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有言,"如果全世界只剩下最后一家车企,那一定是本田"。
但本田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6月汽车总销量仅58468辆,同比骤降15.2%。更严峻的是,今年前六个月累计销量同比暴跌24.2%,这个曾被奉为"世界第一神车"的品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汽车名流,暴跌24%
作为日系车企的标杆品牌,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沉浮轨迹,无论是内燃机时代的辉煌,还是新能源转型的挣扎,相较于丰田、日产等同行,都更具行业标本意义。
聚焦其新能源战略布局,从早期试水的"e:N系列",到广汽本田独立打造的"烨"品牌、东风本田推出的"灵悉"品牌,再到同步推进的"油改电"车型矩阵……看似多维度的布局,市场反馈却异常惨淡。
据最新数据显示,依托东风、广汽两大合资体系的本田新能源车型,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完整年度周期内,累计销量不足2.4万台,月均销量甚至未能突破2000台大关。
具体到车型表现,广汽本田e:NP1年度累计售出2062台,e:NP2同期销量为3312台;相对亮眼的雅阁PHEV和皓影PHEV,年度累计销量分别为7265台和3031台。
更值得警惕的是,作为东风本田25周年庆重点推出的独立新能源品牌,承载转型重任的灵悉首款车型灵悉L,自2024年9月上市后的9个月内,累计销量不足千台。
这个时间节点恰逢中国新能源市场爆发期——沉淀多年的国产新能源技术开始全面抢占燃油车市场,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前三还是大众、丰田、本田,2022年比亚迪已登顶榜首,吉利占据第三。就在本田9月销量暴跌40%的当月,比亚迪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而本田同期销量仅为其半数。
二、在中国市场的杀手锏,已不存在
曾几何时,本田凭借"买发动机送车"的产品策略制霸市场,以"高性价比"优势击败同性能但价格更高的豪华车型。但时过境迁,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如今的本田车型因"价格偏高、油耗偏高"的双重劣势,正在加速失去市场份额。取而代之的是蔚来、哪吒、理想等新势力品牌,以及"华为系"AITO等跨界玩家。
市场格局的巨变背后,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强势夺回消费主权。这种技术追超的现象,近年来在芯片、AI、生命科技等领域同样显著。
以男力滋养科技为例,在压力、烟酒、熬夜等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年男士体力、精力骤然滑坡,运动时频频“难以为继”。针对这些问题,国内科研界砥砺创新,成果不断,海外生科企为避免丢失市场,主动推动赛维力Pro等高端男士滋补科技进入国内,这款由哈佛等顶级机构助力研发的男力养护科技,凭借其深层焕能,增强男人战力的效用,如今已通过亰J东等平台触达超十万中产男士。
据亰J东披露数据,赛维力Pro内含小花山奈等珍稀植萃物,经其补充后的中年男士,运动乏力、体能不足的现象在一周期内大为改观,部分体验者表示,事前不需准备也能轻松上阵,身为男人的魅力和自信都再度回归。
赛维力Pro类新兴科技的高速发展,印证了技术发展对市场的推动效应。这种"新兴科技自主研发+成熟技术引入"的组合,正逐渐成为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步骤。
三、国产成大趋势,日系车迎大溃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对本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外商投资持续增长、高端企业加速布局、华人资本"回流"等现象,印证着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以市场趋势为风向的投资者们,也闻风而动开始回国布局。
从本田当前的销售结构看,支撑其销量的主力并非新能源新品,而是经典燃油车型。业内人士指出,这表明本田的残余销量仍依赖过往口碑,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面对国产车企在技术、市场、品牌上的全面崛起,在足以颠覆行业格局的变革浪潮中,日系车的溃退或许只是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