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家不靠互联网造势、不靠明星代言、甚至老板连微博都不怎么发的车企,能干到市值1900亿港元?这可不是什么新势力PPT造车,而是实打实卖车、出海、搞研发的奇瑞。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企业的掌舵人尹同跃,今年已经62岁了,满头白发,说话慢条斯理,被网友调侃“像刚退休的老校长”。可就是这么一位“老汉”,却带着奇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绝地反击”的戏码。有人说他是“车圈孤勇者”,也有人说他是“赌上命的倔老头”。但你不得不承认,没有尹同跃,就没有今天的奇瑞。
这背后,是他三次近乎“自杀式”的豪赌。每一次,都像是在悬崖边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先说第一次豪赌:从“山寨”起步,靠“仿制”杀出一条血路。
时间回到1999年,那会儿中国老百姓想买辆私家车,简直是奢侈。桑塔纳20万一台,普通家庭十年不吃不喝都买不起。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奇瑞推出了“风云”——发动机是福特设计的,车身抄的是西班牙图纸,连零件都是从大众特约供应商那儿“偷偷”拿来的。
这操作,搁现在早就被喷成筛子了。可你要知道,那时候中国哪有自主研发能力?连发动机都不会造。奇瑞这波操作,虽然“不光彩”,但确实让老百姓第一次用5万块就开上了车。后来的QQ更是神了,长得跟雪佛兰Spark一模一样,车门都能互换,价格却便宜了四分之一。
你说这是“抄袭”?没错。但换个角度看,这是不是也挺“真香”的?它让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了消费品。当年多少家庭,就是靠着一台QQ完成了人生第一辆车的梦想。你说它“劝退”?不,它让更多人“上头”了。
第二次豪赌:宁可销量跌出前十,也要转型做“好车”。
到了2012年,奇瑞的日子不好过了。QQ卖得再火,也改变不了“修车排队”的口碑。市场上比亚迪、长城一个个支棱起来,而奇瑞还在靠低价走量,品牌越来越“廉价”。
这时候,尹同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砍掉低端车型,全面转型,走高端化路线!
他说:“坐奇瑞和坐宝马都能到合肥,但别人看你的眼神不一样。”这话听着有点心酸,但也特别真实。他想让奇瑞不再是“买菜车”,而是有尊严、有技术、有品牌的“国民神车”。
于是,他大刀阔斧改革:请来福特、泛亚的顶级技术专家,重建研发体系;把品牌拆成奇瑞、观致、捷豹路虎、凯翼,各司其职;甚至把研发团队打散重组,搞“专业化分工”。
这一通操作下来,财务压力山大,2019年负债超700亿,销量也一度跌出前十。可正是这套“笨功夫”,让奇瑞的技术底子厚了起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i-MS智能平台,这些听起来有点“中二”的名字,其实是奇瑞真正开始自研的标志。
更牛的是,这套体系被复制到了海外。在巴西,奇瑞专门开发了适应乙醇汽油的Flex Fuel发动机;在俄罗斯,它的车成了当地年轻人眼中的“出片利器”;在中东,奇瑞甚至成了警车供应商。22年,80多个国家,累计出口超400万辆——这哪是“油老虎”,这是“海外战神”啊!
第三次豪赌:押上一切,all in华为,做“汽车界的华为”。
到了新能源时代,奇瑞有点跟不上节奏。比亚迪有DM-i,吉利有雷神,长城有咖啡智能,而奇瑞的电动化布局,慢了半拍。
这时候,尹同跃把宝押在了华为身上。他亲自飞深圳,签战略合作2.0,公开表态“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就摔跟头”。他还把原本属于自家高端品牌“星纪元”的MPV首发权,让给了鸿蒙智行的智界。
这操作,说难听点是“自废武功”,说好听点是“壮士断腕”。他甚至把智界独立成事业部,投入5000人研发团队,三年砸上百亿,还要求供应商“质量标准超过BBA”。
可现实有点打脸。智界S7交付慢,R7高开低走,月销从近1.6万跌到五千多。余承东都说“做五个界太难了”,奇瑞却还在硬撑。你说他图啥?图的可能就是那一口气——不想在新能源时代,又被落下。
横向比一比,奇瑞的对手们都在干嘛?
比亚迪,那是“技术流”代表,三电技术顶呱呱,销量常年霸榜。但它的问题是,高端品牌(仰望、腾势)还没完全立住,智能化这块也被新势力抢了风头。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走路摇头晃脑”,领克、极氪、银河全线开花,出海也猛。但它太“贪多”,品牌太多,用户容易混淆,内部资源也容易打架。
小米汽车,一上来就是“车界网红”,SU7颜值爆表,粉丝上头。但它毕竟是新手,产能、品控、售后还在经受考验,能不能持久“真香”,还得看后续。
相比之下,奇瑞没那么多花哨,但它技术扎实、出海早、体系稳。你说它不够“酷”?但它够“扛造”。你说它不够“快”?但它够“稳”。
现在回头看,尹同跃这三次豪赌,一次比一次凶险,一次比一次孤注一掷。从“仿制”到“转型”再到“联姻华为”,他像是一个老派工匠,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科技先锋。
奇瑞上市那天,开盘涨11%,市值破1900亿。有人笑说“天塌了”,老车主气得蹦起来——当年几万块买的车,现在公司值这么多钱。可换个角度想,这不正是“真香”吗?
奇瑞不是最炫的,但可能是最拼的。它没有北上广的资源,没有资本的热捧,靠的就是一股“不能让人看不起”的劲儿。
这样的奇瑞,你会考虑买它吗?
这样的尹同跃,你觉得他赌对了吗?
如果换你,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