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咱们都听了几十年,现在新能源车时代,充电的“路”也得跟上。
最近开车的朋友估计都刷到了个大消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这些六个部门一起发了个文件,专门解决咱们充电难的问题,说要花三年时间把充电设施的服务能力翻一倍,以后开新能源车出门,再也不用为找桩、等桩、充电慢发愁了。
一、农村和高速充电再也不用“望桩兴叹”
说起充电,不同地方的朋友烦恼真不一样。
城里小区、商场周边充电桩还算能见着,但农村的朋友估计最有感触,尤其是过年过节开车回老家,想找个公共充电桩比在村里找个咖啡店还难。
去年我表哥开新能源车回乡下,从镇上开到村里二十公里,快到村口车就提示电量不足,在镇上转了三圈才找到个慢充桩,充了四个小时才敢继续走,到家天都黑了。
高速上更别提,一到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桩前排的队能从充电车位排到加油站,有次我在某高速服务区亲眼见着,十辆车排队等四个桩,后面的司机干脆在车里打起了扑克,都说“充电一小时,排队两小时”,本来开开心心的旅途全耗在充电上了。
这次新方案就盯着这些“短板”使劲。
农村这边,到2027年底,所有还没建公共充电站的乡镇,每个至少要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以后不管你是在乡镇的汽车站等车,还是去村里的农家乐玩,甚至在镇上的货运站卸货,都能顺道充上电,过年回家再也不用提前规划“充电路线”了。
高速方面更给力,除了特别冷、海拔特别高的地方,全国所有高速服务区,连停车区都得能充电,还要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的“超快结合”充电枪,以后跑长途在服务区歇口气、泡杯面的功夫,电就充得差不多了,再也不用因为充电耽误赶路。
二、充电速度要“告别慢充时代”了
现在咱们用的公共充电桩,平均功率才45.5千瓦,说出来你可能没概念,举个例子:你开辆续航500公里的车,用这种桩从20%充到80%,得一个半小时。
上次我媳妇开新能源车去商场逛街,想着停在充电桩旁边,逛两小时回来正好满电,结果逛完化妆品区、服装区、超市一圈回来,电才充了40%,后面排队的车已经按了三次喇叭,她急得拎着购物袋就跑,说“比等外卖还煎熬”。
这次方案把充电速度当成了“主攻方向”。
一方面是给老桩“焕新”,那些用了8年以上的旧桩,还有只能充交流电、电压在800伏以下的桩,都要更新换代,让它们更安全,兼容性更好,以后不管你开的是比亚迪还是特斯拉,插上就能充。
另一方面是建“快充大军”,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还有省会城市,要重点建大功率充电桩,全国城市要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这里面专门有10万个是大功率的,以后充电就像给手机用66瓦快充头,半小时充个三四百公里,逛个超市的功夫电就满了,再也不用在充电桩旁“干等”。
三、小区装充电桩不用再“跑断腿”
对咱们普通车主来说,最方便的还是自家车位装个私人充电桩,下班回家往车位一停,插上枪就能充电,早上起来满电出发,比去加油站还省心。
但住老旧小区的朋友估计都有同感,想装个充电桩比“西天取经”还难。
我同事老李住的小区是二十年前的老小区,去年想装充电桩,物业说“电网容量不够,不能装”,找电网公司,电网说“得物业盖章同意”,来回跑了物业、电网、社区七八趟,最后桩还是没装上,现在每天下班还得绕三公里去商场充电桩充电,回来车位都没了,气得他直拍方向盘。
这次方案想出了个新招,叫“统建统服”,简单说就是让专业的运营商来统一建、统一管。
新建的小区更不用说,每个固定车位都得预留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以后买新房就能直接规划充电桩。
老小区呢,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把充电桩一起规划进去,到2027年底还要打造1000个试点小区,运营商来统一设计、建设、维护,咱们业主不用再自己跑手续,每月交服务费就行,出了问题直接找运营商,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
四、新能源车还能当“移动充电宝”
你以为充电桩只能给车充电?这次方案里还有个“黑科技”,叫车网互动,就是让新能源车能给电网“反向供电”。
简单说,以后你家新能源车停在车位上,不光能从电网充电,还能在用电高峰的时候把电池里的电放出来给电网,帮着调峰,就像个“移动充电宝”。
上次看新闻,国外已经有小区用这种技术,夏天用电高峰时,几十辆新能源车一起反向放电,小区都没停电,车主还能从电网公司赚点电费,这不就是给新能源车“搞副业”嘛。
方案里说要扩大这种车网互动的试点,让电网公司、虚拟电厂一起搞区域级、省级的测试,到2027年底要新增5000个双向充放电设施,反向放电量要超过2000万千瓦时。
以后说不定咱们的新能源车不光能当交通工具,还能当家里的“备用电源”,万一小区停电了,用新能源车给冰箱、空调供电,甚至给手机、电脑充电,想想都觉得方便,新能源车一下子成了“多面手”。
这次六部门一起发的这个方案,可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解决咱们开车人的痛点。
从农村到高速,从充电速度到小区装桩,再到新能源车和电网互动,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以后充电设施越来越多,充电越来越快,小区装桩越来越方便,开新能源车出门心里就更踏实了。
相信再过三年,咱们开新能源车就跟现在开燃油车一样,想走就走,不用再提前规划充电路线,不用再担心半路没电,新能源车也能真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咱们的出行又绿色又省心。
参考资料
金融时报客户端:《重大利好!六部门联合发布!》
网易新闻:《利好,六部门联合印发!》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