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

最近大家聊起买车,是不是感觉跟前几年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咱们老百姓买车,图个省心耐用,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本田。

什么思域、雅阁、CR-V,那都是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的选择,开出去有面子,开着也省油,卖二手车还特别保值。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那时候的本田,就像是汽车界的“三好学生”,谁提起来不竖个大拇指?

可现在,风向好像变了。

最近本田公布的销量,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本田,怎么感觉有点卖不动了?

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本田自己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份,它在中国市场总共卖出去了五万三千多台车。

这个数字单独看,好像也不算少,但关键就怕对比。

跟去年同一个月比,销量少了百分之六还多。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这还不算最要紧的,要紧的是,这已经是本田的销量连续第八个月同比往下滑了。

咱们再把账算得更细一点,从今年一月到八月,这八个月里,本田总共卖了大概四十一万三千台车,和去年同期一比,直接少了超过百分之二十一。

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卖个五万出头的样子。

五万台是个什么概念呢?

可能很多人没感觉。

那咱们找个参照物,就看看现在国内最火的汽车品牌比亚迪。

同样是八月份,比亚迪一个月卖了多少?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三十七万三千多台!

这么一比就吓人了,本田一个月的销量,还不到比亚迪的七分之一。

换句话说,比亚迪用一个月的力气干的活儿,本田得吭哧吭哧卖小半年才能赶上。

这种差距,放在几年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想当年,2020年的时候,本田在中国一年能卖掉一百六十多万台车,那真是它最辉煌的时候。

可从那以后,就像坐上了滑滑梯,销量一年比一年少,到了去年,全年销量已经跌破了一百万台的大关,跟最高峰的时候比,差不多是“腰斩”了。

曾经撑起半边天的雅阁、思域这些明星车型,在如今国产新能源车的围攻和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了。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到底是什么让那个技术过硬、口碑扎实的本田,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其实答案就摆在咱们眼前,那就是整个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彻彻底底地变了。

以前我们买车,最关心的是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本田的发动机技术,那是出了名的厉害,一句“买发动机送车”的玩笑话,就说明了大家对它技术的认可。

可现在呢?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买车看的是什么?

除了省油耐用这些基本功,他们更想要一个“移动的智能玩具”。

你想想看,现在国产的新能源车,十几万、二十几万的价位,能给你什么?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一块比平板电脑还大的中控大屏,看电影、打游戏、K歌样样行;一个聪明的语音助手,你说一句“我有点冷”,它就自动把空调温度调高;还有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在高速上能帮你保持车道,在停车场能自己找到车位停进去。

更别提那电车独有的、一脚踩下去瞬间就冲出去的安静又迅猛的加速感了。

这些体验,对于习惯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生活的我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反过来看本田,它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迟钝”了。

它不是没有努力,也推出了像e:NP1极湃1这样的纯电动车,但市场反应非常冷淡。

很多去看过车的人都说,感觉就像是把一台燃油车的发动机和油箱掏空,然后硬塞进去一套电池和电机,车子的内饰设计还是老样子,车机系统用起来卡卡的,跟国产车那种流畅丝滑的智能座舱一比,简直就像是十年前的产品。

消费者又不傻,同样花二十万,一边是科技感满满、功能齐全的智能电动车,另一边是除了挂着本田标、其他方面都平平无奇的“油改电”,大家会怎么选,结果不言而喻。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可以说,本田过去最大的优势——发动机技术,在电动化的浪潮面前,突然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就好比一个剑术高超的武林高手,在苦练了二十年剑法之后,发现江湖上大家已经开始用枪了,你剑法再好,也挡不住人家一梭子子弹。

更何况,我们的自主品牌不仅在产品上做得越来越好,在价格上也是毫不手软。

当一台配置、空间、智能化都不输雅阁的国产新能源轿车,价格可能还便宜好几万的时候,本田曾经的品牌光环自然也就慢慢褪色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本田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它正在想办法自救。

比如,有消息说本田计划关停一些老旧的燃油车生产线,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建设新的新能源工厂上。

这就像是壮士断腕,虽然痛苦,但为了活下去必须这么做。

本田销量大跌,8月仅卖5.3万辆,不到比亚迪七分之一!-有驾

在产品上,新款的CR-V也换上了一块更大的悬浮式中控屏,试图在智能化上追赶一下。

但光换个屏幕就够了吗?

恐怕还远远不够。

其实,本田手里并非没有好牌。

它那套i-MMD混动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其实非常先进和高效,甚至很多国产的混动技术都或多或少借鉴了它的思路。

在现在很多人还有充电焦虑、但又想体验电车驾驶感受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动车型,或许是本田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用自己最擅长的混动技术,结合中国市场消费者喜欢的大电池、长纯电续航的需求,打造出既省油、动力又好、还没有里程焦虑的车,这完全有可能帮它重新赢得市场。

说到底,本田今天面临的困境,是很多传统合资品牌共同的难题。

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如果还抱着过去的老经验、老思维不放,总觉得自己品牌硬、技术牛,不愿意放下身段去真正倾听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声音,那么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本田来说,它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不取决于它过去有多辉煌,而取决于它现在是否愿意彻底改变,真正融入到这个全球最大、也最“卷”的汽车市场里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