西藏自驾,那条件跟十几年前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咱们国家的基础建设,那真是没得说,川藏线318,现在99%的路面都是铺装好的柏油路,又宽又平,开起来那叫一个舒服。
而且,现在沿途的服务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基本上每200公里之内,您都能找到加油站,甚至充电桩也多了起来。
所以啊,不管您是开两驱的SUV,还是普通的轿车,甚至现在流行的新能源车,都可以无忧无虑地自驾西藏,根本没必要非得去追求什么四驱车。
您开着一台普通的家用车,都能轻松愉快地跑完川藏线,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那位驴友又问了:“那我们去西藏,有没有必要租一台四驱车呢?”
我还是那句话,三思而后行啊!
特别是那种分时四驱的硬派越野车,如果您平时不怎么开,对它的性能和操作不熟悉,那租一台去,可能不是体验,而是“体验惊吓”了。
就像前面说的,很多坦克300的事故,就是因为租车人没有经验,想在铺装路面上“试”一下四驱模式,一旦速度超过六七十公里,稍微遇到个紧急情况,方向盘一扭,车子重心高、车身短,再加上分时四驱的特点,很容易就侧滑甚至翻车了。
这真的不是车子本身有问题,而是驾驶员对车子的理解不够,没有正确使用。
如果再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领队在旁边提醒,那得多危险啊!
所以,我个人觉得,与其冒险去租一台不熟悉的四驱车,不如把功夫下在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上,把手头的车子摸透,这才是最安全的。
当然了,如果您听了这些,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又特别想去西藏看看,那参加一个专业的车队,绝对是个特别靠谱的选择。
咱们的车队就有经验丰富的领队,他们会根据路况和大家的驾驶水平,给出最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就拿咱们车队来说吧,接下来在8月15号、9月1号、9月15号、9月29号,都有去西藏的行程。
咱们有A线,就是经典的川藏线318,九晚十天,您可以选择拼车,费用包含住宿、门票、车费、氧气保险等等,吃饭大家AA制,自由得很。
我们甚至还安排了新能源车,让大家体验不一样的自驾乐趣。
如果您想开自己的车,也可以自带车加入车队,服务跟拼车是一样的。
除了318,咱们还有B线,就是走317国道返程,六晚五天。
说实话,这317国道啊,太值得走一遍了!
它的景色一点不输318,而且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像孜珠寺、骷髅墙、卡玛多塔林、雀儿山、德格印经院、格萨尔王城、色达佛学院、观音桥,还有解放西藏第一村等等,您看,这么多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这绝对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线路,很值得期待。
如果您对这些线路感兴趣,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直接私信我,或者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最后啊,不管您是自驾还是跟团,去西藏前,有些准备工作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一点都不复杂:
第一,就是提前让身体适应一下。
您可以在出发前15天,每天坚持走个一万步,前面2000步可以稍微快走一点,这样能锻炼锻炼心肺功能。
再买点西洋参片泡水喝喝,提提气,对适应高原环境有帮助。
第二,就是准备好衣物和防晒用品。
西藏早晚温差大,阳光也特别厉害,所以厚衣服、换洗衣服、羽绒服、加绒裤这些都得备齐了。
防晒更是重中之重,帽子、墨镜、防晒霜、润唇膏、脸套,一样都不能少。
同时呢,再准备一些姜茶,一瓶21金维他或者善存,还有像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这类应急的药物,以防万一。
第三,就是把您的爱车好好保养一下。
出发前,给车子做个全面检查,最好使用全合成机油。
重点检查一下轮胎(包括备胎)、电瓶、刹车油、刹车片这些关键部件,该换新的就换新的,别让它们在路上给您掉链子。
怎么样?现在您是不是对去西藏自驾更有信心了?想来的话,准备报哪一期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