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山东汽车销量榜的时候,我人是有点懵的。
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太懂了,懂到让人感觉有点魔幻,仿佛看到了一本用数据写成的《山东人行为艺术大赏》。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销量冠军,不是轩逸就是朗逸,再不济也是个海鸥秦Plus,主打一个经济适用,突出一个大家都没啥钱,凑合过得了。但在山东,这个剧本被撕了,第一名,赫然是大众迈腾。
这就很离谱。离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迈腾在自己的老家吉林都没干到第一,结果在山东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大省(虽然有海岸线但气质上非常内陆),直接登基为王了。更骚的是,榜单第三名是帕萨特。迈腾加帕萨特,这俩哥们儿往那一站,空气里瞬间弥漫开一股子“编制”和“稳定”的气息,仿佛你开车进山东,没开个大众B级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说自己是来“考公”的。
这背后藏着一种近乎玄学的世界观。在山东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车,早就不单纯是交通工具了,它是一种“法器”,是证明你社会身份和精神状态的“压缩毛巾”。迈腾和帕萨特,就是这套体系里的硬通货,是通往“体制内”精神世界的任意门。你开这个车,就等于在脑门上贴了个条,上书四个大字:“靠谱,稳重”。至于什么双离合顿不顿挫,颗粒捕捉器堵不堵,那重要吗?不重要。法器需要的是气场,是那个味儿,是“领导下乡”时,你打开后备箱,里面装的是米面油,而不是露营装备的那个味儿。
写到这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这都能硬扯上关系,大众的市场部不给我打钱真的说不过去。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太小看山东人民的立体程度了。如果说迈腾和帕萨特是山东人的A面,是他们对秩序和体面的极致追求,那销量榜的第二、第四、第五名——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星愿,就是他们的B面,一个充满了“掀桌子”精神的、野蛮生长的朋克世界。
这个B面,才是山东最硬核的地方。南方很多地方,买这种小电车的大多是小姐姐,用来接娃买菜,突出一个精致可爱。但在山东,画风突变。你会在路上看到无数山东大汉,开着一台粉色的小MINI EV,摇下车窗,中气十足地问你:“诶,前面那路咋走?”那个场景,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感。他们不在乎这车娘不娘,他们在乎的是,这玩意儿一公里不到一毛钱,比坐公交都便宜。
这就是一种极致的民粹解构主义。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在“一公里不到一毛钱”这个绝对真理面前,都是花里胡哨的异端邪说。山东,作为全国老头乐的生产和消费大本营,早就完成了对未来出行的终极预演。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不是代码,不是雷达,是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当一个大爷开着他的“小宝马”,以一个风骚的走位别到你前面时,你的L3、L4、L5都得当场宕机,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山东人民用几十年的老头乐实践,早就悟了:出行的本质,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最短的距离。所以海鸥宏光们能在这里卖爆,不是因为它们是新能源,而是因为它们是“能上牌的老头乐”。它们不过了,其它车也别想活。
最有意思的是特斯拉Model Y的存在。它孤零零地杵在前十名里,像个误入狼群的哈士奇。在前四十名里,B级纯电车,就它这一个独苗。你说山东人保守吧,他们又接受了特斯拉这个“赛博邪教”。你说他们新潮吧,小米SU7这种顶流网红,连榜单的毛都摸不到。
这就触及到了“品牌玄学”的核心。在山东这个独特的“蛊盅”里,品牌被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法器”,比如大众和奥迪A6L,它们是社会身份的延伸;第二类是“工具”,比如海鸥和宏光,它们是成本核算的产物;第三类,就是“信仰”,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他根本不关心什么零跑C10、小鹏G6,那些东西在他眼里,跟海鸥没啥区别,都是“工具”。他买的,是马斯克,是硅谷,是一个“我跟你们这帮开大众的不一样”的标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是一种精神图腾,你买的不是车,是加入“俱乐部”的门票。所以Model Y能活下来,因为它不是在跟别的电车打,它是在跟奔驰宝马抢生态位。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丰田本田在山东几乎全线溃败。丰田的道,是“中庸之道”,是“开不坏”,是一杯温水。但在山东这个要么“成仙”(进体制),要么“成盒”(卷成本)的修仙世界里,中庸是最没用的品质。你既不能当做法器提供情绪价值,又不能在成本上卷过那帮老头乐plus,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讲真,就这种温吞水一样的玩意儿,凭什么活下来啊?日产轩逸能活,是因为它把“工具”属性修炼到了极致,它就是个四个轮子的沙发,油耗低得像个电车,仅此而已。
至于宝马的缺席,就更典中典了。山东人民对于“面子”的理解,是内敛的,是需要被“解读”的。奥迪A6toL,那叫“公家范儿”,奔驰E,那是“大老板”。而宝马,特别是3系,总感觉带了点“精神小伙”的气质,太张扬,太锋利,不符合“单位里为人要低调”的核心价值观。你开个宝马去上班,老领导看你的眼神都会变得很奇怪。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在老家,别克被叫做“大别”,是能跟奔驰“大奔”平起平坐的。那会儿的君威、GL8,自带一种厚重的美式豪华感。但现在呢?只能靠一个昂科威Plus勉强维持生活。这就是时代的眼泪,当你的品牌故事,既不“体制”,也不“朋克”,更不“信仰”的时候,你就只能被遗忘。
最后聊聊红旗H5。它能卖得好,逻辑上是通的。毕竟在山东这片土地上,还有什么比“红旗”这个牌子更“正确”的呢?它几乎是为这个市场量身定做的“法器”。但诡异的是,更符合这个逻辑的H9,却卖不动。按理说,H9的气场、价格,都足以跟A6L掰掰手腕。可它就是不行。
为什么?我猜,可能就是单纯的不喜欢。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山东人办事,讲究一个“感觉”,感觉不对,你就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没用。这或许是这片土地上,所有商业逻辑和数据分析最终都要面对的,那个最不讲道理,也最真实的答案。他们既相信科学,又迷信玄学;既追求秩序,又热爱混乱。
这,就是山东。一个你永远无法用单一逻辑去定义的地方。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