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抛个问题:奔驰、宝马、奥迪(BBA)这仨豪门,靠着在欧洲家门口——慕尼黑车展上集体亮绝活,真就能翻盘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吗?话说前两年电动车横空出世,BBA的动作一直都挺慢的,怎么突然如今整个开挂了,什么800V快充、大屏AI、续航900公里、撞脸华为、微信支付宝都招呼进车里来了?事情要真这么简单,那中国新能源品牌怕不是要凉凉了?可问题真就有这么简单吗?
咱们先看看这回亮相的产品阵容。奔驰这回上的GLC EV,800V高压快充,10分钟整上260公里,看数据够唬人,还弄了个39.1英寸大屏,现在谁还比屏谁大、像素谁高?纯电续航735公里,空间也加大了,外形走个复古风,见仁见智吧。宝马放了个iX3出来,900公里续航,4K大视野投影、场景化AI体验,内容生态直接对中国“卷”起来。奥迪就骚了,Concept C整个纯电双座跑车,赛道起家,历史情怀拉满,600公里续航还整了敞篷,噱头和高档感都有。但你真琢磨琢磨,这几台车最怕啥?怕的不是没人买,而是中国车市压根变了天。
问个直白的:为啥BBA在中国卖电动车,近两年就走进“谁买谁后悔”境地?那俩原因说得很明白——第一是产品力,第二是战略摇摆。
油改电这事儿,车圈人常说——本来是豪华燃油车,瞎塞个电池当电动车卖,看着谁都尴尬。空间没腾出来,续航也就那么回事,更别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基本跟不上中国互联网品牌的进化速度。你奔驰宝马卖几十万,结果智能驾驶芯片只2TOPS,人家理想小鹏都干到2000TOPS以上了,谁会花钱买个半残版的“豪华车标”?
价格“跳水”那更离谱。宝马i3指导价35万多,终端价还剩一半,不打骨折都不带人问。你是哪怕打骨折,中国消费者也开始懒得理你。以前买宝马奔驰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碰见问价像砍白菜,这还给谁面?
再问一句:品牌金身还能保多久?中国新能源车老早卷到蔚来、理想、比亚迪、极氪、小鹏压着技术和服务猛冲。自动驾驶、视觉交互、娱乐生态、硬件叠加,年年都有新花样,拼的早就不是老式工艺和平顺底盘,而是全套智能体验和科技创新。你奔驰宝马百年老厂,工业水平一线,但数字体验、互联网基因,哪条有中国品牌卷得狠?当中国人试惯了语音唤醒、自动泊车、AR导航后,会为你那一套豪华皮座椅、慢吞吞的OTA买单吗?
战略上,三家放不下“燃油老本”。本来刚喊着“2030年全电动”,去年一看形势不妙立刻调整成电子老幼皆宜,明智地把话说圆,谁还敢All In?奔驰CEO说话也变了,宝马老板更不嘴硬:“全面电动化危险!” 这不就跟冷水洗澡,猛一热乎,立马又缩回去了。燃油车剩的红利要啃,新能源车要跟,结果两头都没啥建树。
可你以为BBA就没人了?也不见得。毕竟家底厚、口碑还在,关键是终于知道该在中国得“入乡随俗”。奔驰智能座舱/车机主打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宝马直接集成大模型,专门为中国做语音、导航、娱乐,还有华为鸿蒙生态啥的,奥迪就直接跟华为联姻,乾崑智驾配激光雷达直接越级。
那接下来,还有机会吗?我说,机会有,但没想象中容易。传统豪华车企还想做高端电动车,有啥障碍?
第一,心态没转过来。 电动车的逻辑和燃油车时代早就天差地别。最顶级工程团队、最精确工艺做出来的不一定最受买单欢迎。年轻人上车拼的是智能座舱生态、字节AI、超级快充,不是大皮沙发加实木仪表。如果还端着百年贵族习气不下来和用户平视,产品再好也无用武之地。
第二,供应链和软件能力短板太明显。 中国车企卷卷卷,电池、电机、电控、底盘自研不断突破不说,芯片、车载AI、智能驾驶全流程都想要可控。你奔驰宝马还得进口Mobileye芯片,人家蔚小理激光雷达国产一大把,阿里、百度、华为生态随手接入,定制化落地就是快。哪怕花钱合作,落到地儿也追不上中国速度。
第三,价格早就撑不住“豪华滤镜”了。 以往奔驰宝马天然加价,没人觉得过。现在国内甭说比亚迪腾势把纯电SUV卷到30万以下,极氪、智界、蔚来同价位产品,每个痛点都给你拿捏妥帖。你再端着卖贵,销量只能看天吃饭。如果学中国卷低价,品牌光环还得遭二次打击。
不过,有句话得承认:电动品牌大战才刚开始。 中国新能源车前两年喊着“干掉BBA”,真到量产卷技术,才发现自己也在换电、座舱、体验、成本、品控上不断试错。如果BBA真切认识到了自己短板,不再喊“我最懂车”,而是以开放心态深度跟中国生态融合,能不能杀回来?那还真不好说。
我就问,如果哪天奔驰/宝马的纯电SUV上华为智驾、科大讯飞语音、百度地图、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甚至抖音全家桶,操作快得飞起,还有欧洲底盘调教和品牌光环支撑,定价也合情合理——你说,懂行的中国人还会一口气全选本土新势力吗?谁敢拍胸脯保证?车圈没什么永远的铁律,技术总是跑得比品牌情怀快。
所以,慕尼黑车展这波BBA新电动,算是“班门弄斧”还是“回炉重造”?我看二者皆有。 归根到底,BBA要想真正在中国市场翻身,不能只做一次大新闻、一场地板价,更要补齐数字化、生态、定制化能力,和中国市场讲同一种语言。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豪华不再只靠标志和面子撑着,内功没练到位,说什么都是虚的。奔驰、宝马、奥迪想赢回局势,得把中国速度、中国思路装进自己骨子里。否则,嘲笑他们“杂牌高端化”的机会,大家以后还得不断见。
稀里糊涂的豪华光环,终将抵不过聪明的中国市场。车圈的未来,还是得靠谁跑得最快、卷得最狠、想得最明白。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