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销情况:
1-7月,全行业完成燃油摩托车产销1060.56万辆和1064.52万辆,同比增长12.81%和13.60%; 电动摩托车产销188.76万辆和185.41万辆,同比下降1.70%和6.27%。
1-7月,共产销摩托车1249.32万辆和1249.93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10.35%和10.14%。
二轮摩托车产销1104.46万辆和1104.62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11.09%和10.88%;
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产销60.16万辆和59.03万辆,同比增长37.98%和37.89%。
三轮摩托车产销144.86万辆和145.31万辆,同比增长5.05%和4.84%。
1-7月,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名企业(集团)为大长江、隆鑫、宗申、广东大冶、新大洲本田、重庆银翔、广州豪进、洛阳北方、江门珠峰、五羊-本田,分别销售145.94万辆、98.53万辆、64.81万辆、60.42万辆、56.43万辆、40.65万辆、39.19万辆、36.97万辆、33.90万辆和32.90万辆。35.31万辆、33.16万辆、31.74万辆、28.71万辆和27.28万辆。
1-7月,电动摩托车销售前十名企业(集团)为雅迪科技集团、浙江绿源、宗申、春风动力、江苏新日、江苏淮海、巴士新能源、五星车辆、隆鑫、台铃分别销售61.40万辆、26.57万辆、26.13万辆、16.09万辆、14.08万辆、9.28万辆、9.07万辆、4.63万辆、4.40万辆和3.40万辆。
二、出口情况:
1-7月,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6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整车出口量761.53万辆,同比增长23.52%,出口金额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4%。摩托车发动机出口75.90万台,同比增长15.59%,出口金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6.97%。沙滩车出口27.50万辆,同比增长1.41%,出口金额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8%。
1-7月,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大长江、隆鑫、广东大冶、宗申、重庆银翔、广州豪进、江门珠峰、新大洲本田、重庆千里科技、航天巴山,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467.26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61.36%。
这里值得分析一下的是大长江的出口,我国虽然是摩托车出口大国,但一直不是摩托车出口的强国,大多数出口的摩托车都是给别人贴牌生产,例如,中东国家在本国注册一个摩托车品牌,然后到我国来进行采购,甚至是采购散件,然后回到自己的国家组装,并贴上他们的品牌商标,甚至产地都是打着他们的旗号,因为他们说打上中国的品牌不好卖。而国内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为了抢订单,保住员工正常的上班,廉价也会愿意接单,有的甚至只靠出口退税维持生计。
而只有豪爵等少数几个品牌坚持用自己的品牌商标出口,刚开始对开拓出口订单是有影响的。但后来豪爵鼓励自己的代理商出国去做豪爵代理,加上豪爵在做125排量以下的通路车有着规模、品控等优势,多年的坚持终于获得了成果,今年豪爵的出口成倍的增长,曾一度导致生产线排产计划过紧张,影响了内销车的供应。从今年开始,豪爵的销售优势从内销转向出口,仅从这点上看,豪爵在产销排名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会霸占头把交椅,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在品牌、品质方面,企业还是要有所坚持,才能收获成果,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
三、内销情况:
1-7月,摩托车内销数据约为:302.99万辆,同比下滑5.5%,去年同期内销量为320.73万辆,下滑了17.74万辆,内销降幅进一步收窄。具体在几个头部品牌方面看:
大长江1-7月内销量53.14万辆,去年同期内销量为:60.09万辆,下滑6.95万辆,降幅有所收窄,这与7月份豪爵连续降价取得的市场效果有关。
隆鑫1-7月内销量为:9.03万辆,去年同期内销量为:13.81万辆,下滑4.78万辆,降幅有所扩大。今年无极寄以厚望的CU625因“木鱼响声”事件对销量有所影响。
宗申1-7月内销量为:19.91万辆,去年同期内销量为:51.03万辆,下滑31.12万辆,降幅有所扩大。这是因为宗申的内销量还包括三轮车及电动三轮,所以变动幅度比较大。
新大洲本田1-7月内销量25.83万辆,去年同期内销量为:18.06万辆,增长7.77万辆,增长幅度扩大,主要是7月NS150LA投放市场,增加了市场扩张性。
五羊本田1-7月内销量23.4万辆,去年同期内销量为:25.01万辆,下降1.61万辆,降幅有所收窄。这与五羊本田7月促销带来的促进作用有关。
未来三年内销市场将会是一个激烈碰撞的市场,有国内头部品牌之间的市场碰撞,有中大排量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碰撞,而且未来三年,可能有一些摩托车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希望国产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思维,抗住压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让我国从摩托车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成功转型!
部分数据摘自中国摩托车商会,仅供摩托车行业相关人员交流使用,不具有实务意义,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不构成投资等其它商业建议,若导致损失,本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