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英国那个鼎鼎大名的超级跑车品牌迈凯伦,就是咱们在电影里、赛道上经常看到的那种,造型酷炫、价格昂贵的跑车,现在居然要开始使用咱们中国汽车品牌蔚来的技术了。

而且,要用的还是自动驾驶和换电这些最核心、最前沿的技术。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这个消息一出来,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惊讶,毕竟在过去几十年的燃油车时代,我们听到的故事版本通常都是反过来的,都是国外的汽车品牌向我们输出技术,我们用市场来换技术。

怎么现在风向全变了,轮到我们向这些老牌汽车强国“反向输出”了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并不是传闻,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在不久前就公开证实了与迈凯伦的合作关系。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过向迈凯伦提供技术服务,蔚来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已经获得了好几亿元的收入。

从蔚来发布的财务报告里也能看到佐证,报告里有一项叫做“其他销售额”,这个项目在今年第二季度达到了28.72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2.6%,和今年第一季度相比也增长了37.1%。

这部分快速增长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像迈凯伦这样的技术合作。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蔚来呢?

咱们国内优秀的新能源车企也不少,比如比亚迪、吉利,它们的规模和实力都非常强大,为什么迈凯伦偏偏选择了蔚来?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得提到一个关键的“中间人”,那就是来自中东的阿布扎比。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那里的政府投资基金非常有实力。

就在前年,这个基金总共向蔚来汽车投资了33亿美元,这笔巨额投资完成之后,该基金持有的蔚来股份达到了大约20.1%,一举成为了蔚来汽车目前最大的股东。

而事情的巧合之处就在于,这位实力雄厚的“大股东”不仅投资了蔚来,后来也收购了陷入经营困境的迈凯伦。

这么一来,整个事情的逻辑就清晰了。

同一个大股东,手里既有一个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电池、智能驾驶和换电模式上有着深厚积累的“技术新贵”蔚来,又有一个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超跑制造经验,但急需向电动化转型的“传统豪门”迈凯伦。

在这种情况下,让两者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技术上的互补,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所以,这次合作并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看对了眼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次战略布局,让其投资组合内的企业能够互相赋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那么,蔚来具体会向迈凯伦提供哪些技术支持呢?

这可不是简单卖几个零件那么简单。

首先是动力电池方面。

迈凯伦作为超跑制造商,对车辆性能的要求是极致的,电动化转型也必须延续这种高性能基因。

蔚来将为迈凯伦计划中的混动车型开发基于4680大圆柱电池的动力电池系统,这种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上都有优势,预计在2026年就能实现小批量的量产。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除此之外,双方还在规划更先进的46105大圆柱电池。

除了电池本身,更引人关注的是自动驾驶和换电技术的输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辆迈凯伦跑车,不用再花很长时间去充电桩等待,而是像蔚来汽车一样,开进换电站,几分钟内就能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然后继续在路上飞驰。

这对于讲究效率和体验的超跑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蔚来将自己独特的换电补能体系开放给迈凯伦,这不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一种商业生态和服务模式的输出。

其实,蔚来和迈凯伦的这次合作,虽然听起来很重磅,但在今天的中国汽车行业里,已经不算是个例了。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这几年,中国车企向国外车企反向输出技术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

比如在2023年7月,德国大众汽车就宣布向小鹏汽车投资大约7亿美元,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小鹏在智能驾驶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技术。

大众这个曾经教会了我们如何造车的“老师傅”,现在也要回过头来向“学生”学习如何打造智能电动车。

同样在去年,另一个国际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Jeep等众多品牌,也宣布投资15亿欧元,入股了零跑汽车。

他们看中的是零跑汽车极高的自研自产比例,这种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并快速进行技术迭代。

还有奥迪,也已经和上汽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要联合开发一个专为中国市场服务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这意味着未来奥迪在中国的车型,其智能化的“大脑”将有很深的中国技术烙印。

迈凯伦联手蔚来,换电+自动驾驶,豪车技术大升级-有驾

甚至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内部,这种技术流向也开始发生逆转,东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岚图,已经开始向同集团的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输出核心的三电技术。

吉利则和法国雷诺在巴西展开合作,用自己的技术平台换取在当地的市场渠道和生产资源。

除此之外,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方案,也已经被丰田、奥迪、宝马等多家国际知名车企所采用。

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表明,时代确实不同了。

回想过去,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长期处于“市场换技术”的阶段,我们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

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开始向外输出新能源时代最关键的技术,包括电池、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甚至是创新的商业模式。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从过去的追随者,逐渐向引领者转变。

所以,当有人还在质疑中国汽车的崛起时,这些真金白银的跨国技术合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说明改变正在实实在在地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