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最近推出了全新N6车型,这款车被业内称为"日产的秦Plus DMi"。这款车的出现,标志着日系品牌在插电式混动技术领域正式向中国车企学习。
N6的外观延续了日产N7的家族设计风格,车身尺寸为4831毫米长、1885毫米宽、1494毫米高,轴距达到2815毫米,属于入门级中型轿车。从数据来看,N6的内部空间表现应该不会比N7差太多。
但N6的真正亮点在于它的动力系统。这款车搭载了一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一台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155千瓦的电动机。这样的动力配置,已经达到了入门级2.0T发动机的水平。电池方面,N6配备了一块22.1度的磷酸铁锂电池,据称其CLTC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左右。
从技术参数来看,N6的定位似乎比比亚迪的秦Plus DMi还要高一些,更接近秦L DM或吉利银河A7的水平。但问题在于价格。目前秦Plus DMi的起售价不到7万元,秦L DMi和银河A7的价格在8-9万元区间,而N6的预计售价可能超过10万元,甚至达到11-12万元。
虽然N6的电池容量更大,但在性价比方面,它显然无法与这些国产车型竞争。而且,国产车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也并不逊色于日产。这让人不禁要问:日系品牌在插混技术领域是否已经落后于中国车企?
事实上,日系品牌在油电混动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丰田的THS系统和本田的i-MMD系统都曾被视为行业标杆。但面对中国车企在插电式混动技术上的快速进步,日系品牌似乎有些措手不及。
以比亚迪的DM-i系统为例,它不仅能够提供5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也能与丰田的THS系统持平。更重要的是,DM-i系统的成本控制做得相当出色,这使得比亚迪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插混车型。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在插混技术上的投入似乎显得有些保守。以日产为例,虽然其e-Power系统在油电混动领域表现不俗,但在插混技术上的进展却相对缓慢。N6的推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日产在插混技术领域的一次"补课"。
但问题在于,中国车企并没有停下脚步。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在插混技术上的创新速度令人咋舌。以比亚迪为例,从DM-i到DM-p,再到最新的DM-o,几乎每年都有新技术推出。而吉利也在不断优化其雷神混动系统,推出了多款竞争力十足的插混车型。
在这种背景下,日系品牌想要在插混技术领域迎头赶上,恐怕并非易事。N6的推出,虽然标志着日产在插混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还需要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位上做出更多努力。
从市场反馈来看,日产N7的销量表现已经证明,只要日系品牌愿意放下身段,学习中国车企的成功经验,还是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但要想重现昔日的辉煌,恐怕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总的来说,日产N6的推出,既是日系品牌在插混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中国车企技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的一个标志。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谁能够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技术没有国界,但市场有。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