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国产化率,撕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最后的遮羞布

最近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叫汽车模拟芯片国产化率,多少呢?5%。

5%的国产化率,撕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就是5%。

讲真,这个数字比我司年会的特等奖中奖率还低,简直是行为艺术。

每次看到这种报告,我都感觉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不是因为技术差距,而是因为咱们的报告写得太TM一本正经了,仿佛在描述一个遥远星系的客观规律,而不是自家后院着火的现实。

什么叫模拟芯片?报告里说得天花乱坠,物理域和数字域的桥梁。

说人话。

你车里的那个大聪明,那个能播放“机你太美”的中控屏,那是数字芯片,是脑子。但你踩油门,车轮子得转吧?你打转向灯,灯得亮吧?空调得吹冷风吧?这些从虚拟指令到物理现实的转换,靠的就是模拟芯片。

它就是你汽车的神经末梢和五脏六腑,负责把大脑的骚操作,翻译成身体能听懂的语言。

没这玩意儿,你的智能汽车就是个高位截瘫的铁盒子,脑子里想着星辰大海,身体却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现在问题来了,这么重要的玩意儿,95%靠进口。

这就好比一群修仙者,天天吹嘘自己功法多牛逼,元神多强大,结果发现炼丹的炉子、画符的朱砂、乃至修炼用的灵石,全是从隔壁山头的“德州道友”和“英飞凌上人”那里买的。

人家今天心情好,卖你点;明天心情不好,直接给你断供,你的整个门派就得集体原地成盒。

就问你怕不怕?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我们起步晚,有技术壁垒。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壁垒高得像叹息之墙。

但我作为一个开过几辆破车的中年人,我跟你讲,最核心的问题,可能比技术更玄学。

汽车这东西,尤其关系到身家性命的部件,最值钱的三个字不是“高科技”,而是“稳定性”。

能用,好用,一直好用。

这才是关键。关键中的关键。

国外的那些老牌大厂,比如德州仪器,它们的产品就像是经过几百场战争考验的老兵,可能长得不好看,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就是可靠,扔到任何战场都能活着回来。

你敢用一个刚从新手村出来的小年轻上战场吗?尤其这战场上跑的还是你全家老小。

车企不敢赌,用户也不敢赌。

这就形成了一种信仰。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玄学。就像很多人坚信奔驰的三叉星徽能提供物理防御加成一样,很多工程师也坚信,用TI的芯片,项目PPT都能做得更硬气。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你看,国产芯片的困境,表面是技术问题,内核其实是个信任问题,再往里挖,是个时间问题。

信任需要时间来建立,但现在这个车圈,最缺的就是时间。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掀桌子。

比亚迪把价格打到地轴,小米把流量玩到极致,蔚来的乐道直接不当人了,端上桌的蛋糕和蜡烛一起给你扬了。

5%的国产化率,撕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信奉的法则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闪电战里,你跟车企老板说:“老板,我这有款国产芯片,性能差不多,就是需要点时间验证一下稳定性。”

你猜老板会怎么说?他会直接把你连人带芯片一起从窗户扔出去,然后大喊一声:“给我上经过市场检验的压缩毛巾!给我加大加大加大!”

他需要的是立刻、马上、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帮他打赢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谁有时间等你慢慢“成长”?战场上,成长就意味着死亡。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国产厂商在努力,比如那个雅创电子,又是代理又是自研,搞什么马达驱动、LED驱动,营收几十个亿,看着挺热闹。

这值得尊敬,真的。

在别人已经飞升成仙的时候,我们这边还有人愿意从筑基开始,老老实实打磨这些“电子丹药”,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但现实是,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已经不允许按部就班的修仙了。

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往往诞生于最混乱的角落。

我一直有个暴论: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山东的“老头乐”。

只要你能让自动驾驶系统在老头乐、三轮车、乱窜的狗和逆行的外卖小哥组成的混沌场景里活下来,那它就真的无敌了。

5%的国产化率,撕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同理,国产模拟芯片的试金石,也不在高端车型那些精致的实验室里。

它的机会可能在于那些追求极致性价比,愿意给“新人”机会的车型,在最不讲理的用户手里,跑出百万公里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拍在所有车企的脸上,告诉他们:“看,我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糙理儿。

我记得我那台老掉牙的捷达,唯一的芯片可能就是我掉在座位底下的那块薯片。它什么都干不了,但它也从来不出错。

现在的新能源车,浑身上下都是芯片,像穿了一身顶级的金钟罩铁布衫,结果有时候连车门都打不开。

这就是进步的代价。

所以,对于国产汽车模拟芯片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去卷什么高精尖,不是去跟英飞凌上人拼刺刀。

而是先生存下来。

想办法,用一切办法,把自己塞进车里,哪怕是从最不显眼的角落开始,比如一个车载香氛的控制器。但能过车规,就是能过车规。

然后活下来,迭代,用最快的速度迭代。

这场竞争的终局,可能不是谁的技术最先进,而是谁最先在掀桌子的赌局里,成为那个给所有人发牌的荷官。

而现在,我们连上牌桌的资格,都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说真的,这5%的数字,有点刺眼,甚至有点屈辱。

但没办法,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

唯一的破局之道,可能就是所有人都别装了,摊牌了,承认差距,然后把那些写报告的精力,匀一点给实验室的工程师们,让他们少画点饼,多解决点实际问题。

什么时候,当车企的采购,敢在不看供应商名字的情况下,盲选我们的芯片时,那才是真正的胜利。

而不是现在这样,靠着一份份看起来无比专业的报告,自我安慰。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