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腾势N8L正式上市,以29.98万-32.98万元的价格切入中高端六座SUV市场,比预售价便宜了2万。当腾势旗下的Z9、N9接连失利,仅靠D9这一款车支撑销量时,N8L的上市成为品牌新的希望。
今年1-9月腾势销量115605辆,而D9累计卖出约7.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65%以上。不过,作为品牌的顶梁柱,这款车已显露出增长乏力的态势,在插混MPV市场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N8L不仅是一款常规新品,更被视作腾势扭转单车型依赖困局的“关键一子”,但这款车真能让腾势销量腾飞吗?
从产品本身看,腾势N8L确实踩中了中高端六座SUV用户的核心诉求,在同价位中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对于家庭用户最关注的空间,它用5200mm的车长与3075mm的轴距打下基础,第三排100mm的滑移轨道更是解决了传统六座SUV第三排仅能应急的痛点,让其乘坐体验接近二排。
49处储物格、51L下沉式暗格,再加上可拓展至1128L的后备箱,也覆盖了家庭出行、露营等多场景需求。
性能层面,全系标配2.0T三电机插混系统,带来762匹马力,3.9秒的零百加速能力,不仅远超理想L8(5.3秒)、问界M8(5.2秒),更在同价位树立了性能标杆。230km纯电续航+1300km综合续航,配合19分钟30%-80%的快充效率,也缓解了家庭长途出行的补能焦虑。
此外,英伟达Orin-X芯片加持的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覆盖城市/高速NOA,2000MPa笼式车身+9个气囊的安全配置,进一步补齐了智能与安全维度的短板。
但腾势N8L的短板也同样明显,这些问题可能成为制约其销量的隐性门槛。比如设计上,其尾部造型争议较大,尤其是尾灯比例与整体风格的协调性不足,对设计敏感的用户可能会因此却步。
内饰层面,为了与更高定位的N9形成区分,N8L删减了金属质感按键、实木饰板等营造豪华感的元素,虽在定价下属合理取舍,却也削弱了部分高端属性。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成本与定位的平衡,由于立项较早,N8L选择了三电机路线,而非唐DM-p那样更易控制成本的方案。尽管29.98万的起售价已体现诚意,但核心技术与唐DM-p高度重合,却价差10万元,让部分用户质疑其性价比。加之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传统高端用户认知中,仍与豪华标签存在一定距离。
即便产品力有亮点,N8L能否转化为持续稳定的销量,还取决于三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瓶颈。首先是产能爬坡速度,目前订车需等待两个月,若交付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很可能重蹈N7上市即滞销的覆辙,新能源市场用户对交付周期的容忍度有限,过长的等待会让潜在用户转向理想、问界等交付更及时的竞品。
其次是渠道渗透能力,腾势虽通过中心店、体验店覆盖了核心商圈,但相较于理想密集的门店布局,其在下沉市场的触达仍显不足。而六座SUV的家庭用户中,下沉市场是重要增量,渠道短板可能直接错失这部分需求。
最后是品牌认知的枷锁,“比亚迪副牌”的标签让不少消费者对三四十万的腾势车型心存顾虑,早期“又丑又贵”的印象尚未完全消解,如今的品牌认知度也比较有限。
N8L需要将三电机、空悬等技术优势转化为豪华标杆的认知,而非停留在参数堆料层面,但这一过程需要长期市场验证,难以仅凭一款车型完成。
从预售期间订单量表现不错的反馈来看,N8L的产品力已初步打动市场,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但销量腾飞不能只看短期订单,更要看能否突破瓶颈,成为腾势的第二款支柱车型。
在理想、问界已站稳脚跟的中高端六座SUV市场,N8L将要面对的是一场“产品力+供应链+品牌力”的综合较量。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一款车的销量,更决定着腾势能否从单一车型支撑走向多品类发展,真正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目前来看,N8L有机会,但挑战依然不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