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亚迪,网上的讨论从来就没停过,很多人一提起它,总觉得就是靠着便宜车走量,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还有人时不时就念叨着“比亚迪快不行了”。
但现实情况却好像总在跟这些说法唱反调。
咱们老百姓看事情,最直接的就是看数据,看销量。
最近比亚迪公布的销售数据,一个月卖出去超过三十万辆车,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很多人都得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品牌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运气好,还是人家早就规划好了一切?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惊人销量背后的门道。
很多人一说起比亚迪,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就是秦PLUS或者宋PLUS这些车,价格确实亲民,十万出头就能买到一辆混合动力车,省油又实惠,满大街跑的网约车也很多都是它。
所以,大家形成一个印象,觉得比亚迪就是靠性价比这招鲜吃遍天。
这个看法,在几年前或许还算沾边,但如果现在还这么看,那就有点跟不上趟了。
王传福布的这盘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咱们仔细看看比亚迪现在卖的都是些什么车。
王朝和海洋系列确实是销售主力,这是基本盘,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这点没错。
但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比亚迪在更贵的市场上,也开始发力了,而且势头非常猛。
它现在有腾势、方程豹和仰望这几个定位更高的品牌。
这几个新品牌已经不是停留在发布会上喊喊口号了,而是真金白银地在市场上卖出了成绩。
就拿腾势这个品牌来说,它的MPV车型腾势D9,直接就冲进了三四十万的高端商务车市场。
以前这个市场,基本都是别克GL8这些合资车的天下,国产品牌很难插足。
但腾势D9硬是靠着舒适的乘坐体验和新能源的优势,抢下了一大块市场,很多家庭和公司买MPV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选项。
再说说方程豹,这是个主打硬派越野的品牌,第一款车叫“豹5”,价格也不便宜。
它瞄准的是那些喜欢自驾游、追求个性的消费者。
这款车一上市,就成了越野圈里的热门话题,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这说明什么?
说明比亚迪已经有能力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了,不再是只守着家用车那一亩三分地。
最能体现比亚迪品牌向上的,还得是仰望U8。
这款车卖到了一百多万,这个价格在国产车里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它展示那个可以原地掉头的“坦克模式”和能在水上开的“应急浮水”功能时,很多人都觉得是在吹牛。
但当大家亲眼看到这个大家伙真的像科幻电影里一样实现这些功能时,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仰望U8卖得好,不仅仅是为比亚迪增加了多少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比亚迪“低端、廉价”的刻板印象,把比亚迪的技术形象一下子拉到了顶峰。
所以你看,比亚迪的策略很清晰,从十万块的家用车,到一百万的豪华车,它都要做,形成一个覆盖所有价位的产品线。
当有些人还在嘲笑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完成了品牌的升级换代。
如果说在国内市场全面开花只是比亚迪计划的一部分,那它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则更能看出其长远的打算。
就在几年前,比亚迪的汽车出口量还很少,跟那些国际汽车巨头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现在,比亚迪每个月出口的汽车数量已经有好几万辆,在很多国家的街头,都能看到挂着“BYD”标志的汽车了。
这个增长速度,让很多国外的老牌车企都感到了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王传福觉得老是租别人的船来运车太麻烦,也太被动,干脆自己造船。
第一艘专门用来运输汽车的滚装船已经下水了,后面还有好几艘在等着。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在建立自己的全球物流体系,从生产到运输,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种手笔,在全球汽车行业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除了解决运输问题,比亚迪还在海外建工厂。
比如在巴西,它就接手了美国福特汽车退出的一个大工厂,并且追加了大量投资,准备把它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
这件事的象征意义很大,一边是老牌巨头的收缩,一边是中国新势力的扩张,连巴西总统都亲自出面支持。
这说明比亚迪的海外战略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要实现本地化生产,真正融入当地市场,和丰田、大众这些国际巨头在他们的地盘上展开竞争。
那么,支撑比亚迪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同时快速发展的底气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技术。
王传福是技术人员出身,他骨子里就相信,一个企业要想走得远,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这一点从比亚迪的财务报表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亚迪每年投入到研发上的钱,甚至比它赚到的净利润还要多。
这在上市公司里是非常少见的。
通俗点说,就是他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大部分又都投回到技术研发上去了,为的就是把技术这口“井”挖得更深。
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才换来了比亚迪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技术,比如安全性能很高的刀片电池,非常省油的DM-i混动技术,还有易四方、云辇这些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平台技术。
拥有了这些自己的东西,比亚迪在造车的时候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怕被别人在关键零部件上“卡脖子”。
当其他一些车企还在依赖供应商提供技术方案时,比亚迪已经可以拿出自己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了。
王传福很清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一时的领先说明不了什么,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
只有把最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所以,我们看到的月销三十多万辆的成绩,并不是偶然,而是比亚迪长期坚持技术投入、完善产品布局、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必然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