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电动车、三轮车“1查2扣3禁止”成新常态,骑行上路的日子再不能偷懒
内容:
早些年,咱们街坊每天早上赶着去早市,一水儿的小电驴,见缝插针地穿过十字路口,头盔什么的能不戴就不戴。邻居张大妈一直说,“头盔闷得慌,反正我是近道买个菜,哪个警察能管到我?”这话在今年初还是玩笑,九月份听说新规一落地,老太太直接在微信群里发了个“求推荐轻便头盔”,谁能想到这么快就风向变了。
去年年底,村东头马哥偷摸给三轮换了组大电池,本来想拉货多点儿力,好家伙,才用俩月,前阵子交警查得狠,说一看电池牌子不对,非得拆下来当场还原。马哥跟我说,“以前整车一换,能用几年,现在还得专门跑去售后验明正身,没那个闲工夫。”其实这块料事儿挺烦人:原装配件合规,师傅常念叨,什么都想便宜一点最后容易吃亏。
这周在保定出差,刚进城发觉路上电动车三轮车都戴着五颜六色的头盔——有那种看片嫌丑的亮橙色,卖家还自夸,“这色警察都爱看,不容易挑!”而且机动车牌也分了档,师傅说你想跑快,蓝白的挂上去,车速带点风,不过黄底黑字的那种给超速电动三轮挂的,一弄犯忌,没驾照直接罚单几百起。听送快递的小李讲,去年有同事胆大点儿,无证开“黄牌”三轮,全队一起到派出所陪蹲了半天。据说有地儿还真开始让路口摄像头抓头盔不合规,家里老爷子玩转网络,后台收到提醒“一条违法照片”,都乐了半天。
忘了说,再往北走,吉林听到说“一盔一带”检查连夜没停过,电动车乱停放小区门口倒得满地,前阵子下雨,三轮遮阳伞让拆得精光。老苏师傅跟我碎嘴:“那玩意安着是图省事,但要真给查下来的,一桩桩一条条罚得比扣薪水还冤。”山西那边据群友爆料,隰县交警连儿童电动滑板都顺手查了几辆,说是防患未然。
有些配置咱们外行还真不懂,像今年市面上出的智能定位锁,说法是:“停哪儿都能让物业查到,还能远程响铃。”但师傅直言其实就是让你死心塌地停在指定车棚,否则乱放一回,消防队长上门找茬。可老家里头,许多年长点的车主认死理,总觉得车只要别堵着就没事。小区微信群吵过好几回,不少人说“乱停两年都没人专管,这阵说扣车说罚款都谁信?”结果前两周新规真一落地,物业门口一夜之间空了一半。
前两天下班回来,楼下电梯口几个邻居谈天,说去年的行程轨迹最多被查三回。今年长春刚试点非现场执法,买菜路上跑一趟能被电子警察盯上,连骑车牵狗的小习惯都规到“重点整治对象”。老魏师傅打趣,“以前骑车带娃去幼儿园,警察微笑着说‘别忘了戴头盔’,现在见你空头就喊‘站住检查’,啥世道啊。”
听圈子里有老司机讲,电动车三轮车这行也有“油改电”之后的小众品牌搞得很乱。某牌号据说市面只卖东北一带,但装配自带双透镜大灯的,夜骑照路效果跟摩托没两样,身边老刘试了“贼亮,白天都刺眼”。可这玩意一旦挂低速牌照,查得更严。
说到养护,也有点门道。像三轮的后胎,换一次师傅总念:“买便宜的今儿滑得快,改天你自己摔跤。”车友群里有人信“胎压高了省电”,结果一到冬天随便压一脚都打滑,邻居老杨摔出个髋骨粉碎,家属直接怨起他懒得去换好胎。
顺嘴说一件,头顶头盔还真不是“形式主义”。去年秋天,马路边有户老人独自骑电动自行车侧翻,头盔顶了下去,要不是那一顶,估计脑袋真不是小事。医院急诊医生感慨:“每年进来的没戴盔的,多半是出大事。”
至于事故,有车友吐槽,说家门口某次三轮逆行,交警都没拦,直接摄像头后台认定,罚单隔三天微信推送到家,想申诉都懒得跑。
新老对比起来,这一轮政策为啥比几年前起来更细?有人说是因为学生返校,城市流量暴涨,当然也有电池安全那档子事。圈子里以讹传讹,说旧车能混一天算一天,哪晓得新规真条条细节都给盯上。
这两天微信车友群挺热闹的,有人晒新头盔照片,也有人嚷嚷电池被扣。村口老王说,买电动车明年再买就贵了,最近售后忙得喝水都顾不上。都说“时代变了”,可出门骑车该戴盔,买车该挂牌,自己那点习惯也都得一点点改正喽。
我家隔壁小黄这会儿正琢磨给他的老三轮贴防水标,怕下雨又被师傅逮住拆。晚上吃饭时还念叨,“这日子,与其抱怨,不如多留点神。”
信源嘛,有圈友群自测电动车定位锁管控有效、有师傅乱砍电池现场见警察、我爸医院急诊当班看头盔事故、保定市街头直观头盔佩戴现象、邻居微信群实录停车整改,都有来有去,谁信谁自己掂量。
至于今后,咱们也只能顺着管,骑车戴盔、别乱改、挂牌,就这几样,每次下班图省事懒得戴头盔的,想想我楼下那个摔了胳膊的小杨。算了,后头电梯里闲聊,我劝他买个能吸汗点的头盔,省得暑天又喊闷。
——说不准,还真有小区物业等着查哪家电动车贴满小广告,能罚点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