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周榜出炉,轩逸稳居榜首,大众本田紧随其后

要说现在国内车市的江湖格局,那真是风云变幻,神仙打架。

一个榜单,能看尽多少恩怨情仇和起落沉浮?

2025年8月第四周合资车销量排名新鲜出炉,看着那一长串数据,心里多少有点悬念。

都说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可你要真问路上最多的是啥?

照目前的意思吧,日系、德系这两大势力依旧是座大山,奔驰宝马奥迪,还是那些熟面孔,主场从不让步。

合资车周榜出炉,轩逸稳居榜首,大众本田紧随其后-有驾

日系稳坐钓鱼台,轩逸都快把榜首当成自己家沙发,稳得一比。

就这表现,谁还敢小瞧日产?

轩逸0.69万辆的成绩,又往上拔高了一点。

紧跟其后的,是大众朗逸,虽说“基本盘”两个字听着狠无奈,但保守咱也得说句实在的——稳定才是硬道理。

毕竟不是谁都能吃热乎的,也不是每辆都能咸鱼翻身。

朗逸这回0.54万辆,说白了增长有点拉胯,没啥新故事可讲。

第三把交椅给了速腾,也是大众系的又一老熟人,依赖群众基础扎实,风格一如既往——没啥大波动,踏实赚销量。

把一些话摆明了,这前面三甲,盘子很大,谁也没法随便撼动。

接下来,途观L和RAV4荣放轮番坐镇,稳进榜单前五,SUV领域的“半壁江山”也是硬生生被合资给撑出样来了。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风口吹得猛,合资SUV已经眼瞅着要掉队,尴尬得很。

可每每榜单一揭晓,就发现群众还是吃老菜最香。

RAV4、途观L这些车型,像是谁家老母鸡,怎么抢它巢里的蛋都不带虚的,底盘够稳,你说气人不?

再往下瞅,前十还有帕萨特、凯美瑞、迈腾、探岳、CR-V这些熟得不能再熟的名字轮番亮相,两边各占着位子,生怕哪一方多一辆少一辆能打起来。

德系VS日系,这场“世纪对决”,可能得从老爷子那辈打到孙子辈。

说来你别信,这几个里头随便挑俩老对手,都足够拍一出宫心计出来。

凯美瑞0.39万辆,硬生生反超了迈腾的0.38万辆,后者心里小九九估计不是味道。

你看这点差,像不像临门一脚踢偏的射门,谁能想到关键时刻还会掉链子呢?

其实榜单的第二梯队才是修罗场。

假如说第一梯队是皇帝的亲儿子们,稳如狗抢不走。

那第二梯队就是庶出的,一年到头互相琢磨谁能上到老大那张床。

探岳、本田XRV、锋兰达、昂科威PLUS、途岳,结结实实都挤到0.30万辆的分数线以上。

你追我赶有点像奥运百米决赛,没到最后谁都别嚣张。

雅阁、日产N7、奥迪A6L也都排进前二十,也算个头脸人物。

群众们选这些车,图个啥?

一是认牌子,二是信口碑,三呢,还是习惯。

有时候人是不愿离开舒适区的,你喊了八年新能源,老江湖还是回头抱紧了日德牌大腿。

这道理其实比谁都明白。

说到豪华品牌,奔驰GLC、C级、E级,还有奥迪Q5L,依旧是那种不差钱的主们首选。

每周销量,随便一辆都能破0.22万辆,说明什么?

有钱人多么?

也不是,主要是人家品牌号召力在,一句“你家门口那谁又换奔驰了”,杀伤力贼大。

宝马X3这回也找回感觉,达0.17万辆,排进前三十,这噱头拿出去喝个早茶能吹一年。

其实大部分普通人也想买,就是钱包不太给力罢了。

羡慕归羡慕,买还是得理性,毕竟“车是买来开的,不是用来装的”,这话谁拎不清?

合资车周榜出炉,轩逸稳居榜首,大众本田紧随其后-有驾

榜单继续往后翻,铂智3X、卡罗拉、伊兰特、天籁、奇骏、思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都挂在前五十,但画风真不咋地。

内部卷得厉害,外部又被新势力压着打,有点谁也没落好。

合资车周榜出炉,轩逸稳居榜首,大众本田紧随其后-有驾

尤其是卡罗拉、伊兰特、思域,“月销轻松破万”成了过去的诗和远方。

现在周销也就刚过0.10万辆,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哎,时代真的变啦,饭圈词汇都要拿出来了,谁还记得昔日神车的风光啊?

其实,丰田铂智3X倒值得聊两句,作为主打电动化转型的新棋子,0.13万辆的数据,看起来很尴尬。

新能源风这么猛,结果市场反馈“还得再打打磨磨,你别急着把牌扔上桌子”。

一边还在试水,一边老粉丝们观望,搞不好这就是新旧交替的尴尬期。

谁让新能源很酷,可被合资的“稳定、安全、面子”三板斧一摆,谁都一时间动不了真格。

说是折腾新能源容易,真叫用户埋单才难。

所以不少号称“新势力”的车子,便宜是便宜,可真轮到买账,面对熟悉的牌子,消费者还是会瑟缩一步,“我才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看着这些榜单里的老面孔鞭长莫及,有点心酸又好笑。

你问咱觉得这是新势力问题还是日德系太强?

都不是,其实只是普通家庭买车更念旧罢了。

还得提一句,新能源虽然没彻底抢了风头,但势头确实猛。

榜单已经从年初的油车全面碾压,慢慢被插混、纯电车型搅到一锅粥。

部分厂家坐不住了,一边推出混动新车,一边下猛药打折。

咱见怪不怪,毕竟车市剩下的都是刺头玩家。

你来我往,都想抢一口蛋糕吃。

但说到底,本周榜单线索捋下来还真挺有戏剧性。

一面是老品牌坐享余晖,不依不饶;

一面是新势力与改革派揶揄着前浪,想“鲶鱼效应”一把,但最终“大鲸鱼撑水面,鲶鱼搅浑水”。

轩逸还在王座上,对手就是想休息一回都不给机会,销量依旧稳住。

马上要到金九银十,该出新车的出新车,该清库存的清库存,谁能守住底线、谁能意外逆袭,下波又得大洗牌。

说上天听点儿,这就是车圈的世界,哪有铁打的江山,都是轮流坐庄。

从市场表现上说,消费重心依然在家用、皮实、省心这几个关键词上打转。

新能源再潮,终归还没做到家家都敞开怀抱拥抱新趋势。

人们的钱包决定了思路,别看大家在朋友圈咔咔晒智能大屏、自动驾驶,真掏腰包的时候,宁肯踏踏实实选个老朋友。

而合资品牌恰恰抓住了这种“中庸心理”——你要技术有技术,要口碑有口碑,出了毛病售后稳得一批,咱踏实省心不出错。

反观新能源品牌和二线合资,压力真的不小。

要不怎么说“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技术、价格甚至营销模式,谁先卷、卷到深处,最后剩下的也许就是“复读机”大战卡带机,大家谁都不服谁,还是要看内容和口碑。

不过,把话搁这,消费者永远是最现实的裁判。

谁能调到他们的钱包和胃口,谁就是主角。

被榜单点名的这些车型里,有的值得表扬,有的只能自我反省。

不变的是,市场竞争始终如火如荼,未来几个月,新能源能不能更进一步,谁又能扛住阵地,都值得持续观察。

其实回看整个榜单,最核心的密码就是“信任”二字。

老车企的信任积累还在吃老本,新势力还在闷头追赶。

等新旧彻底交接的时候,说不定夜晚都会多几分凉意。

咱们谁也不能预言下一个“销冠”会是谁,但只要市场有需求、消费者有选择,天天都是新故事。

好了,说了这么多,轮到你来开麦了——你现在买车会选谁?

日系、德系还是尝尝新能源新口味,来说说你会怎么挑?

你觉得榜单里的冠军能坐稳多久?

还是说很快要换人了?

评论区见!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