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很多人可能都想过一个问题,家里那辆开了十几年、跑了十几二十万公里的老伙计,最后到了报废的时候,它会去哪儿呢?
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可能就是被送到废品站,用大铁爪子一抓,压成一个四四方方的铁块,然后就没了下文,成了一堆废铁。
但您可能不知道,在今天,一辆报废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在咱们国家的新疆,就有一家特别厉害的企业,他们能耐大到,能把一辆报废车拆解出六种不同的用途,不仅在国内变废为宝,甚至还能让汽车的核心零件漂洋过海,到国外去发光发热。
这家企业叫新疆同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当地人都说它是个“魔法工厂”。
咱们今天就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看这个工厂到底是怎么施展“魔法”的。
走进这家工厂,第一眼的感觉可能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里没有满地的油污和杂乱的零件,反而更像一个高科技的自动化车间。
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台巨大的黄色机械臂,它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解剖”报废汽车。
一只手臂能稳稳地夹住整个车身,另一只手臂像精准的手术刀,把车门、发动机盖这些大部件轻松地拆卸下来。
整个过程安静又高效,没有那种叮叮当当的暴力拆解,反而有一种工业的美感。
这只是第一步,叫粗拆。
旁边还有个精细化拆解区,这里全靠工人们的巧手。
五十多个师傅分工明确,有的专门拆线路,有的专门卸轮胎,有的专门负责处理最核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他们的手速非常快,配合得也特别默契。
听工厂的人介绍,他们拆一辆普通的面包车,从头到尾只需要三十多分钟,就算是一辆结构复杂的小轿车,最多一个半小时也肯定能拆得干干净净。
最让人吃惊的是一个数字:一辆看起来已经破烂不堪的报废车,经过他们这么一拆,身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都能被重新利用起来。
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几乎把车的每一分价值都给榨取了出来。
那这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这就得说到他们最出名的“一车六吃”了。
这个说法特别形象,意思就是一辆车能产生六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是品相比较好的汽车零部件,比如没坏的车灯、后视镜、车门、座椅等等,这些拆下来清理干净,检测一下没问题,就可以作为质量可靠的二手件卖给修理厂,价格实惠,很受欢迎。
第二,就是最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它们会被送去进行“再制造”,这个咱们后面详细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
第三,是车壳子、车架子这些金属,会被大型液压机压成方方正正的金属块,然后作为优质的再生钢铁原料,卖给炼钢厂。
第四,是车上的各种塑料件,比如仪表盘、保险杠,会通过一种叫静电分选的技术,把不同材质的塑料,比如PP、ABS这些,清清楚楚地分开,然后分类卖给塑料制品厂。
第五,是废旧轮胎,里面的橡胶和钢丝会被分离出来,橡胶可以磨成粉,用来铺设塑胶跑道或者生产别的橡胶产品。
第六,就是把发动机再制造单独拎出来说,因为这是他们的核心技术,也是价值最高的一环。
这么一算,您看,一辆报废车进来,出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原料和可再利用的零件,真是一点都没浪费。
以前咱们觉得是污染环境的“垃圾山”,现在成了宝贵的“城市矿山”。
光是今年上半年,这家工厂靠卖这些再生资源,销售额就达到了八千六百多万,这实实在在是把废物变成了真金白银。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那个“再制造”的发动机,到底靠不靠谱?
不就是把旧的发动机洗洗干净,喷点漆,当新的卖吗?
跟路边小作坊的“翻新货”有啥区别?
这个观念可就得改改了。
同风汽车的“再制造”和我们理解的“翻新”完全是两码事。
打个比方,翻新就像是给一个旧东西化了个妆,表面看着光鲜,里面还是老的;而再制造,相当于给这个旧东西做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手术”,让它从里到外都恢复到年轻时的巅峰状态。
具体来说,一台旧发动机送到这里,首先要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拆解,保证核心部件完好无损。
然后,要经过好几道严格的清洗工序,把积攒了十几年的油泥、铁锈全都清理干净。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修复。
技术人员会用上各种高科技的检测设备,给发动机的每个零件做“体检”,找到所有磨损、老化的地方。
比如发动机的气缸壁磨损了,他们会用非常精密的工艺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尺寸数据要严格对标原厂的新品标准,一丝一毫都不能差。
修复完成,还要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把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小金属屑都冲掉,确保发动机内部绝对干净。
最后,组装好的发动机还不能直接出厂,必须上专门的测试台,模拟真实运行状态,对它的动力、油耗、排放等各项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所有指标都合格了,才能盖上“合格”的章。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再制造出来的发动机,性能上已经和新产品没什么区别,甚至有些指标还能超过新品,但价格却只有新品的一半左右。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非常环保,和生产一个全新的发动机相比,再制造能节省百分之六十的能源、百分之七十的材料,还能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污染排放。
这笔账,不管是对消费者个人,还是对咱们整个社会和环境,都是非常划算的。
有了这么好的技术和产品,同风汽车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特别是借助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他们的“魔法”不仅在国内施展,还辐射到了国外。
现在,他们每个月能再制造一千台发动机,这些“重生的心脏”有四成都卖到了非洲、南美洲和中亚五国。
咱们中国的绿色循环技术,正在为全世界的汽车提供着可靠的动力。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现在不光是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还开始承接国外的维修业务了。
前不久,就有两台在哈萨克斯坦的英国产大型柴油发电机组,因为在当地没法修,原厂售后又太贵,差点就要报废。
最后,它们被运到了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由同风汽车的团队来负责维修。
利用保税区的政策,这些外国设备可以很方便地进来维修,修好了再运回去,整个过程省钱又高效。
这标志着咱们新疆的企业,已经有能力为周边国家提供高端设备的技术维修服务了。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我们国家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一种体现,也加深了我们和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
从一个简单的报废车拆解厂,成长为一家能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同风汽车的“魔法”故事,正是我们国家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