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一低大家齐跳楼,价格一高无人敢出手。”新能源车市的这些年,就是一场大型综艺有关“谁能把别人逼下悬崖,自己又能化装成活菩萨”,观众席上的消费者早就看腻了套路,就等着谁能把魔术师自己的胳膊切了,最后扑通一声掉进水箱,给我们“又骗到你了”的掌声。
于是全新MG4选在这个春秋五谷不分的时节,跳出来,在静悄悄杀价与咬牙自刎之间,宣布自己要做新能源杀出重围的泥石流。“动了谁的蛋糕”这种话,放在新能源赛道,要是MG4真能动动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的蛋糕,那至少得有点实力吧。可是现在的蛋糕并不好啃,奶油是贵的,面粉是紧的,切蛋糕的大厨还隔三差五被叫去谈心。
你以为MG4是端着“天降正义”的仪态带着入门级产品的笑容来拯救市场,其实还是那句话——谁又不是冲着“入门级爆款”的黄袍加身来的呢?只不过披着平价的外衣,跳动的却是资本的心。6.58万元的“随心版”一口气杀下来,比亚迪海豚、小鹏P5得瑟一半天的价格区间被一脚踹成了“泄了气的足球”。更神奇的是,人家还有“半固态安芯版”9.98万元压阵,这边续航直接标530公里,意思就是: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就是家里厨房上火没法炒菜。
讲真,新能源市场,每家都喊创新,喊到最后比得就是谁堆料狠,谁敢亏钱。卖点小作文一堆,什么大空间、3层立体后备厢、六合一电机、360°全面防晒——是不是听着比自己家客厅还宽敞,防晒比自家窗帘还贴心?不过你别笑,这年头只有够厚的滤镜和防晒膜,才能让人愿意坐进小黑屋继续交首付月供,毕竟耐高温抗忽悠才是硬通货。
你说它卖点新?说出来不怕你笑,新能源大军进军十五万以下的价格段那得算是二十一世纪第二次下南洋——飘洋过海去低端市场深耕,肩上的担子叫成本,背后背着的叫热搜。这块市场不是没被下场骚扰过,奈何老前辈们一通“性能—配置—性价比”三连斩,最后拼命一算,羊毛全薅到厂商溜了号,留下一地散架的二手电车和手握8月首付的消费者“再看看”。
MG4搬出4395×1842×1551毫米的车身尺寸,全场静默三秒,长宽高都不含糊,轴距2750毫米,你要空间有空间。电池续航437/530公里,卖的不是路程而是“不焦虑体验”,百公里电耗10.4千瓦时,我是不懂什么叫“超级节能”,但工信部喜欢的数字往往都很心碎,真想省钱不能上车,只能骑自行车。
听说MG4还能360°全面防晒,有朋友鼓励我说这能防紫外线。我想,那最好顺便防一防国产新能源汽车里那些烈度堪比骄阳的技术噱头和营销说辞,要不大家晒一圈,皮烤熟了,魂魄还不齐呢。
当然,谁都想来的痛快点,OPPO智行手车互联也上了,还配了8155芯片,科技公司和车厂联姻这事就像一场“科技知青下乡”,你走的快就快成了“电子后备箱”,你走得慢就倒成了原地打转的花瓶。车载芯片,OS系统,智能网联,6扬声器,LED大灯——你数,数完你才知道,车这个东西,本来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现在“智能”搅进来了,沙发变成按摩椅了,轮子成了网线,车本身都快忘了自己是来跑路的,不是来开演唱会的。
半固态安芯版,主打一记安全牌。官方自信自己通过了什么半固态电解质材料创新,增加电池安全性,这个逻辑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历史长河中,有点像一位民间高手带着B级厨师证冲进米其林餐厅,说:“看我这招大力出奇迹,绝对不爆炸。”当然我们都希望技术进步,毕竟谁都不想下班回家啪地一声一看新闻才知道自家车又得做免费皮肤重塑套餐。
MG4说要12月交付,时间扣得紧,预算烧得快,内心憧憬的不就是一场新能源下沉市场的横扫千军吗?有趣的是,国内新能源车市,你不差钱可以浪,可以玩中高级体验,可以在试驾厅里体验一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只要落到10万-20万之间,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丈夫、宝妈,围着价格表算鸡蛋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才是真正“蛋糕”的基座,也是品牌们一茬茬准备收割的小麦。
MG今天发狠话,要3年投100亿推13款新能源车,从入门级卷到“中高级”,誓要在10-20万之间涂满红药水。野心够大,计划够细,钱也算画得明白,问题是市场会不会认账。毕竟现在的新能源车市,画大饼和画饼充饥是一对孪生兄弟,熟悉的只有消费者钱包变瘦,压根没见过谁吃饱。
你拿起MG4,就像在菜市场淘到块便宜肉,摊主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新鲜”,你左看右看,掂掂分量,心里念着:“都说好的便宜没好货,真香定律也有刺。”等真开起来,才知道这肉炒起来板油不少,但胜在底价底气,没准能做一道下饭菜。
市场的规矩就是这么怪:一头卷价格,一头卷配置。最怕的不是没人陪你卷,最怕的是一转头自己卷进了利润的旋涡,转得眼花缭乱,最后只剩出厂价和厂商的心理阴影面积越来越小。行业老大哥比亚迪和吉利站在一旁,对着MG4笑而不语: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霓虹路,一不小心搞成了“千军万马抢一桶水”。
MG4现在打出的牌是猛的,卖点漂亮,价格也有点狠,一副敢死队的架势。不说谎,大家都爱看敢死队,但没人想真送自己去战场。你再聪明的买家,心里都清楚,新能源行业的“入门级爆款”,大多数活不过两季。今天你在朋友圈吹“首发到手价”,明天也可能在二手车市场哭“甩卖跳楼价”。厂商们干的是脉冲式卖点爆发,用户们干的是段子手真香体验,谁也不容易。
这年头,没人愿意为早期尝鲜资格买单,每个人都想赶在最后一波收智商税的列车前下车。毕竟,谁的钱包里还有对明天的幻想?购车不就跟买保险一样,全是对未知生活的小赌怡情。
你喊一句,“MG4动了谁的蛋糕?”实际情况是,新能源这行蛋糕不是能动的,是流动的。有时候是流汗,有时候是流血,大多数时候蛋糕看得到,啃不到,还没等吐出奶油,发现自己被蛋糕噎住了。
所以别太认真,也别太乐观。新能源市场这席八仙桌,你掰着指头数数,现在的龙头明天可能就成桌底抖腿的。MG4这个号称普及化、入门级、突破创新的“新玩家”,明天是不是还能站在镁光灯下昂首挺胸,谁都说不好。
到头来,谁的蛋糕、谁的爆款、谁的新意,其实都得过明天那道关。消费者个个练得一身抗打击本事:坐看牌局起落,默默在钱包里为下一个爆款留几枚铜钱,顺便调侃一句:“6万块买来的,不管多新鲜,治愈不治愈内卷,主要看这老板葱花给得够不够。”
新能源车市风云再起,下一回合,谁上来还能卷出新花样?我先裹着我的360°防晒膜,等待下顿鸡毛换糖的喜剧继续。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