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9X的900V混动+五激光雷达方案,为什么让奔驰EQS和宝马i7的产品经理连夜开会?

极氪9X的900V混动+五激光雷达方案,为什么让奔驰EQS和宝马i7的产品经理连夜开会?

京石高速服务区,我盯着手机看了眼时间——9分17秒,电量从23%跳到81%。旁边充电桩上那台理想L9的车主探过头来:“兄弟,你这什么车?我这都充了半小时了才50%。”我指了指极氪9X的车标,没多解释。回到车里,那个145kW的发电机还在高速巡航时悄悄给电池补能,仪表盘显示预计90分钟后电量能到80%。这种感觉有点微妙——你开始意识到,所谓的“里程焦虑”可能从来不是续航数字的问题,而是补能效率的问题。

浩瀚超级电混系统把电压平台直接拉到900V,配合那台热效率46%的2.0T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突破1030kW。数据层面的3.1秒零百加速反而不是重点,真正值得琢磨的是这套架构的底层逻辑——当竞品还在400V到800V之间纠结的时候,极氪选择了一条更激进的路线。38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单程京石刚好够用,配合6C超快充,城际出行的节奏完全变了。

底盘这块确实下了功夫。闭式双腔空悬的响应速度比传统开式快30%,最大举升行程110毫米,离地间隙能调到288毫米。双阀CCD电磁减振的阻尼调节精度达到毫秒级,配合那个48V主动稳定杆,0.2秒内就能把底盘抬升80毫米。我在山路上试过几次急弯,车身侧倾几乎感觉不到,麋鹿测试82km/h的成绩放在一台2.3吨的SUV上,多少有点反常识。

极氪9X的900V混动+五激光雷达方案,为什么让奔驰EQS和宝马i7的产品经理连夜开会?-有驾

行云座椅的四种模式切换逻辑倒是挺有意思。零重力模式下靠背145度、腰部122度、腿部125度,压力分布比普通座椅均匀35%左右。伊姆斯躺椅模式的靠背132度配合腿托和脚踏,形成一个接近水平的支撑面,长途坐着确实轻松不少。那个180度旋转对坐的设计,配合17寸3K OLED滑移屏,商务接待的场景基本能应付。22个点位的揉捏加敲击,8种手法联动4组气袋,按摩椅模式的体验接近专业设备水准。

Naim音响这套32扬声器、9.2.4.8声道的配置,声压级误差控制在±1dB以内,达到Hi-Res Audio金标认证。宾利同款供应商,频域覆盖20Hz到40000Hz,M型钛膜高音扬声器的声音扩散性和线性响应确实到位。六种音场模式里,“殿堂级演唱会”那个混响效果还原度挺高,播放交响乐的时候乐器定位精准度能到95%。当然,这种声学体验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是锦上添花,但放在这个价位段,配置水准明显越级了。

H9智驾方案的五激光雷达系统是个狠角色。520线垂直扫描,分辨率比主流128线雷达高四倍,雨雪天气能精准识别300米外的障碍物。双Thor芯片提供1400TOPS算力,支持L3级自动驾驶。我在陆家嘴那片复杂路况跑过一次,连续10公里无接管,变道成功率99.2%。这套硬件成本据说只有奔驰EQS、宝马i7的六成,性价比确实有点夸张。

2000MPa超高强度钢混合铝合金车身,侧面撞击测试B柱变形量8cm,远低于国标15cm。智能防横风系统在120km/h横风中的横向位移控制精度比传统ESP提升40%,高速跑长途的时候稳定性明显感觉得到。43颗感知硬件支持的千里浩瀚安全辅助,AEB自动紧急制动和ESA紧急转向辅助的反应速度在0.3秒左右,“鬼探头”场景下的识别和制动及时性还算靠谱。

极氪9X的900V混动+五激光雷达方案,为什么让奔驰EQS和宝马i7的产品经理连夜开会?-有驾

天地尾门的上下分体式结构,上门展开能当2.5平米的遮阳棚,下门变形成承重150kg的座椅。露营的时候配合车载冰箱和220V外放电,后备厢基本就是个简易厨房。揽景座椅隐藏在尾门内部,展开后坐垫压力分布均匀度92%,配合环幕贯穿尾灯的42242个钻石切割型面,氛围感还不错。

6.3平米座舱空间,人均超过1平米,第二排腿部空间1.2米,三排头部空间都超1米。60km/h时速下二排噪音52分贝,11块PVB隔音夹层玻璃加双主动降噪的效果比较扎实。1.03平米可开启全景天窗,座舱采光面积4.2平米,配合月影蓝、极地白、琥珀棕三种内饰配色,通透感确实到位。

极昼白车漆采用纳米级钛白材料和珍珠粉复合涂层,1300°C高温淬炼,漆面厚度120μm,硬度6H,抗刮擦能力比普通漆面强50%。阳光下能反射出密集的微小棱镜效果,形成波光粼粼的视觉层次。这种“流动光影”的设计语言,跟劳斯莱斯库里南那种古典格栅的路线完全不同,科技感更符合新能源时代的审美取向。

极氪9X的900V混动+五激光雷达方案,为什么让奔驰EQS和宝马i7的产品经理连夜开会?-有驾

预售1小时4.2万台订单,其中20%是极氪001老用户置换。这个数据说明品牌内部循环已经建立起来了。用户共创的概念玩得也挺溜,招募车主参与航天任务保障车队,营销噱头是有的,但至少证明品牌在用户运营这块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说白了,极氪9X这台车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某个单点技术有多炸裂,而在于它把一堆本该出现在百万级豪华车上的配置,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整合到了一起。900V混动架构、五激光雷达、Naim音响、行云座椅,每一项单拎出来都不算黑科技,但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越级感”。

至于这套技术路线能不能跑通,市场会给答案。反正对于那些预算卡在百万以下、又想体验旗舰级配置的人来说,极氪9X或许是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毕竟在这个价位段,能把硬件成本压到竞品六成、同时保持配置水准的车,确实不多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