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

如果说中国的汽车产业是条波涛汹涌的大江,那东风汽车这位老船长,这些年可真没让人闲着眼。

总部那栋办公楼,造型定格得像艘在风雨里死磕到底的帆船,有点意思。

你说巧不巧,这艘“船”还真经常遇到大浪,小风小雨压根不在话下,五十多年一路打怪升级,故事多到数不过来。

但最近这趟东风的“出海”,估计连很多老粉都看得目瞪口呆——熟悉的“股份退市+新势力岚图独立上市”双剑合璧,这不是大刀阔斧地腾笼换鸟嘛,说没准备可没人信。

可最让人抓耳挠腮的,其实是个问题:

东风这次折腾,光把岚图推上港股舞台,真就棋到终点了?

好戏落幕,大家鼓掌散场?

咱一琢磨,比电视剧还悬疑。

这,猜不中也得硬猜一把。

先看通报,道道都摆明了:8月22日,东风集团股份公司扒了公告,意思很直白——岚图用介绍上市的法子登陆港股,自己这家大东家则一边完成私有化,咣当直接退市。

紧接着,美股那边的ADR(说白了,就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晃悠的股票),当天收盘就蹦了一大截,87.69%!

那感觉像啥,就像朋友圈幕后八卦突然爆红,群众们纷纷点赞评论。

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有意思,风吹草动都要炒上一炒。

可是,风景光好看没用啊,谁都晓得东风集团股份这些年的市值水准不咋行,连蹦跶几下都喘。

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有驾

别看销量能吆喝出来八十多万辆,今年头半年,相关利润那叫一个惨淡——只有0.55亿元净利润,比去年直接“跳崖”式下滑了93%。

买的多赚的少,怪谁?

一半锅在合资品牌,现在合资背景加分不再,销量下滑,利润缩水,剩下一锅汤。

另一半压力在新能源赛道,大家抢头筹猛砸钱,短期内都想成火箭,可见成果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

东风也没闲着,智能电动领域的投入砸得啪啪响,烧钱不可怕,怕的是烧了半天看不到希望。

不过这次整活儿,还有更深层的“小算盘”。

“岚图就要成为央企新能源上市第一股”,听起来是不是有股“田忌赛马”的意味?

这个江湖荣誉,不光是面儿上好看,背后价值无限——品牌高端化、资源整合、吸金能力都跟着嗖嗖往上涨,谁不想趁着风口痛快飞一把?

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有驾

看岚图的数据,头七个月卖出去6.83万辆,同比翻着倍涨,3月-7月连着5个月都挺进万辆俱乐部。

原来大亏,现在亏损也收窄到一两千万,全年还有望扭正为盈。

那股冲劲,明显不是过家家。

但这步棋怎么看都像是在搭不止一张局。

别忘了,东风底下还有两只“同出血脉”的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东风电子科技股份。

这仨弟兄,业务一水分的,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物流金融,甚至保险二手车一条龙,几乎没漏什么。

这回岚图单飞,等于手上先剃一把毛线团,有点像老爷子开始整理家族产业,商学院的经典案例——先理顺股权,再学做西式“瘦身健体”。

至于后头静悄悄的那盘棋,想必东风更想让业务板块各自都透亮起来,别再毛线团搅在一块,哪儿是优等生,谁又是“拖油瓶”,厘清楚再说。

那具体“介绍上市”是咋回事,有些朋友可能觉得“玄之又玄”。

简单懂点:不上新股,也不在市面上抓钱,就是原有股东的股票拿出来挂牌,让资本市场买卖玩玩。

不求谋新钱,只是蹭上一个筹码的舞台,让货好卖、价能翻,说不定借势往上溜一波。

这回又加了点“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的花活。

一边是东风集团股份把手里的岚图股份按比例撒出去,另一边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公司把股权跟现金分成两口,收购完东风集团股份的全部股权控股权。

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有驾

这架势,东风要用“股东自由转身+资金梳理流向”的大combo,把自己的资本结构来个“软着陆”。

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有驾

价格也不低:整体约10.85港元一股,现金给了6.68,剩下4.17是岚图的股权。

一场变阵,谁也没想戏演得这么直接。

回顾岚图的上市之路,东风其实很早有打算。

2021年已经独立运营,人家还搞了员工持股,增强大家荣辱与共的感觉。

2023,CFO沈军关键时刻放话:单月销量上万辆,上市水到渠成。

东风汽车“双腾挪”背后,央企新能源棋局会否迎来真正的分水岭?-有驾

果不其然,今年头7个月就达标,紧接着东风资产又注资10亿,持有岚图近80%的股份。

咱别看热闹,关键是港交所更像个“国际大熔炉”,融资渠道多,游戏规则和圈内老外接轨,利于岚图这样的新能源公司品牌出海,放大版图。

对东风本体来说,甩掉估值低的业务,再推岚图冲锋在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再难也得背水一战。

不过市场的灵敏度比谁都高。

新能源赛道玩家多,东风底下除了岚图,还有猛士科技、奕派科技排队抢风口,谁先上市,谁先登顶,节奏万万不能乱。

这就好比“国足野心”,想不想出线?

光喊口号可不行,架子要搭起来,钱要砸下去,队员配置得合理,关键是时机一旦跑偏,赛道上就容易“翻车”。

这对管理层的考验,比做一盘围棋还精细,哪里能说结束就结束。

现在回头看东风这回操盘,确实有大厂风范。

不是简单地“割肉自救”,而是从组合资本、整合资产、冲击市场、重塑格局,一步步把企业体制往国际前沿推。

不过有赢就有输,自古兵法就是胜者才有资格复盘,把不确定性消化成确定性之前,这都是“未下完的棋”。

接下来岚图能否从亏损泥潭跑出来变成小黑马,其他业务如何拆分、合并、优胜劣汰——这些主题都还等大家去刷剧“追更”。

也许几年后回头,这局棋才刚开局。

谁会是最后的赢家?真没人敢抢答。

转圈来说一句:东风这次改革,是不是真的走在了央企汽车行业升级的最前线?

是真的想换道超车,还是经营压力顶不住的无奈之选?

还得往后看市场和用户的投票。

企业经营归根到底就是零和游戏,能不能把外部变量变成助力、攒出新一轮增长曲线,就看接下来这几个回合了。

说白了,腾笼换鸟只是个开始,棋盘还在那儿。

“结局未完待续”。

不知各位小伙伴怎么看东风这盘大棋?

你觉得这种“推新上市+大股东退市”的操作,是行业创新,还是无奈自救?

来评论区留言聊聊,热闹点才有意思。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