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电动车充电这事儿,本质上不是个技术问题,是个玄学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场围绕着几万块钱的“压缩毛巾”展开的大型行为艺术。你以为你在关心电池,不,你在关心你那脆弱不堪的钱包和同样脆弱的精神状态。
这事儿的开局就特别魔幻。一群刚从油车时代爬过来的老司机,揣着几十年“油箱见底再加油”的肌肉记忆,一头扎进了这个锂离子构成的黑暗森林。他们看着那个百分比,心里那个慌啊,就跟中年男人看着自己的发际线一样,每天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闪电战。于是问题来了,“每天充电”的精致派,和“用完再充”的豪放派,到底谁在给电池上坟?
我们先说“每天充电”这一派。
我跟你讲,这帮人的画像特别清晰。家里有桩,公司有桩,突出一个“电量自由”。他们的核心诉求不是方便,而是一种病态的安全感。就跟我一个朋友似的,手机电量低于90%就开始满世界找充电宝,三体人看了都得给他递根线。
这种操作,好在哪?它好在够“浅”。电池这玩意儿,你得把它当成一个刚上班的00后,突出一个情绪稳定,不能PUA。你今天用了10%的电,晚上回家随手插上,对它来说就跟下午茶一样,小酌一口,舒服得很。这种“浅充浅放”,在理论上,能把电池的循环寿命拉到天上去,用到你车都散架了,它可能还精神抖擞。
但,坏了菜了,问题也出在这。
大部分人所谓的“每天充电”,最后都变成了“每天怼到100%”。电池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你用它,是你在它吃饱了撑着的时候,还硬往它嘴里塞两个大馒头。锂电池在满电状态下,内部电压是最高的,化学活性是最大的,副反应跟过年放炮一样噼里啪啦。你把它充到100%,然后停在那儿一晚上,这不叫充电,这叫上刑。电池里的锂离子,本来应该活蹦乱跳,现在全被按在负极那边罚站,压力一大,就开始整活儿,搞点什么“电极材料钝化”,翻译成人话就是“内伤”。
很多车现在都有那个“充电上限设置”,比如充到80%就停。但这个功能,就跟健身房的年卡一样,大部分人买了,就是为了感动自己。真正去设置的,寥寥无几。他们要的不是电池健康,他们要的是第二天早上出门时,看到那个“100%”数字带来的虚幻满足感。所以说,每天充电,听起来是养生,实际上很多人是在天天给电池灌红牛,灌到最后,直接心肌梗塞。
再来看“用完充电”这一派。
这一派,可以说是油车思维的最后遗毒。他们坚信,能量就应该被榨干,电池就应该跟毛巾一样,拧到最后一滴水才算完。仪表盘上那个20%的红色警报,对他们来说不是警告,是冲锋号。
这种操作,为什么说是典中典的作死行为?
因为电池不是油箱,它是个化学反应容器,有脾气的。你把电量干到20%以下,甚至归零,电池内部的电压就低到离谱。这时候你再让它放电,就等于让一个饿了三天的人去跑一万米。锂离子直接就地躺平了,开始长刺,叫“锂枝晶”,跟金钟罩铁布衫上的倒刺一样,专门扎穿你电池的心巴——那个叫“隔膜”的小宝贝。一旦扎穿,轻则电池容量永久性下降,重则内部短路,直接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我于杀戮之中绽放,亦如黎明中的花朵”。
这简直就是谋杀!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特斯拉的人,我跟你说,把车开到5%以下的感觉,比失恋还难受。车子会疯狂限制你的功率,空调不敢开,音乐不敢听,电门踩下去跟踩棉花一样,旁边的老头乐都能轻松超过你。那时候你感受到的不是驾驶的乐趣,而是现代科技对你无情的嘲讽。
而且,你总这么干,电池的BMS,也就是那个“赛博老妈子”,它就懵了。它搞不清楚电池的真实状态了,那个表显续航里程就会变得跟渣男的承诺一样,越来越虚。今天显示还能跑50公里,可能你刚出小区就趴窝了。
说真的,我以前用手机就是这样,非得用到1%自动关机,感觉占了天大的便宜,结果就是一年换块电池,我可真是个省钱小天才。把这种习惯带到车上,那不是省钱,那是准备把车直接送走。
所以你看看,这事儿是不是特别拧巴?
每天充电,本来是养生局,结果被一堆人玩成了“天天满电”的自杀局。
用完再充,本来是图省事,结果成了“极限施压”的作死局。
车企们整天在那儿吹他们的电池技术多牛逼,什么800V,什么CTB,什么麒麟电池,听着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似的。结果呢?决定这块电池寿命的,不是这些高大上的技术,而是你,一个连说明书都懒得看的普通用户,每天晚上插上充电枪时的那个念头。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电池寿命的关键,也不在宁德时代,在你的手指头,看你愿不愿意在屏幕上多点那一下,把充电上限设置成80%或90%。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电池比作一个情绪不稳定的00后,可能有点缺德,但你别说,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你得哄着它,顺着它,让它在20%到80%这个舒适区里反复横跳,它才能给你好好打工。你非要跟它对着干,要么让它撑死,要么让它饿死,它直接就辞职不干了,到时候哭的就是你。
所以,别纠结了。
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是什么?
是别太把这破车当回事儿。
它就是个工业品,一个消耗品,一个把你从A点送到B点的铁罐头。你对它再好,它也就是个工具。你对它不好,它也只是坏得快一点。你天天研究怎么充电,怎么保养,省下来的那点电池损耗,可能还不够你因为焦虑多掉的那些头发值钱。
与其焦虑电池,不如焦虑下个月的花呗,或者老板今天看你的眼神是不是又不对了。
因为最后你会发现,最好的用车心态,就是别把车当爹供着。让它干活,让它淋雨,让它折旧。浅充浅放当然最好,但偶尔应急充到100%或者用到10%又能怎么样?天又不会塌下来。
这,才是走出电量焦虑的唯一法门。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