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的小伙伙伴们都知道一件事儿——2025年10月,长安汽车突然在成都搞了场"看似低调实则炸场"的发布会,主角就是国民神车CS75系列的两款新产品。
一个是2026款CS75 PRO,一个是第三代CS75 PLUS的智慧冠军版。
本来大家都以为就是常规的外观调整、配置升级这套路,结果一看官方数据表直接就懵了。
2026款CS75 PRO从9.79万元起价,搭载1.5T新蓝鲸发动机配8AT变速箱,零百加速能做到7.9秒,综合油耗只要6.89升每百公里,十月底前还有置换补贴能降到7.59万起。
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说"这是要硬刚比亚迪宋PLUS和哈弗H6",有人说"老将出马果然一个顶俩",甚至有车评人直言这是"扮猪吃虎"式的杀招。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下半年SUV市场的冲刺期,CS75作为累计销量破两百万的"十年国民神车",突然甩出这样的成绩单,问题来了:这到底是老牌劲旅在硬刚新势力,还是早已蓄势待发的一场精准狙击?
咱们今天就来扒扒这背后的干货。
第一部分:1.5T配8AT怎么做到既快又省油?长安这次到底藏了什么王炸
说到2026款CS75 PRO和CS75 PLUS冠军版的这次升级,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动力系统的全面迭代。
两款车都搭载了长安最新研发的"新蓝鲸1.5T直喷增压发动机",配合全新一代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看起来就像是简单的换个发动机配个变速箱,但实际上这套组合拳打出来的效果真的让竞品措手不及。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台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141千瓦,峰值扭矩高达310牛·米,这个数值已经接近很多2.0升自吸发动机的水平了。
最狠的是零百加速时间控制在7.9秒,这意味着日常超车、爬坡、应对各种路况的动力响应都不会拖沓。
看看竞品的参数就懂了,比亚迪宋PLUS 1.5TI版本零百也是7.9秒但油耗要6.5升,哈弗H6 1.5T版本零百要8.2秒油耗7.3升,吉利博越L 1.5T版本零百8.1秒油耗6.8升。
新款CS75不仅动力追平了宋PLUS还追上了博越L,但油耗指标6.89升(WLTC工况)比这些竞品都要更省。
要知道这只是常规油耗数据,如果你在高速巡航工况下(比如100公里时速稳定行驶),这台发动机的油耗还能进一步降低。
有业内人士当时就吐槽说,长安这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这个事儿玩明白了。
以前这种高热效率发动机都是二十万级别车型的专属配置,现在直接塞给十万级的SUV,这不是实力碾压是什么。
而且CS75 PRO还通过了"一千小时极限耐久测试",官方这个测试项目模拟了消费者连续开车三年都不好好保养的强度,结果这台发动机毫发未损。
长安还给新款CS75的发动机开放了"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的承诺,这种敢保的姿态背后就是对自己产品的绝对自信。
换到变速箱这边,新搭配的爱信8AT可不是什么老旧技术的堆砌。
这套变速箱是长安和爱信联合开发的,经过了"三十万公里耐久测试",相当于普通用户开十年都没问题。
实际体验中,城市拥堵路况下的换挡逻辑清晰,基本感觉不到任何顿挫,高速超车时降挡速度快而且平顺。
完全甩开了老款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几条街。
更关键的是这套变速箱的传动效率从之前的92提升到了95,行业最顶尖的水平就是这个数字了。
这意味着发动机输出的每一滴油,更多的能转化成车轮的真实动力,而不是被变速箱内部的摩擦给"吃掉"。
长安这次还做了"整车轻量化优化",用铝合金材质替换了部分底盘部件,车门内饰板减重15,整个车身重量比老款轻了80公斤。
相当于少坐了一个成年女性乘客。
更强的动力输出、更轻的车身重量、更聪明的变速箱匹配逻辑,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7.9秒破百加油耗6.89升"的双赢成绩。
第二部分:新蓝鲸1.5T的技术细节,为什么能同时搞定速度和省油两件事
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不就是换个发动机配个变速箱吗,为什么就能既快又省?
这背后藏着长安的"技术狠活",咱们今天就把这些干货给大家详细扒一遍。
先看发动机这块,新蓝鲸NE1.5T可不是简单的升级改进,而是从头到脚的重构设计。
发动机采用了"高压直喷加双涡管增压"的组合技术,燃油喷射压力从老款的200巴提升到了350巴。
相当于把油雾喷得更细更均匀,这样燃烧效率自然就高了。
配合"米勒循环加可变截面涡轮"技术,在低速时可以减少泵气损失,到高速时增大进气量。
这就是为什么这台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能爆发大扭矩。
具体数字对比就能看出来,老款发动机在2000转时只能输出125千瓦的最大功率,新款直接提到了141千瓦。
而且峰值扭矩从老款的300牛·米提升到310牛·米,最关键的是这个峰值扭矩在1250转就能爆发出来。
比老款提前了200转,这就是日常开车的时候感觉新款比老款明显更"有劲"的原因。
低速时更有劲意味着你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能更轻松地起步和超车,不用等发动机转速上来就能感受到动力的涌现。
这种"早爆发"的扭矩特性在爬坡和加载重物的时候也特别管用。
说完发动机再聊变速箱,全新一代的爱信8AT是长安和爱信联合开发的本土化版本,这套变速箱增加了"智能预降挡功能"。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在高速路上踩油门想要超车,变速箱能通过内置的芯片智能判断前方路面坡度和加速需求,自动提前降两个挡位。
避免了那种踩油门后等待降挡的动力延迟感。
这套变速箱还集成了"自适应换挡逻辑",会根据驾驶者的习惯、路况复杂度、整车速度来动态调整换挡时机。
你开得温柔它就平顺换挡,你开得激进它就快速响应,真的是在"读懂"你的开车习惯。
还有个隐藏的彩蛋就是这套8AT在传动效率上的提升。
之前的7速变速箱传动效率是92,新的8AT达到了95,这3个点的差异在实际驾驶中就能明显感受到加速更快、油耗更低。
整车轻量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方向,车身关键部位用了铝合金材料,减少了不必要的铸铁配件。
这样做既降低了车身重量还提升了整体的刚性,一举两得。
三个技术方向的叠加——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变速箱效率的优化、整车重量的降低——构成了新款CS75既快又省油的技术基础。
这不是什么黑科技也不是什么神奇的发明,而是长安在这些领域的深度积累和工程化能力的体现。
第三部分:长安这步棋是在争市场还是在布局未来,竞争对手该怎么接
现在问题就来了,长安为什么要在2025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突然给CS75这么大幅度的升级?
是单纯的例行换代,还是早就计划好的精准狙击?
从大环境来看,2025年的SUV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了什么程度。
新能源SUV比如比亚迪宋PLUS混动、特斯拉Model Y这些车型大概占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传统燃油SUV,特别是10万到15万这个价格带,依然是绝对的刚需主力,占整体销量的55以上。
而CS75作为过去十年的"国民神车",销量曾经是这个细分市场的霸主。
但近三年却被哈弗H6、吉利博越L、比亚迪宋PLUS这些对手压着打,市场份额和口碑都有所下滑。
长安这次给CS75进行这么大幅度的升级,明显就是要"夺回王座"。
要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来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从竞品定价策略来看,新款CS75的价格卡位真的是精准得不能再精准。
CS75 PRO官方售价9.79万到11.89万元,比哈弗H6 1.5T版本的11.59万起便宜了8千块钱。
比吉利博越L 1.5T版本的12.58万起便宜了很多,甚至比比亚迪宋PLUS 1.5TI版本的12.98万便宜得更多。
更关键的是,这个价格区间里的配置和动力指标真的是厚道到不行。
你同样是1.5T加8AT的动力组合,同样的7.9秒零百加速,但CS75的价格却是最低的。
这就是为什么刚发布就有那么多人排队预定的原因。
而且CS75还保留了传统燃油车的"加油快只需3分钟、无续航焦虑能跑超过1000公里"这些天然优势。
直接瞄准了那些"想买新能源又不敢完全放弃加油便利性"的保守用户。
这部分消费群体其实是最大的,因为全国的充电桩虽然在增加,但分布不均。
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根本没有充电条件,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还是很强的。
长安的产品定位其实就是在争夺这一大批市场,用更强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来吸引他们放弃对新能源的观望。
业内有人预测,这个新款CS75上市以后,2025年第四季度的10万到15万级燃油SUV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哈弗H6和博越L要么跟着降价来竞争,要么干脆承认市场份额被抢走,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但长安的做法真的很高明,没有选择单纯的"以价换量"。
而是用"加量不加价"的诚意来展示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新蓝鲸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全景天窗、双屏互联、360度全景影像这些配置都下沉到了10万级别的SUV。
这在5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充分说明长安在芯片、电子电气、制造工艺这些底层技术上的积累有多深,才能支撑得起这样的"配置多杀"战略。
正因为有了这种深度的技术积累,长安才敢于挑战市场的既定规则。
第四部分:网友评论区都在问啥,这些疑问咱们一个一个解答
新款CS75上市以后,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直接成了"答疑解惑现场"。
咱们就挑几个最典型的疑问聊一聊,看看这些问题是否真的构成了消费者的实际困扰。
第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就是"1.5T的动力够不够用,会不会小马拉大车"。
这个疑问其实反映的是传统观念中排量小等于动力弱的思维定式。
新款CS75 PRO的1.5T能爆发出141千瓦的功率和310牛·米的扭矩。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呢,比很多日系合资SUV的2.0升自吸发动机的动力还要强。
本田CR-V的1.5T版本零百加速是9.3秒,比新款CS75慢了1.5秒。
丰田RAV4的2.0升自吸零百要8.7秒,也就是说新款CS75的1.5T实际动力表现甚至超过了这些合资车的2.0升自吸。
日常通勤超车完全没问题,高速路爬坡也很轻松。
除非你真的是经常要拖着房车跑,否则说"小马拉大车"纯属杞人忧天。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地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还是存在的。
但随着长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不断推出硬核产品,这种认知慢慢会改变。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8AT变速箱靠不靠谱,会不会有顿挫"。
这套爱信8AT经过了3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相当于一个普通用户开10年的里程数都没问题。
实车体验中,城市拥堵路况下换挡逻辑清晰,基本感觉不到任何顿挫的感受。
高速超车时的降挡响应快而且平顺,比老款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要顺畅多了。
变速箱的传动效率提升到了95,这是行业顶尖水平。
意味着你加同样的油,这套变速箱能把更多的能量转化成车轮的动力,而不是被内部摩擦消耗掉。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变速箱的顾虑,这种顾虑在过去是有根据的。
但随着长安和爱信的合作深化,自主品牌变速箱的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第三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新能源这么火,现在买燃油SUV是不是过时了"。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反映的是部分消费者被新能源车的宣传所困惑。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你家里有充电条件,每天通勤里程超过50公里,新能源确实更划算。
因为电能比汽油便宜,而且新能源车的维护成本也比燃油车低。
但如果你经常跑长途,住在老旧小区没有充电桩,或者就是喜欢"加油5分钟跑500公里"这种爽快感。
那新款CS75这种"低油耗加强动力"的燃油SUV,依然是最稳妥最实用的选择。
而且新能源车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电池衰减、冬天续航缩水、二手车保值率低这些。
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新能源火就彻底解决掉。
所以说"燃油车过时了"这个论断本身就是错的,市场上有空间容纳不同类型的产品。
结语:长安CS75这波操作,到底是转身一变还是厚积薄发
从2025年10月17日新款CS75 PRO的发布,以及10月23日CS75 PLUS冠军版的上市,咱们就能看出长安这家公司的野心。
人家早就不满足于只守着"国民神车"这个标签了,现在玩的是"技术升级加精准刀法"。
1.5T加8AT的组合拳,既保住了燃油车的天然优势,又硬刚了新能源的短板,价格还能卡在竞品的软肋上。
这哪是什么"扮猪吃虎",根本就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实力展现。
新蓝鲸发动机、智能变速箱、轻量化设计、丰富的配置,这些原本都是更高级别车型的标配。
现在被长安堂而皇之地下沉到了10万级别的SUV。
这充分说明长安已经建立起了从芯片设计、发动机制造、电子控制到整车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才能支撑得起这样的"全面升级不全面涨价"的产品战略。
长安的这步棋其实就是在用产品力来重新定义"10万级SUV"这个细分市场的标准。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现在买新款CS75真的是赚到了。
你花9.79万到11.89万的价格(甚至10月底前还能享受置换补贴降到7.59万起)。
能买到的是一台动力强劲的SUV,它的加速快度能和很多15万级别的车型媲美。
油耗指标却远低于同级竞品,整车质量也有了保障。
这是长安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来回应市场的方式,没有花言巧语,也没有虚假的宣传,就是拿数据和技术说话。
消费者其实就是喜欢这种务实的态度。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长安CS75这波操作对整个10万到15万级别的燃油SUV市场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首先,这会给哈弗H6、吉利博越L这些对手很大的压力。
人家长安都做到这个程度了,你们还在用老套的配置和定价策略,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其次,这也会间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竞品为了不被淘汰,必然要跟着升级产品、降低价格。
这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第三,这种"高配置降价格"的做法对新能源车也是一种警醒。
你们不能光靠续航和科技感来吸引消费者,传统燃油车的成本控制和技术进步一样不可小觑。
所以说新款CS75的上市其实意味着行业竞争规则的重塑。
最后的灵魂拷问来了,如果你的预算是15万以内买一台SUV,现在这个时间点,你会选新款CS75?
还是会选新能源的宋PLUS或者Model Y呢?
或者说,你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