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摩友圈的那些视频,我手里的头盔差点没拿稳——玩摩托这么多年,见过改装炫技的、跑山组队的,却从没见过把“字母风”搬到大马路上的,男的跪街当“狗”被踩头,女的露脸伸舌扮“宠物”,这哪是玩自由?分明是把低俗当噱头,看得人浑身发毛!
我身边玩摩托的朋友不少,最早接触这个圈子,是因为大学室友老周。那时候我们周末会去城郊的骑行道跑圈,一群人戴着头盔、迎着风,聊的是车型性能、安全技巧,偶尔聚餐也只是吐槽油价涨了、头盔又出新款了。老周常说:“玩摩托图的就是个无拘无束,头盔一戴,烦恼全甩,这才是圈子该有的样子。”可现在再看网上的摩友圈,完全变了味——不再是聊车聊安全,而是比谁的“玩法”更出格,谁的“宠物”更听话,简直把小众爱好玩成了低俗秀场。
最先炸锅的是春风车主当“男狗”的视频。我特意找朋友要来看了一眼,全程皱着眉——大马路上,男骑手穿着骑行服,却亲手把狗链子递到女的手里,对方说“跪下”,他“咚”的一声就跪在路上,哪怕女的穿着高跟鞋踩他头,他还抬手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当时我就跟老周吐槽:“这哪是玩摩托?这是把自己的尊严踩在地上!”老周更气愤:“我们跑山时遇到突发情况,都是互相帮忙递工具、看路线,讲究的是兄弟情、骑士精神,现在倒好,有人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玩物’,丢的是整个摩友圈的脸!”
更离谱的是,这视频一火,居然有人跟风模仿,甚至出现“女主人管一群男狗”的场面。有个视频里,五六个男骑手围着一个女的,个个低着头听指挥,女的指哪他们就往哪跪,旁边还停着一排摩托车,路过的司机都忍不住减速围观。我朋友阿凯是交警,他跟我说:“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交通,还容易引发围观拥堵,之前有次在路口,就因为有人停下来拍这种视频,后面堵了一长串车,差点出追尾事故。”
本以为男骑手的操作已经够下限了,没想到没多久,“男主人们”也坐不住了,带着“女狗”跑到马路上拍视频。有个视频里,男的穿着黑色骑行靴,直接把脚踩在女骑手的头上,女的不仅不反抗,还主动脱下头盔露正脸,伸着舌头扮乖巧,穿着更是暴露得像街边小卡片上的图。我老婆刷到这个视频时,气得把手机扔到一边:“这哪是尊重女性?分明是把人当道具耍!长得再好看,也不能这么作践自己啊!”
其实不止摩友圈,这几年很多小众圈子都在“变味”。之前我关注的露营圈,原本是大家带着帐篷去郊外看星星、聊生活,现在却成了“炫富场”——有人晒几万块的帐篷,有人拍穿着暴露的照片博眼球,甚至还有人在露营地搞低俗派对,把安静的营地搞得乌烟瘴气。还有汉服圈,早年同好们一起研究形制、拍古风照片,现在却有人穿着改良汉服做低俗动作,甚至靠“擦边”视频吸粉,把传统文化搞得不伦不类。
这些圈子变味的背后,其实是“流量焦虑”在作祟。现在有些人总觉得“越出格越火”,只要能博眼球、涨粉丝,哪怕丢尊严、踩底线也无所谓。就像摩友圈里的这些人,拍“人遛人”的视频,无非是想靠猎奇内容出圈,说不定还能接广告、卖周边。可他们忘了,真正的圈子文化,靠的是共同的爱好和正向的氛围,而不是低俗的噱头。老周最近已经很少在网上刷摩友圈的内容了,他说:“看那些东西只会让人恶心,还不如约几个靠谱的朋友去跑山,至少能找回玩摩托的初心。”
有人说“这是个人选择,只要不违法就行”,可真的是这样吗?在公共马路上做这种低俗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妨碍交通,还会给路过的小孩造成不良影响——要是孩子看到有人跪着当“狗”、被人踩头还觉得开心,他们会怎么理解“尊严”和“尊重”?之前就有家长反映,孩子刷到类似视频后问“为什么叔叔要给阿姨当狗”,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官方虽然没法直接出手禁止,但也该加强引导——比如平台多打击这类低俗内容,别让它们肆意传播;相关部门也可以对在公共场合做低俗行为的人进行劝导,提醒他们注意影响。而作为普通网友,我们更该守住底线,看到这类视频别点赞、别转发,让那些想靠低俗博眼球的人没市场。
玩摩托本是件很酷的事,风掠过耳边的自由、征服弯道的快感,才是骑士该追求的东西。希望摩友圈能早点摆脱这些低俗闹剧,别让“自由”变成“无下限”,也别让原本纯粹的爱好,被流量和猎奇心毁掉。毕竟,谁也不想以后提起玩摩托的,别人第一反应不是“好酷”,而是“哦,就是那个有人跪着当狗的圈子啊”。
免责声明:
文章素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结合小编自己观点撰写的;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小编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