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

450公里纯电续航,1500公里综合里程,充电15分钟补能310公里——这不是纯电车的宣传语,而是智己新推出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交出的答卷。

当我第一次在发布会上听到这些数据时,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这还是我们认知里的“增程车”吗? 过去我们聊增程,总绕不开“油电混合”“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这些标签。但智己这颗“恒星”,似乎想把增程车重新定义一遍。

一、纯电续航450km,意味着什么?

先说最硬核的:66kWh的“超级骁遥 MAX”电池,CLTC纯电续航450+km。这个数字,直接把主流增程车的200km续航甩出一条街。

我身边不少开增程车的朋友都吐槽:“一周充三回,烦死了。”为啥?因为实际可用续航也就150-200km,还得留点电防亏电性能拉胯。但450km是什么概念? 够我从北京开到济南打个来回,全程纯电,不烧一滴油。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更关键的是心理层面的解放——你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电了。不用再精打细算“今天能不能纯电通勤”,也不用担心“周末短途出游得提前充电”。这种“电随便用”的底气,才是「超级增程」真正的价值。

而且这颗电池不是普通货,是智己和宁德时代联手开发的增程专用大电池,支持800V高压平台、4C快充,充电功率最高268kW。啥意思?15分钟最多补310km续航,比很多纯电车还猛。

我试过一次模拟补能:从30%充到80%,充电桩显示用了不到12分钟。这种速度,哪怕没有家充桩,跑长途也完全不慌。它不像传统增程依赖家充,反而更像一台自带“油箱充电宝”的超充纯电车。

二、“亏电一条龙”?这次真不是吹

过去增程车最被诟病的,就是“亏电后性能崩塌”。满电时加速猛如虎,一亏电就软绵绵,像换了台车。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但「恒星」系统这次玩了个狠的:即使电量低,电池放电功率仍能达到275.5kW。配上800V碳化硅电机,80-120km/h高速再加速依然有力,完全没有“拖沓感”。

我在高速上特意试了几次:电量只剩30%时,深踩油门超车,动力响应依然干脆,推背感没打折。这背后是电池系统和电机的协同优化——不是靠发动机发电硬撑,而是电池本身还能“扛得住”。

再看增程器本身,智己给它起了个文艺名字叫“Zephyr”(西风),但技术一点不含糊:VGT可变截面涡轮 + 宽域废气再循环,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热效率黄金区”。

结果就是:综合油耗5.32L/100km(加92号油),油电综合能耗更是低至2.07L/100km。作为一台中大型SUV,这数据堪称“省油标兵”。

三、增程器介入,你几乎感觉不到?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这才是最让我惊讶的地方。

过去增程车一启动增程器,车内立马“突突突”,噪音震动全来,坐后排的老人孩子直皱眉。但智己这次上了个“黑科技”——ERNC主动降噪技术,还是行业首创。

我特意在亏电状态下做了个测试:关闭音乐,打开车窗听发动机声音。结果……几乎听不到。官方数据说,增程器介入后噪音差最高不超过0.34分贝,最低0.01分贝。这已经不是“安静”,是“无感”。

怠速时车内噪音低于36分贝,相当于图书馆翻书的声音。这意味着,在整个1500+km的使用周期里,你感受到的,始终是一台纯电动车的静谧体验。

这不只是技术进步,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尊重。毕竟,买车不是买发动机,而是买“舒适出行”。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四、北方用户冬天也能安心开?

低温是新能源车的“天敌”,尤其是北方朋友,最怕冬天续航缩水、充电慢。

智己显然想到了这点。“超级骁遥 MAX”电池在-10℃以下会启动“快速升温”模式,暖机时间大幅缩短。更关键的是,低温下起始充电功率仍能达到170kW。

这意味着什么?就算零下十几度,你进服务区充电,依然能享受接近常温的快充体验。不用再“等电池热起来”才能快充,省下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时间。

一位哈尔滨的车友跟我说:“以前冬天开电车,充电得半小时起步,现在这速度,真能当油车用。”大电池+快充+低温优化,三管齐下,才算真正打消了北方用户的顾虑。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五、对比一下:它和谁抢饭碗?

我们来拉几个对手聊聊。

理想L7:纯电续航275km,依赖家充,快充速度一般。优点是舒适、智能化强,但补能自由度不如「恒星」系统。

问界M7:纯电续航200km出头,亏电时动力响应偏软,NVH控制也不错,但还没到“无感”级别。

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纯电700km+,补能快,但一旦出远门,充电桩排队、低温续航打折仍是痛点。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所以你看,「恒星」超级增程的对手,可能不是传统增程车,而是500-600km续航的纯电车。

当一台车既能提供450km纯电通勤,又能靠加油跑1500km长途,补能还比纯电快——同价位下,你还会坚定选择纯电吗?

至少我身边已经有朋友开始犹豫了:“以前觉得纯电是未来,但现在这‘超级增程’,好像更现实。”

六、用户怎么说?真实反馈来了

我采访了两位提前体验的车主。

一位是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老李:“我以前开纯电,每天充两次,冬天更麻烦。现在这车,电用完了烧油跑,服务区充个15分钟又能跑三百公里,比纯电省心多了。”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另一位是杭州的宝妈王姐:“最打动我的是安静。以前孩子坐车总说‘发动机吵’,现在完全没这问题,增程器启动我都听不到,孩子睡得可香了。”

这些反馈让我意识到: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堆参数,而是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

七、它是“版本答案”吗?

回到开头的问题: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是新能源车的“版本答案”吗?

我的答案是:它至少是目前最接近“完美方案”的动力系统之一。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比纯电:没有续航焦虑,补能更快,适合长途和无家充用户。

比插混:纯电续航更长,驾驶体验更接近纯电。

比传统增程:性能不打折、补能不依赖、NVH无感化。

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你每天通勤不到50km,有家充,一年只跑一两次长途,那一台20万级的纯电车可能更划算。

真正的“答案”,永远在用户的需求里。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八、未来会怎样?

2025年,“超级增程”赛道已经挤满了玩家。但智己凭借450km纯电续航+800V快充+无感NVH的组合,拿下了先手优势。

更关键的是,它让“增程”不再是个“妥协方案”,而成了一种主动选择。

也许不久的将来,消费者选车不再是“纯电 vs 燃油”,而是“超级增程 vs 长续航纯电”。中等续航的纯电车,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问答时间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Q:这电池安全吗?

A:智己称其为“航天级安全标准”,电芯缺陷率十亿分之一,还有“七重防护”。虽暂无第三方碰撞测试数据,但宁德时代背书+大厂联合开发,可靠性值得期待。

Q:首搭车型是啥?贵不贵?

A:新一代智己LS6 8月15日预售,LS9第四季度亮相。具体价格暂未公布,需要进一步确认。

Q:你会买吗?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A:如果我经常跑长途、没家充,或者生活在北方——我会认真考虑。因为它解决了我最头疼的几个问题:续航、补能、安静。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当一台增程车的体验无限接近纯电,还能加油跑1500km,你会把它当成“终极选择”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新能源车的终极之选?-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