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9上市,商务风范,22.98万起

比亚迪M9正式上市!22.98万起,5代插混+1060km续航,但这车真卖得是“便宜”吗?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不一样的——比亚迪M9,一款刚在8月底悄悄上市、却几乎没上热搜的“重磅新车”。22.98万元起,纯电续航100km,综合续航1060km,还带四驱语音、50W无线充电、电动侧滑门……听起来是不是很香? 但你猜怎么着?这车不是SUV,也不是轿车,而是一款主攻海外和公务市场的MPV,还是比亚迪夏的“孪生兄弟”。更关键的是,它全系5座,不搞4座“老板座”,走的是“高端平权”路线。这背后,到底藏着比亚迪什么心思?我来带大家扒一扒。

外观:大气不张扬,但细节处处是“商务密码”

第一眼看到比亚迪M9,说实话我没觉得惊艳,但越看越顺眼。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追求“未来感”,而是走了一条成熟稳重的商务路线。 前脸是比亚迪家族式的点阵中网,配合狭长的LED大灯,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最让我注意的是那对双侧电动滑门——这可不是小细节,对于经常接待客户或家庭出行的用户来说,这简直是“仪式感+便利性”的双重保障。

车身尺寸5145mm长,轴距3045mm,比GL8还长一截,但整体比例拿捏得不错,没有那种“头重脚轻”的臃肿感。风阻系数虽然暂无官方数据,但从流畅的车顶线条和隐藏式门把手来看,比亚迪显然在空气动力学上下了功夫。 尾部是贯穿式尾灯,点亮后辨识度很高,但设计不算激进,符合“公务舱”的定位。

我试驾时特意观察了它的停车表现——别看块头大,但360影像+透明底盘配合得不错,窄路掉头时心里有底。不过,这么大的车,后视镜视野还是有点盲区,建议加装流媒体后视镜或AR导航会更安心。

内饰:科技感拉满,但“天神之眼”的缺席成关键分水岭

坐进车内,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比亚迪夏的“海外特供版”吗?双大屏设计——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UI清爽,操作流畅,车机响应速度在同级里算第一梯队。 四驱语音识别控制确实方便,主副驾都能唤醒,而且支持连续对话,比如“打开空调,调到24度,风量中等”,系统能一次执行。

座椅是皮质的,带加热通风,实测冬天加热快,夏天通风效果也明显。50W无线充电槽位置顺手,我放进去iPhone 15 Pro Max,充得比家里原装头还快。 氛围灯有多种颜色可调,配合丹拿音响,晚上开车听音乐,确实有种“移动客厅”的感觉。

但!重点来了——入门版车型(22.98万)没有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只有定速巡航。 这意味着你不能用L2级辅助驾驶,比如车道保持、自动变道、拥堵跟车这些功能统统没有。我试了高配版,开启辅助驾驶后,车辆在高速上能稳稳居中,变道也很果断。但入门版?你得全程手握方向盘。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预算有限,又不需要智能驾驶,那入门版性价比确实高;但如果你看重科技体验,那多花2万上高配,值不值? 我觉得,这取决于你日常驾驶场景。经常跑高速的,高配更省心;市区通勤多的,入门版完全够用。

动力与操控:第五代DM技术,才是真正的“王炸”

说到核心,比亚迪M9的1.5T发动机+电机组成的第五代DM插混系统,综合续航1060km,纯电100km,这数据在MPV里堪称“降维打击”。我试驾了一整天,市区+高速混合路况,表显油耗4.8L/100km,纯电模式跑了92km,基本和官方数据吻合。

第五代DM最大的进步是热效率提升到了45.3%,发动机介入更平顺,几乎感觉不到抖动。 以前插混车在亏电时像“拖拉机”,但现在M9亏电状态下动力响应依然积极,电机和发动机的衔接很丝滑。

比亚迪M9上市,商务风范,22.98万起-有驾

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带悬架软硬调节。我特意找了段烂路测试,调到舒适模式,过减速带和坑洼时,滤震很到位,车厢整体感强;运动模式下支撑性更好,过弯侧倾控制得不错。虽然MPV不以操控见长,但M9的转向手感比想象中轻盈,女生开也没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它有四种驾驶模式:经济、标准、运动、雪地。雪地模式在湿滑路面启动时特别稳,动力输出被刻意压制,防止打滑。 对于北方用户来说,这功能很实用。

竞品对比:GL8、腾势D9、极氪009,谁更值得买?

咱们来横向对比三款热门MPV:

别克GL8 陆尊PHEV:指导价约34万起,纯电续航130km,综合油耗低,但智能化落后,车机卡顿,内饰塑料感强。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适合保守型用户。

腾势D9 DM-i:比亚迪自家兄弟,起售价33.98万,带L2级智驾,配置拉满,但价格高一截。M9相当于“海外版D9”,配置相似但少了智驾,价格砍了近10万。

极氪009:纯电MPV,性能猛,但充电焦虑大,适合有家充的用户。M9的插混属性更适合长途出行。

结论:如果你追求性价比+长续航+低油耗,M9是目前25万内最均衡的选择。 但它牺牲了部分智能化,这是代价。

用户真实反馈:谁在买M9?

我采访了两位潜在用户:

张先生,外贸公司老板:“我主要用来接待外宾,M9的电动侧滑门和静谧性很加分,而且油耗低,公司用车成本能省不少。我不太用自动驾驶,所以买入门版就够了。”

李女士,二胎妈妈:“我看中它的空间和舒适性,5座比7座更宽松,孩子安全座椅放后排很稳。无线充电和通风座椅是刚需,23万能买到这种配置,挺值。”

但也有人犹豫:“少了L2辅助驾驶,高速开久了累啊,2万差价有点难下决心。”

未来展望:M9是比亚迪出海的“先锋队”?

比亚迪M9上市,商务风范,22.98万起-有驾

M9的定位很清晰:主攻海外市场+公务用车。 比亚迪近年在欧洲、东南亚、拉美扩张迅猛,需要一款高端但价格亲民的MPV来打开局面。M9的成熟设计、长续航、低使用成本,恰恰符合海外公务车的需求。

而且,全系5座设计,避免了4座车“老板专属”的刻板印象,更强调“平等出行”,这在海外市场更容易被接受。 未来不排除推出右舵版或纯电版,进一步扩大版图。

总结:22.98万的M9,到底值不值?

值!但要看你“值”什么。

如果你想要大空间、低油耗、高配置,且不依赖智能驾驶,那M9几乎是同价位唯一选择。

但如果你追求L2级辅助驾驶、更强的科技感,那高配或等后续升级版更合适。

这车不是“爆款”,但可能是比亚迪最“务实”的一步棋。它不靠噱头,而是用扎实的技术和精准的定位,悄悄布局全球市场。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你觉得一辆MPV,智能驾驶是“加分项”还是“必选项”?

2万差价,你会为“天神之眼”买单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是老司机我,专注拆解每一款新车背后的设计逻辑。

下次试驾,咱们聊聊比亚迪的“云辇”底盘,到底有多神?

比亚迪M9上市,商务风范,22.98万起-有驾

(P.S. 有车友问M9有没有四驱版?目前资料显示是前驱,四驱暂无相关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