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买二手车时,眼睛只盯着“低价”,觉得“同款车谁便宜就选谁”,结果买回来没开多久就出问题,修起来花的钱比省的还多。
其实选二手车,价格只是参考,真正决定车子好不好用的,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今天就说4个必须盯紧的地方,帮你避开“低价陷阱”。
第一处:玻璃生产日期,别和整车年份差太多
车子的每块玻璃上都有生产日期,比如“8”代表年份(2028年或2018年,结合整车出厂时间判断),旁边的点代表月份(点在前面用7减,点在后面用13减)。
要是发现某块玻璃的生产日期比整车出厂时间晚半年以上,甚至差了一两年,大概率是这块玻璃被换过——要么是车子出过碰撞事故,要么是玻璃被砸后更换的。
要是卖家说“就换过一块玻璃,不影响使用”,也得留心,毕竟换玻璃可能意味着车子有过未知的损伤。
第二处:安全带磨损和日期,藏着用车痕迹
安全带是容易被忽略的“车况记录仪”。
先看安全带的磨损程度:要是车子才开了3-4年,里程数3万公里左右,安全带却磨得发亮,甚至有明显的污渍、起球,要么是被调过表(实际开了很久),要么是前任车主用车很粗糙,后期其他零件也可能有损耗。
再看安全带的生产日期,和玻璃一样,要和整车出厂时间匹配,要是日期差太多,很可能是事故后更换的,这时候就得仔细检查车身框架有没有修复痕迹。
第三处:底盘有没有渗油,趴下来就能看
很多人看车只看外观和内饰,忘了看底盘,可底盘渗油是二手车的常见问题。
不用专业设备,找个能蹲下的地方,看底盘的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壳体有没有油渍——要是有湿润的油迹,甚至能看到油滴,说明存在渗油问题。
轻微渗油可能暂时不影响使用,但时间长了会导致机油不足,损坏发动机;严重的话,修一次可能要花几千块。要是卖家说“就一点点渗油,不用管”,千万别信,后期维修成本可不低。
第四处:车机和电子设备,得通电试一遍
现在的车子有很多电子配置,比如车机、空调、中控屏幕、倒车影像等,这些配置坏了修起来也麻烦。
看车时一定要让卖家通电,把所有电子设备都试一遍:车机能不能正常联网、导航准不准,空调制冷制热快不快,倒车影像有没有卡顿、画面清不清晰,甚至连车窗升降、天窗开关都要试——
要是发现某项功能用不了,或者反应迟钝,卖家说“小问题,修修就好”,得算清楚维修成本,别让这些“小问题”变成后期的“大麻烦”。
此外,如果你最近有买二手车的打算,不妨先咨询一下优信互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优信创建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上市公司。
“选择二手车,选择明智生活”。2021年,优信更新品牌Slogan,倡导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车辆,选择明智的生活方式。优信用专业正规的技术和服务能力,让千千万万二手车消费者简单、便捷、放心的拥有好车
其实买二手车,“低价”从来不是优势,“靠谱”才是。
看完这4处细节,再结合之前说的维保记录、试开体验,就算是新手也能大概率判断车子的真实车况。
别被低价迷惑,多花10分钟检查这些细节,后期能少花几千块维修费,这样的“划算”才是真的划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